写作与阅读的关系
阅读的方法
2012-02-12 作者: LIUC 字数: 1030 阅读: 28496
阅读的方法
“养心莫若寡欲,至乐无如读书。”聪明的古人只用了短短12字就明了地概括出了阅读的珍贵。然而,“好读书”不难,可“读好书”却不易。像一些同学,读书不少,积累不多,知识面不广,一碰到写作,除了紧咬笔杆,就是唉声叹气。这归根结底,就是一个方法的问题。那么,什么才是一种好方法呢?
据我看来,像跟着导游旅游一样阅读,不失为一种好方法。在陌生景点旅游时,最好的方式就是跟着导游游走。这样不但能够更加了解各个景点,还可以选择一条最佳路线,少走冤枉路。可如果自己一个人参观,只能看个大概,或是绕了一个大圈子又回到了原处。阅读也是这样,只有跟着作者的思路走,才能真正读好一篇文章。否则就只能一知半解,阅读无效的同时,又浪费了时间。不过,除了要跟着作者这个“导游”,还要结合生活实际,多问几个“为什么”,这样的阅读才会更加有效。
古人大致有两种阅读方法:一种是只做寻章摘句式的。这种方法讲究细,对每一段,每一句甚至连一些字词都要认真“解剖”。然而,这种方法忽略了文章的“顶梁柱”——中心思想;另一种则截然相反,是观其大意,不求甚解式的,只了解文章主要内容、思想,在了解中吸取了营养、知识,却不支寻章摘句。打个比方,让分别用第一种和第二种方法的两个人阅读白居易的《忆江南》时,第一个人可能会想:最后一句“能不忆江南?”为什么要用反问的手法?不用不行吗?第二个人则会知道:这着诗是白居易怀念江南而写。明朝时,有人巧妙比喻了这两种方法:第一种方法就像一个人有一房子散钱,却无一根能把钱串起来的绳子;第二种方法就像一个人有许多绳子,但没有散钱供他串。这两种方法各有所偏,只有将其合二为一,既观其主要内容,重点的地方又寻章摘句,才是最好的方法。
泛观博取,不如熟读而精思。朱熹一句名言,把读透书的好处淋漓尽致地道了出来。那该怎样才能把书读透呢?那就需要体会和“感受”。有时,文章的含义往往藏在文字深处,这时就需要去体会。一个极其微不足道的细节也许蕴藏着一个大秘密,所以,抓住细节,是体会的关键。就像李白《独坐敬亭山》中的“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中,李白未曾提到过自己怎么样,似乎只写了景。其实不然,从“尽”、“孤”、“独”、“闲”几字中,可以知道,李白此时是很孤独的。感受,则是体会后的自身的感觉,和体会是双胞胎。如果你阅读一篇文章后没有任何感受,那么你就白读了这一次书。其实,作文就是感受,能否利用感受,把感受挥洒在纸上,就看你的了!
要爱读书,勤读书,同时,更要善于读书。
这个月的目标是学会阅读,一周读完一本书,并且输出。
阅读方法目前使用核桃读书法,第一招脱壳法,先把书上难懂的晦涩的语言转变成自己熟悉的语言,找到一段话的关键句子,重点的句子。
第二招是快读慢想,一定要使用先快速阅读一本书,然后把时间花在重点的地方,难点,有启发性的地方。
现在脑海里随时牢记这个技巧,先刻意练习自己的视野宽度,争取在一个小时之内读完一本中等难度的书。
判断自己是否读懂一本书是
1、这段话讲了什么内容,我是否可以使用一句话概括起来。
2、作者为什么这样说,他的意图是什么呢?
3、这段话隐含什么意思?
4、我从这段话可以学到什么?有什么收获?
接下来使用三栏笔记法
内容、感悟、行动
内容跟就核桃笔记法的概括内容一样,把书上的内容概括起来,这个内容还包括作者提出来的新视角这些。
感悟栏目就是作者的隐含的意思,从我们角度自己考虑的(透过表象看到本质)。
行动就是我从这段话学到了什么,有什么收获,提炼出来,用来指导我的行动。
听了那么久的课程,以前没有悟出来这些关联性,每次感觉是后知后觉,这个就是复盘的魅力吧!
现在把以前的课程再听一遍,以后还会多次听,每次都会有不同的收获的。也把这个方法用在阅读的,每一次的阅读完一本书,不断总结成适合自己的阅读方法,我相信我会掌握阅读这个技能。
联想到这两天也在看《一万个小时天才理论》这本事讲如何练就成为一个领域的天才,作者提出,任何技能都需要精深的练习10000个小时,7000词练习都不行……
天才以前都会给自己先设定一个目标,以结果为导向的模式来练习技能,他们会不知不觉进入学习加速区域的。
我的目标就是1个小时之内看完一本中等难度的书,不但但要看得懂,还要记得住,于是我就把读书分成几个模块。
1、先快速识别文字的能力,刻意练习自己的视野宽度,先以一个星期为期限,每次看书都把自己是视野宽度在一句话,然后不断去总结;
2、识别重点句子,找到一段话的重点句子,或者关键的词语,才真正读懂一段话,也是需要刻意的练习;
3、划分模块,快速读完一本书之后,都会划分模块,这个也是锻炼自己的思考能力。也是为了后面做三栏笔记和思维导图;
4、做笔记,目前是使用三栏笔记法,每次都认真做笔记,把一本书读懂,吃透;
5、做思维导图,把书上的内容的结构都看明白,有逻辑;
6、写一篇读后感写一篇拆书稿。
到此一本书才算真正的读完,要在看完一本书中不断的总结和优化的,以前自己看书是漫无目的地看书,结果都不理想。
就像《一万小时天才理论》说的那样,我们要真到最佳的位置,然后不断去练习,因为这个练习是突破自己的极限练习,我们在这个过程会犯错。这个时候犯错会给我们指出正确的前进方向,也让我们认清了错误的方面。
德国寓言说:犯错让你更聪明
读书过程中也会不断的犯错,我每次都会把时间浪费在不必要部分,不单浪费时间,来消耗太多精力,从而影响到阅读效果。
我记住每次犯错都要总结出新的方法,避免再次入坑,纠正后,不断的专注练习,不要想着读了几本书就想学会阅读和写作。相对人家的10000小时精深的联系,我现在连入门都不算的。
书中要提到两个要素:激情和伯乐。
激情是成为天才的燃料,但是对于阅读我目前没有找到不喜欢的理由,不但可以增长自己的知识面,改变自己的思维模式,还可以让自己的精神世界得到空前的满足,读书的激情只会更加高涨。
伯乐,刘主编算是影响比较大,第一次感受到和我有关联的人,是一个腹有诗书气自华,他把自己的毕生经验都传授给学员,真的很博爱,也是深深被感动到。
从上课到直播的谈吐都是给人的感觉都是很儒雅,给人很舒服的感觉。于是我就在内心暗暗给自己打气,要变成像他那样的人,以他为榜样。
接下来就是刻意的练习,是要有技巧的练习,而不是痛苦的练习,每天复盘一遍,记录,反思,提炼出适合自己的写作阅读方法。
鹏仔微信 15129739599 鹏仔QQ344225443 鹏仔前端 pjxi.com 共享博客 sharedbk.com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