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狗-知识改变命运!
--

中医说的“寒”是什么意思

一语惊醒梦中人1年前 (2023-12-03)阅读数 9#综合百科
文章标签生姜紫苏

1.会意。金文外面是“宀”(mián),即房屋:中间是“人”;人的左右两边是三个“草”,表示很多;下面两横表示“冰”。寒冷是一种感觉,人们虽能感觉到,但是却看不见。于是古人就采用上述四个形体来创造这个字,人_曲在室内,以草避寒,表示天气很冷。本义:冷,寒冷。

2.同本义。寒,冻也。——《说文》凉是冷之始,寒是冷之极。——《列子·汤问》注:乾为寒。——《易·说卦》。若不可寻也,亦可寒也。

——《左传·哀公十二年》。以享司寒。——《左传·昭公四年》。北方曰寒风。——《吕氏春秋·有始》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论语·子罕》

饥渴寒暑,是事之变。——《庄子·德充符》。寒光照铁衣。——《乐府诗集·木兰诗》。

寒雨连江夜入吴。——唐·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性微寒”和“性凉”究竟有何区别?是属于同样的程度吗?

寒”是指食物的“性”,“性”(或“气”)是指食物有寒、凉、温、热等不同的性质,中医称为“四性”或“四气”。

“冷”是指食物的温度。

例如:如果吃了很多“热”性的荔枝,虽然荔枝的温度是冷的,但有可能上火。俗话说:一把荔枝,三把火。

现代医学讲究食物的营养成分,祖国医学讲究食物的性味。其实,“医食同源,药食同行”,两者都讲究才起到祛病健身的目的。凡体质偏热者忌吃温热性食物,以免“火上浇油”,而适宜于吃凉寒性食物,以便热症寒治。凡体质虚寒者,忌食凉寒性食物,可进食温热性食物,以温散寒。

粮豆类

温热性:面粉、莅麦、豆油、酒、醋等;

中医说的“寒”是什么意思

平性:糯米、粳米、玉米、黄豆、黑豆、豌豆、赤小豆等;

凉寒性:小米、荞麦、大麦、绿豆、豆腐、豆浆等。

瓜菜类:

温热性:生姜、大葱、大蒜、韭菜、芥子、胡椒、胡萝卜、香菜等;

平性:包菜、菜花、藕、山药、白萝、甘薯、马铃薯、葫芦、南瓜、西红柿、蘑菇等;

凉寒性:芹菜、苋菜;菠菜、油菜、白菜、冬瓜、黄瓜、甜瓜、苦瓜、竹笋、芋头、茄子等。

果实类:

温热性:龙眼、荔枝、莲子、核桃、花生、栗子、乌梅、杨梅、樱桃、石榴、木瓜、橄榄、李子、桔子、桃等。

平性:大枣、苹果等;

凉寒性:梨、山楂、菱角、柑子、百合、香蕉、甘蔗、西瓜、柿子等。

肉蛋奶类:

温热性:羊肉、狗肉、鹿肉等;

平性:猪肉、鹅肉、雁肉、鸽肉、牛奶、鸡蛋等;

凉寒性:兔肉、鸭肉、鸭蛋。

水产类:

温热性:黄鳝、虾、草鱼等;

平性:鲤鱼、银鱼、大黄鱼、泥鳅等;

凉寒性:鳗鱼等。

中药的寒热,主要与所治疗疾病的寒热性质对应,用于寒症叫热,用于热症叫寒。

但是仅仅是个比较笼统的概念,不可以用楼上那种指标性的数据去衡量,试想一下,100克微寒的药难道比不上1克大寒的药“寒”吗?

至于寒热的程度,也就是LZ对“寒”、“凉”的区别,主要看的是参照物。参照物不同,没有绝对的对比意义。

我说两个例子来说明吧:

1)“温”有“温热之温”、也有“温煦之温”,同样标的是一个温字,但解表散寒药、化湿药的温性就比不上温里药的温性。

2)紫苏、生姜同样是解表散寒的药,但紫苏“温”、生姜“微温”,稍微有点常识的人都知道生姜吃多了会上火,但吃紫苏上火的人我就没听说过,也就是说,生姜温性肯定比紫苏要强,但是为什么生姜却是“微温”?

因为参照物不一样,紫苏温,因为后面还有个苏梗,苏梗温性比苏叶弱,为了突出这一点,苏叶标了温,苏梗标微温。同理,生姜微温,因为前面还有个干姜热、炮姜温。生姜温性比前两者弱。

如果撇开参照物跟适应症,光用寒凉温热四字来衡量所有中药偏性的强度,根本就没有意义,也不可能准确。

鹏仔微信 15129739599 鹏仔QQ344225443 鹏仔前端 pjxi.com 共享博客 sharedbk.com

免责声明: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当前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内容摘自(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邮箱:344225443@qq.com)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

内容声明:本文中引用的各种信息及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图表及超链接等)均来源于该信息及资料的相关主体(包括但不限于公司、媒体、协会等机构)的官方网站或公开发表的信息。部分内容参考包括:(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参考使用,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本站为非盈利性质站点,本着为中国教育事业出一份力,发布内容不收取任何费用也不接任何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