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问的是?什么叫做桥的中跨和边跨,具体的是怎么样区分。
(1) 边跨构造
边跨为单箱四室预应力混凝土梁,设3道纵腹板,板厚为50cm,顶板厚为37cm、底板厚为30cm。顶、底板厚度不一致是为了尽量将混凝土箱梁断面形心与钢筋梁断面形心对齐。近桥台一孔采用外载压重,以消除支座负反力。横隔板标准间距为6m,标准厚度为40cm,辅助墩顶根隔板厚140cm,塔、桥台处横隔板厚100cm。边跨主梁纵向预应力的配置考虑施工及运营两个阶段。
(2)中跨构造
中跨采用封闭扁平流线形钢箱梁,为16Mn钢全焊结构。采用正变异性板钢桥面。桥面板厚14mm,腹板厚25mm,斜底板、底板厚度分别为:标准梁段12mm,10mm,J4,J5号索对应梁段14mm,12mm,J2,J3号索对应梁段16mm,14mm。桥面板U形肋尺寸300mm*280mm*nX8mm,间距600mm;斜底板及底板U形肋尺寸400mm*260mm*6mm,间距800mm。采用板式横隔板,标准间距为3.25m,板厚8mm。中跨在J3号索对应的横隔板与钢-混凝土接合面之间(即靠近接合面的局部区段),横向设置两道纵隔板,间跨11.4m,板厚10mm,对称布置;其余区段无纵隔板。风嘴的横隔板、顶板分别与钢箱梁腹板、顶板焊接,顺桥向各梁段间风嘴各部件不连接。由于风嘴内空间较小,为便于风嘴各部件检修,在其底板65cm宽范围设置可旋转的硬质聚氯乙烯板。风嘴各部分板件厚 8mm,加劲板厚 8mm。横隔板间距为 6.5m,其位置与钢箱梁横隔板位置错开。
钢箱梁划分为45个梁段进行制造和架设安装,其中36个标准段,标准梁段长13m。五个跨中梁段,梁段长12m;6个有纵隔梁段,其中梁段长6.7m的两个,长13m的四个,最大吊装重量约153t;两个接合段,梁段长2.7m。
钢箱梁外部防腐涂装采用溶剂型无机富锌底漆,用环氧漆进行封闭,采用环氧云铁中间漆及脂肪族聚氨酯面漆;钢箱梁内表面涂装从环保角度考虑采用纯环氧防锈漆;钢箱梁内部设置抽湿系统。
3.钢-混凝土接合部
钢-混凝土接合面深入中跨 16.7m。钢箱梁与厚度 80mm的厚钢板相连接,顶、底板深入混凝土段1m,该段钢箱梁采取加强措施,即在U形肋上增加了π形加劲,以增大厚钢板承压面,利于内力传递。厚钢板与厚度为1m的等断面混凝土加厚段相接触,与混凝土加厚段接触的各种钢板表面都焊有φ19* 140mm的剪力焊钉,以增加与混凝土的粘结。接合面共配置89根φj15.24-7钢绞线,一端锚固于80mm厚的厚钢板上,一端设齿板锚固于边跨(塔附近)。
4.斜拉索
斜拉索采用直径7mm的低松弛高强平行镀锌钢丝束。斜拉索外层防护采用热挤双层PE防护套,外层防护套的颜色可根据景观要求选用。边跨斜拉索标准间距为6m,中跨斜拉索标准间距为 13m,横向间距为 23.6m。全桥共设 4 * 21对斜拉索。主塔两侧斜拉索的设计以避免产生较大的塔身弯矩为原则。
斜拉索两端用冷铸锚分别锚固于索塔和主梁上。斜拉索与钢箱梁上的耳板采用销绞式连接,通过耳板用高强螺栓与钢箱梁连接,斜拉索中心线在耳板平面内摆动。风嘴处胶板的横桥向倾角与斜拉索横桥向最大倾角相同。腹板与耳板的连接处设置楔形夹板,通过楔形夹板来适应斜拉索栈桥向倾角的变化。
5.索塔
索塔采用钻石形塔,其优点是抗风性能好、刚度大、整体性好,且挺拔美观。塔柱底面标高为700m,塔顶标高为157.979m,塔的总高度为150.979m。根据受力需要,索塔设置上、下两根横梁。
(1)塔柱(图5)
考虑塔柱受力及施工两方面的因素,拟定的断面尺寸如下:上塔柱上部18m高的区段为单箱双室断面,其余56m高的区段为两个单箱单室断面,单箱双室断面尺寸由7m(顺桥向) * 6m(横桥向)向下渐变为由 7m(顺桥向) * 10.176m(横桥向),壁厚为 2 *1.2m(顺桥向)和3*0.8m(横桥向);单箱单室断面尺寸为7m(顺桥向)*4m(横桥向),壁厚为1.2m(顺桥向)和 0.8m(横桥向)。中塔柱为两个单箱单室断面,断面尺寸为 7m(顺桥向) * 4m(横桥向),壁厚为 0.8m。下塔柱为两个单箱单室断面,断面尺寸由 7m(顺桥向) X 4m(横桥向)向下渐变为由9m(顺桥向) * 7m(横桥向),壁厚为 1.2m(顺桥向)和 1.0m(横桥向),底部实心段高度为2m。
上塔柱为斜拉索锚固区,采用环向预向预应力混凝土结构,为平衡斜拉索的水平分力,配置了456束φj15.24-12钢绞线。
斜拉索在塔上的布置是:1~4号索间距为5m,其余均为2.5m;为避免斜拉索产生塔内截面附加弯矩,边中跨斜拉索在塔柱上的锚固点高度按照斜拉索与塔内壁交点对齐的原则确定。
中塔柱内侧在主梁高度位置设横向抗风支座,以限制主梁的横向位移。
(2)横梁
上、下横梁皆为单箱单室断面。上横梁长度为
15.75m,断面尺寸为 6.8m(宽) * 5m(高),壁厚为 0.6m;下横梁长度为 28m,断面尺寸为 6.8m(宽)* 6m(高),壁厚为0.8m,下横梁上设主梁支座。
上、下横梁皆为预应力混凝土结构。上横梁共配置了 20束 φj15.24-22钢绞线,下横梁共配置了 50束φj15.24-22钢绞线及10束φj15.24-28钢绞线。
6.塔基
初勘地质资料表明:塔基处中风化霏细斑岩出露,层厚力 8.5~14.3m,其下的微风化霏细斑岩岩面坡度较陡。塔基采用钻孔群桩基础,一个塔基采用 12根直径2.2m的钻孔桩,桩底嵌入微风化基岩 1.5部桩径;承台厚度为5m,顶面标高为 7.00m。
两岸桥台均为U形桥台。
五、计划兴建的三座桥梁的方索探讨
1.西堠门大桥的总体布置及桥型方案探讨
该桥跨越金塘岛至册子岛间的海峡,海面宽度约为2060m,在很大范围内的水深都在85m左右,难以设墩,通航等级30000t,布置2孔(280m*44m)的通航孔,由于该桥位在两岸之间有一露出水面的礁岛,经比较推出两个主跨为1200m和1350m的悬索桥方案,使一个桥墩可以立于礁岛上,从而大大节省该桥的工程造价。
(1)方案一:300m+1350m+525m悬索桥(简支加劲梁)方案(图6)
由于该方案主桥边跨左右跨不等跨,故采用三跨两铰加劲梁悬索桥方案,主梁为带有利于空气动力横截面的流线型的扁平钢箱梁,桥塔采用简单的框架结构的形式,两根塔柱之间采用工字形截面的横撑相连。主桥两端采用重力式锚碇,主桥靠近金塘岛的基础采用沉井基础,靠近册子岛的基础位于老虎山上,采用实体基础。
舟山小干大桥起于舟山市勾山街道,与329国道相连,经沈家门海洋工业园区,跨越沈家门渔港,终于小干-马峙岛西北侧。其中小干大桥为预应力混凝土斜拉桥,由梁、斜拉索和塔柱三部分组成,全长2275米,引桥全长1440米,全线按一级公路技术标准设计。
资料
小干大桥工程是“百日攻坚”项目——329国道勾山至小干连接线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沈家门一港之隔的小干岛,未来是浙江舟山群岛新区核心组成部分,市民俯瞰这座希望之岛的制高点,首选将在小干大桥。
建筑结构
小干大桥分为主桥、引桥两个部分。全桥跨径布置为:3×30m+5×(4×30)m+(130+300+130)m+7×(3×30)m+4×30m。主桥长560m,三跨布置,为(130+300+130)m双塔双索面预应力混凝土梁斜拉桥,斜拉索采用扇形空间索面。主桥两侧为3~4跨一联先简支后连续(刚构)预应力混凝土小箱梁,桥梁为单幅布置,桥梁净宽15m,桥面为双向2%横坡。
主桥主梁采用单箱三室预应力砼结构,塔梁之间设横向抗风支座。箱梁中心高度2.75m,箱梁全宽19m,桥面行车道净宽15m,两侧各0.5m防撞护栏,护栏外侧为1.5m斜拉索锚索区和检修道区。
桥塔采用钻石型。索塔设置了中横梁和下横梁,索塔承台以上全高113.5m。索塔上塔柱为直线段,高34.45m;中塔柱为51.75m,下塔柱高26.3m。塔柱采用空心箱形断面。
斜拉索采用扇形空间双索面布置,每塔每索面共18对斜拉索,全桥共144根。规格为91Φ7、109Φ7、127Φ7、139Φ7、163Φ7、187Φ7、199Φ7共7种,抗拉强度标准值为fpk=1670MPa。
采用30m先简支后连续(刚构)小箱梁结构,引桥主梁分先简支后连续、先简支后刚构两种类型,3跨或4跨一联,墩高约5m以上采用先简支后刚构结构,包括第3~6联、第8~12联引桥。刚构采用中间1~2个墩对称固结,边墩橡胶支座支承。引桥桥宽16m,横向布置5片小箱梁。小箱梁梁高1.6m。引桥小箱梁桥墩均为双柱式桥墩+盖梁。
建设中的舟山小干大桥
更多关于建筑行业独家信息,敬请实时关注建筑网微信号。
更多关于标书代写制作,提升中标率,点击底部客服免费咨询。
鹏仔微信 15129739599 鹏仔QQ344225443 鹏仔前端 pjxi.com 共享博客 sharedbk.com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