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班和国画班有什么不一样
美术班包括画画的,而且绘画属于美术的一部分。
美术包含了绘画、雕塑、设计、建筑等,涵盖范围很广,绘画只是指绘出来的图画,包含在美术当中,在技术层面上,是以表面作为支撑面,再在其之上加上颜色的做法。
而国画呢,是中国的传统绘画形式,主要指的是画在绢、宣纸、帛上并加以装裱的卷轴画。国画按题材可分为,山水画、人物画、花鸟画。按技法可分为,写实、写意、工笔。国画的工具和材料有毛笔、墨、国画颜料、宣纸、绢等。所以两个是完全不同的类型。
仅仅如此么?显然不那么简单。
中国的书法与绘画相比于西方的写字和绘画,中国的书法和绘画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个中有哪些“同”与“不同”呢?
我们知道汉字最初是象形文字,写字等同于画画;随着造字方法发展成为象形、指事、会意、形声、假借和转注六种,绝大部分的字形和物形已不相关,尤其到了书法时代,文字书写和绘画已经完全分离,前者写字,字作为抽象符号代表语言含义;后者画形,形是对现实世界中物形的再现。
传说秦国大将军蒙恬是毛笔的发明人;但出土的大量马家窑彩陶可以看出,毛笔至少在5700多年前已经成为绘画工具,并以线条作为造形手段、以黑色作为主要基调,奠定了中国书画发展的历史基础,而且清晰展现了以线描为特征的基本形式。
正是毛笔这唯一的工具,注定了它高古的基本形式“线描”和后来的使用技法“笔法”是一脉相承的,也是唯一的脉络。
书法的“笔法”自宋元明清后渐渐取代高古较为单纯的线描,进入文人画并迅速发展成为主流,绝不仅仅是为了丰富笔触的表现性,其背后是毛笔无法被替代的必然性。
自从书法的“笔法”进入中国画中,就像左右手为一体两端,书法和绘画也是中国文化的“两端”。
书与画,既同又不同,尤其在艺术与现实这一对审美关系上,绘画具象描绘大自然的人与物,而书法则以其笔画、结体、章法的表现力和形式美,使文字“若坐若行,若飞若动,若往若来,若卧若起,若愁若喜,若虫食木叶,若利剑长戈,若强弓硬矢,若水火,若云雾,若日月,纵横有所像者,方得谓之书矣。”
书法,这种对动势、对神采的强调,赋予了书法形象以生命的活力,尽管这个形象是抽象的文字,但和绘画一样,它同样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所以从艺术角度论,书与画是异曲同“功”的。
中国人的艺术品味与西方不同,绘画、书法“神似”自古就重于“形似”,并且还都十分注重“气势”,所谓“龙跃天门,虎卧凤阙”之喻。
可见,无论绘画还是书法,优美也好,壮美也好,雄伟也好,妩媚也好,都是力图通过我们视觉的反应追求精神的感动,并激发超越对象的艺术联想,如此蕴藉的美正是它们共同的无穷魅力之所在。
画中有书,书中有画,形异而功同,书法与绘画是中国文化的一体两端。
鹏仔微信 15129739599 鹏仔QQ344225443 鹏仔前端 pjxi.com 共享博客 sharedbk.com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