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父母和中国父母在教育孩子这个问题上有哪些不同的地方?
少年强则国强,自古以来,一个国家的发展,其着重点就在于对于未成年孩子的教育上。对于未成年的教育如果成功,那么这个国家的发展就是未来可期的。倘若下一代的教育失败,那么这个国家也没有什么发展的机会。所以说,教育从古至今就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课题,是人类一直在研究的。尽管世界上各个国家都在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教育好下一代。但是各个地区和这个地区总是有不同的,就例如中国和西方。中西方的文化差异是一直都存在的。所以西方父母和中方父母在教育孩子这个问题上也有着很大的不同。这两种父母在生活和学习上都采用了不同的方法。
西方的文化发展相对于中方来讲是有很大的区别的,西方的父母在思想当中一直都是保持着尊重孩子的,对于孩子的成长过程他们只会起到抚养孩子成人的义务,但是对于孩子生活中的一切决定都不会进行太多的干涉,完全的尊重他们。并且在西方,孩子们长到了18岁就会离开长大的家庭,自己出去打拼。上大学和之后的费用都是有孩子来自己负担的,所以,在西方父母的教育下,孩子的成长是非常的独立并且有个性的。但是中方的父母却恰恰相反,对于孩子,中方父母大多数都是从小一直管到大的,孩子的一切都要有父母经手才可以放心。
中方的父母对于孩子的教育操心太多,总觉得自己给的才是最好的。就连孩子不吃饭都会追在后面让孩子吃饭,但是在西方,这样的情况是不会发生的。因为西方父母会认为孩子不吃饭是因为不饿,饿了自己就吃了。
中西方育儿观念差作文异
不得不承认,外国人和中国人带孩子的方式差别很大,不论是孩童时期还是青少年时期,我们明显能感觉到国外的孩子自助能力要比国内的孩子强,在某些实践操作方面中国的孩子稍有欠缺。
第一,外国人和中国人带孩子的人就不一样,国外的小孩多数是跟自己的父母在一起的,而中国很多小孩从小就是爷爷奶奶姥姥姥爷帮忙带的,这是很普遍的一个现状。不是说国外的夫妇就闲的不行,也不是说他们的爷爷奶奶不愿意带,只是从小孩子需要跟自己的父母在一起培养感情,能更有效的教育孩子。
第二,在教育方式上,国内的父母更偏向于宠孩子,尽可能满足其所有,以至于国内很多的孩子都是家中的大宝贝,捧在手心的那种,因此也有很多公主病的熊孩子出现。当然,这跟国情也有些关系,毕竟在实行计划生育的期间,大家都是独生子女,是家中的独苗,自然是长辈们疼爱的对象。而国外很多家庭的孩子有兄弟姐妹,在关心疼爱方面就不一样了。
第三,中国教育以孩子学识多成绩优异为荣,而国外更注重培养孩子的操作动手能力。比如某些国家规定几岁前不允许给孩子上理论课,各种教育机构带着孩子们去各种地方参与实践,比如去消防中心学习体验,去学习一些自救本领等等。
这也就导致了中国的小孩在小时候产生很多天才,例如奥数物理方面有很大的造诣,但是反而到了大学时期需要创新的时候,不如外国的孩子“脑洞”大。
中国有些家庭,在生活中极端宠爱孩子,为孩子提供力所能及甚至是力所难及的物质条件,宁可自己省吃俭用,也要让孩子应有尽有,但在精神上却经常忽略孩子的需求,对孩子的情感和人格缺乏应有的尊重。这与西方的家庭教育理念正相反。在培养孩子的过程中,西方人更重视孩子的精神需求和对孩子人格的尊重,而生活上只要吃得有营养,穿得舒服就可以了。所以,父母应改变教育方法,让孩子真正在精神方面感受到你对孩子的爱,感受到你的关注,感受到你的期望,而这种期望是孩子成长的动力。只有这样,父母的期望在孩子身上才能产生正效应。
中国注重理论的、宏观的指导,粗线条地讲道理;西方更注重具体的、微观的指导。我们有不少父母,只从道理上讲该怎么做,如果孩子做错了,稀里糊涂打一顿,打完了孩子还不知自己错在哪儿。在国外不少家庭中,孩子无论犯了大错小错,也要受到惩罚,比如:不让看电视,或几天不许到外面和小朋友做游戏等,就是孩子想做的事不让他做,让孩子在他的行为所产生的后果中来体验对与错。孩子就从这各式各样的体验中,明白了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做什么是对的,做什么是错的,从而一步步明白做人的道理。
鹏仔微信 15129739599 鹏仔QQ344225443 鹏仔前端 pjxi.com 共享博客 sharedbk.com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