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的雪与南方的雪有什么不同
北方的雪与南方的雪在水汽条件、含水量、暴雪的致灾性和降水相态预报难度上存在着不同。具体解释如下:
1、水汽条件不同。北方水汽条件不如南方好。因为冷空气是干冷的状态,干冷空气与湿暖空气相遇才会产生降水。北方有些地区可能雪很深,但积雪往往是多场降雪累积而成的。而南方不缺湿暖空气,因此通常一下雪就下很大,20毫米降雪在南方就是“小case”。
2、含水量不同。在北方,通常雪花很大,状如鹅毛大雪,但其含水量其实并不高。南方通常是湿雪,形态不大,但含水量大,积雪是“压实”的状态。因此,在南方,10毫米的降水转化为降雪可能不到10厘米。
不过,我国的降雪预报预报的并非积雪深度,而是降水量。降水量与积雪深度的关系并不是一成不变的,积雪深度还取决于地表温度会不会导致雪融化等。
3、暴雪的致灾性不同。致灾性与抗灾能力有关。冬季北方降雪是常态,因此任何建筑,哪怕是临时建筑,都要考虑承压能力。如果基础建设没有考虑降雪因素,降雪致灾性便会加大。
就设施农业而言,要么将设施做坚固,要么在有积雪时去除雪。当农户既没有考虑设施的积雪承载力,又不在产生积雪时采取预防措施,就必然遭受灾害。对于暴雪,北方有相对完善的应急处理机制,南方在应对暴雪时,可能存在扫雪除冰设备原料、人力等方面资源储备不够的问题。
4、降水相态预报难度不同。只不过冬季南方降水相态在多数情况下都十分复杂,雨、雪、冰粒、霰以及混合态的雨夹雪这几种相态都有可能出现甚至同时存在,还可能在数小时内发生连续转换。对于某一次过程,无论是降雨还是降雪,亦或是雨夹雪,其降水量级是一样的。
扩展资料:
1、在南方很少下雪的地方,对预报员来说,一旦降雪就是个不小的考验。比如在广东,可能有人几十年甚至一辈子也没有真正见过雪。对于北方预报员而言,需要关注相态预报的时间可能不会那么多,但他们还需要考虑弱降水过程的预报。
2、灾害的形成与自身应对能力有关。天气本身不是灾害,天气作用于人的活动产生的破坏才叫灾害。如果人的应对能力相对较弱,天气与人类活动产生了交叉,造成了人应对不了的损失,便形成灾害。
中国气象局-下雨,下雪,谁说了算?
百度百科-雪
冬季积雪覆盖对土壤起保温作用主要与雪的导热率小有关。雪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发育。雪是具有很好保温效果的物质,可以在寒冬保护植物不被冻伤,来年开春雪水融化可以为植被提供良好的供水。
大自然的力量绝对不是巧合,因雪的导热本领很差,土壤表面盖上一层雪被,可以减少土壤热量的外传,阻挡雪面上寒气的侵入,所以,受雪保护的庄稼可安全过冬。
积雪还能为农作物储蓄水分。此外,雪还能增强土壤肥力。据测定,每1升雪水里,约含氮化物7.5克。雪水渗入土壤,就等于施了一次氮肥。用雪水喂养家畜家禽、灌溉庄稼都可收到明显的效益。
扩展资料
积雪对温度的变化十分敏感,任何时间和空间尺度的气候变化都伴随着不同规模的积雪波动。大气中 CO2和其他具有温室效应的微量气体不断增加,导致气候变暖,积雪面积减少,引起永久积雪边缘带的消融和海平面上升。
反之,则积雪面积扩大,甚至导致冰川推进或扩展。季节积雪的年际波动与厄尔尼诺-南方涛动有关,是全球海气关系异常和火山喷发导致温度变化的结果。
新雪可反射太阳短波辐射的85~95%,仅红外部分被表层吸收,热辐射率达0.98~0.99,几乎接近完全黑体。因此,积雪可形成冷源性下垫面和近地层逆温层结,使近地面气温下降好几度(℃)。积雪区与无积雪区之间热状况的显著差异,使中纬度气旋活动加强。异常积雪会引起气旋路径偏移。
鹏仔微信 15129739599 鹏仔QQ344225443 鹏仔前端 pjxi.com 共享博客 sharedbk.com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