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线中有哪些类型的信号线、分别传送哪种信息?
总线
是连接多个功能部件的一组公共信号线,在计算机系统中,总线是各个部件之间传送信息地公共通路。
总线标准的主要特性:
1.物理规范:指总线物理连接的方式。
2.引线功能:描写这一组总线中每一根线的名称、功能等。
3.电气特性:定义线上信号的传递方向及有效电平范围。
4.时间特性:定义每一根总线上的信号在什么时候有效。
按总线所连接的对象不同,可分为如下几类:
1.内部总线:元件内部各个部件的信息传递通路;
2.元件级总线:系统中元件间进行信息传递的通路,如AB、DB和CB;
3.标准总线:一般指系统中各个模块间进行信息传递的通路,如ISA,EISA,VESA,PCI,AGP等;
4.外部总线:与外部较远距离的另一系统进行信息传递的通路,如RS232、USB、IEEE-488等。
这个是我从书上找的标准答案,希望对你有帮助,望采纳哈!!!
何为总线?与非总线方式相比总线方式有什么优点?
总线,笼统来说就是一组进行互连和传输信息(指令、数据和地址)的信号线。主板总线实际上就是连接CPU、内存、缓存和外部控制芯片之间的数据通道。
主板总线分类
按相对于CPU或其他芯片的位置可分为:
片内总线:在CPU内部,寄存器之间和算术逻辑部件ALU与控制部件之间传输数据所用的总线。
片外总线:是指CPU与内存RAM、ROM和输入/输出设备接口之间进行通讯的通路。
按总线功能来划分又可分为:
地址总线(AB):地址总线用来传送地址信息。CPU地址线数目决定了CPU选址的内存范围。地址信号一般由CPU发出,当采用DMA方式访问内存和I/O设备时,地址信号也可以由DMA控制器发出。
数据总线(DB):数据总线用来传送数据信息,来往于CPU与存储器、CPU与I/O接口设备之间。数据总线的宽度决定了CPU一次传输的数据量,也就决定了CPU的类型与档次。
控制总线(CB):控制总线用来传送各种控制信号,有双向、单向和双态等多种形态,是总线中最灵活、最复杂也是功能最强的一组总线。
按总线层次结构来划分主要有:
CPU总线:主要用来连接CPU和控制芯片,包括CPU地址线、CPU数据线和CPU控制线。
存储器总线:主要用来连接内存控制器(北桥芯片)和内存,包括存储器地址线、存储器数据线和存储器控制线。
系统总线:又称I/O扩展总线,分为ISA总线、PCI总线、AGP总线和PCI-E总线等多种标准。
外部总线:用来连接各种外设的控制芯片,包括IDE总线、SATA总线、SCSI总线和USB总线等。
工作原理
如果说主板(Mother Board)是一座城市,那么总线就像是城市里的公共汽车(bus),能按照固定行车路线,传输来回不停运作的比特(bit)。
这些线路在同一时间内都仅能负责传输一个比特。因此,必须同时采用多条线路才能传送更多数据,而总线可同时传输的数据数就称为宽度(width),以比特为单位,总线宽度愈大,传输性能就愈佳。
总线的带宽(即单位时间内可以传输的总数据数)为:总线带宽 = 频率 x 宽度(Bytes/sec)。当总线空闲(其他器件都以高阻态形式连接在总线上)且一个器件要与目的器件通信时,发起通信的器件驱动总线,发出地址和数据。其他以高阻态形式连接在总线上的器件如果收到(或能够收到)与自己相符的地址信息后,即接收总线上的数据。发送器件完成通信,将总线让出(输出变为高阻态)
总线就是把具有共性的连接归并成一组公共连线,就形成了总线。与非总线方式相比总线方式的优点就是有简化编程,节省1/0口线,减少连接线,简化组成结构,便于外设扩展等优点。
单片机的外部总线引脚是如何定义的怎样实现PO口的地址/数据复用功能:
P0口作为外部总线的数据总线和外部地址总线的低8位,是分时复用的 P2口,作为外部总线的地址总线的高8位P3口加四条控制引脚作控制总线。工作时先将PO口输出的低8位地址信息锁存到接口芯片中,然后再与随后输出的8位数据一起传送给外设,从实现PO口地址总线和数据总线的复用功能。
鹏仔微信 15129739599 鹏仔QQ344225443 鹏仔前端 pjxi.com 共享博客 sharedbk.com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