暇疵和瑕疵的区别
“暇疵”和“瑕疵”的区别是没有“暇疵”这个词语,“瑕疵”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是xiácī,意思本指玉的疵病,喻微小的缺点,后泛指一切缺点;指毛病,比喻人的过失或事物的缺点。
出处:
1、唐·韩愈《进学解》:“指前人之瑕疵。”
2、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省事》:“或有劫持宰相瑕疵,而获酬谢。”
3、唐·王建《求友》诗:“不求立名声,所贵去瑕玼。”
4、宋·司马光《稷下赋》:“荣誉,樵株为之蓊蔚;訾毁,珵美化为瑕疵。”
5、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五本第二折:“这玉簪纤长如竹笋,细白似葱枝,温润有清香,莹洁无瑕玼。”
6、《我的马克思主义观》七:“小小的瑕疵,不能掩了他那莫大的功绩。”
7、唐·张籍《离妇》诗:“十载来夫家,闺门无瑕疵……念君终弃捐,谁能强在兹。”
8、唐·刘禹锡《口兵戒》:“玉椟不启,焉能瑕疵?”
9、宋·沈括《梦溪笔谈·书画》:“熙(徐熙)之子乃效诸黄之格……工与诸黄不相下筌(黄筌)等不复能瑕疵,遂得齿院品。”
10、金·王若虚《孟子辨惑》:“孟子之言,未可瑕疵。”
11、王闿运《帅芳哀词》:“虽欲得而瑕疵,邈轻举而难攀。”
造句:
1、任何美的艺术品都不可能没有一点小小的瑕疵,但真正的美却一定能够掩盖这些小小的瑕疵。
2、尺之木必有节,寸之玉必有瑕疵。
3、唯一没有瑕疵的作家是那些从不写作的人。
鹏仔微信 15129739599 鹏仔QQ344225443 鹏仔前端 pjxi.com 共享博客 sharedbk.com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