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乐器有哪些?
中国传统乐器(ThetraditionalChineseMusicalInstruments),主要有骨笛、古琴,瑟,箜篌,方响,八音等。
当古典音乐流泻而出的一刹那间,你可以清楚的看到,在空气中流动的是高山、是流水、是丝竹、是冬雪、是千古的生命,那份说不出、道不尽的感动,就是中国古典音乐之美。中国音乐是光辉灿烂的中国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19世纪中叶之前,经历了远古、中古、近代三个时期。数千年的漫长岁月,以其多姿多彩的品种和内涵丰富的体系闻名于世。人们习惯上将他称为中国音乐的“古代期”或“传统期”,但每个历史上的时期都有“古”、“今”之分。
民间舞蹈中最有气势的当属()
我国鼓的类型也很多,出现过土鼓、石鼓、铜鼓、木质鼓、用皮蒙制的鼓、建鼓、羯鼓、象脚鼓、手鼓、八角鼓
鼓出现在原始时代自汉以来,鼓的形制多样,用途甚广,广泛流传。
在汉代兴起的鼓吹乐中,鼓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公元4世纪时,又有腰鼓、齐鼓、羯鼓、达卜等流行。
隋九部乐和唐十部乐中所用到的就有节鼓、檐鼓、都昙鼓、毛员鼓、答腊鼓、鸡娄鼓、连鼓和桴鼓等10余种,此时并出现了一批优秀的鼓乐演奏者。
宋时在民间某些器乐合奏或供统治阶级享乐的教坊乐部中,鼓都是必不可少的。同时在西南少数民族地区又有铳鼓流行,
明清以来,随着戏曲及其他民间音乐的进一步繁荣,鼓类乐器也相应地得到了发展。
民间舞蹈中最有气势的当属“鼓”舞。
“鼓”舞的舞蹈动作应当是围绕着“鼓”展开的。而作为打击乐器的“鼓”起源很早。传说远古时有伊耆氏用土制的鼓,鼓槌是用草扎成的。
又传说夏后氏有一种鼓是有足的。而殷墟出土的甲骨文中已有“鼓”字、“鼗”字,此外还有一面木腔蟒皮鼓,表明远在三千多年前的商代已经有此乐器。南北朝至隋唐时期,中国又吸收和利用了一些从其它国家传来的鼓。
到唐时,鼓已经有了如下种类:腰鼓、毛员鼓(腰鼓的一种)、都昙鼓(古代细长、直径较小的腰鼓)、答腊鼓、羯鼓、节鼓、檐鼓、齐鼓、鼗鼓(今天的拨浪鼓)、鸡娄鼓、大鼓、军鼓、手鼓、扁鼓等。
围绕着这些不同的鼓,中国历代有着不同的“鼓”舞,有些“鼓”舞流传至今而不衰。
那么,最初的“鼓”舞是用在哪些场合表演呢?在中国远古时期,人们认为鼓声的节律可以通神,引来雨水,因此“鼓”舞大概是在干旱求雨时表演。
《周易》记载,“鼓之舞之以敬神”,又说明当时敬神的人们,在祭祀神明时也是在鼓的伴奏下舞蹈。此外,在战争中鼓舞士气、庆祝胜利等也会表演“鼓”舞。
鹏仔微信 15129739599 鹏仔QQ344225443 鹏仔前端 pjxi.com 共享博客 sharedbk.com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