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狗-知识改变命运!
--

玻璃杯和保温杯那个好?

百变鹏仔1年前 (2023-12-03)阅读数 7#综合百科
文章标签保温杯茶汤

你好那你要什么时候用啊?一般来说这两种在所有杯子里边是最好的.我的话就是夏天用玻璃杯,冬天用保温杯(但是保温杯一定要是钢的,如果还是塑料的话,就没有什么意思了).希望你也买两个杯子.非要比较的话,我选择保温杯,因为玻璃杯是硅的混合物制成的.对人不好,希望可以帮助到你

玻璃杯和保温杯那个好?

随着天气越来越冷,很多茶友,往往手里都有一个泡茶用的保温杯。聊天或者散步的时候,拧开杯盖喝口茶,浑身暖呼呼的,觉得美极了!

不过,每当这个时候,诸多文章都会告诉你:不要用保温杯泡茶!而且掰着手指头一一例举保温杯泡茶诸多弊端。

那么,保温杯泡茶有害说到底是危言耸听还是确有其事?

在谈论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看看“反对保温杯泡茶派”的观点,在他们看来,用保温杯泡茶主要有以下几个坏处。

首先,他们认为,保温杯内持续的高温会破坏茶叶中的维生素、茶多酚等营养物质,降低茶叶的保健功效。

其次,经过长时间冲泡,茶叶中的茶多酚、咖啡碱会持续大量释放,导致茶汤颜色特别浓重,味道很苦,而且茶香消失殆尽。

更有某营养学会理事称,用保温杯泡茶时,过多释放的咖啡碱、茶多酚会对胃肠产生刺激性,容易引发消化系统、心血管系统、神经系统和造血系统等多种疾病,甚至认为长期用保温杯泡茶属于慢性自杀!

不得不说,现在专家认为的所谓“慢性自杀”的行为实在太多了。

手机不离身是慢性自杀,十二点以后睡觉是慢性自杀,整天呆在室内是慢性自杀……那么,人早晚得死,那活一天少一天是不是也算慢性自杀?

所以,我们不必看到这类耸人听闻的标题后就赶紧转发到“我爱我家”的群里。用保温杯泡茶,真的没有上述言论说的那么夸张。

美国普度大学生物与食品工程专业博士云无心称,茶树鲜叶中的确含有部分维生素,不过在制成干茶后已经所剩无几,100g绿茶中只有十几毫克的维生素C,而红茶中维生素含量更低。

我们想下,一般人每天能喝多少克茶?最多十几克就差不多了,其中的维生素C更是少到可以忽略不计。

而且,科研人员曾对茶汤中维生素C的稳定性做过专题研究,发现茶汤中的维生素C是比较难以分解的。其较为稳定的根本原因在于茶汤中含有较多的多酚类物质,它们能与铁离子、铜离子等相互作用,从而抑制维生素C的分解。

至于茶多酚,它在茶叶制作过程中就发生了很大变化,水温高低及冲泡时间对其影响非常有限。而且茶多酚即便发生变化,也会转化成茶黄素、茶红素,又怎么会破坏营养,甚至影响健康呢?

还有些人说,即便高温冲泡不会破坏营养,那用保温杯泡茶时的茶垢也会释放重金属,还会腐蚀杯子,长期饮用会致癌!

关于“茶垢致癌说”,我们早就辟过谣了,感兴趣的茶友可点击《隔夜茶可致癌,多喝茶会贫血、骨质疏松,爱茶的你瑟瑟发抖了吗?》了解。

关于茶垢会腐蚀保温杯,更是脑洞大开。首先,保温杯的内壁是不锈钢等惰性材料,如果茶水中的成分能腐蚀它,那么喝到肚子里岂不是更加危险?

其次,茶垢是茶汤中内含物质的沉积,并没有腐蚀性的成分。当然,出于卫生考虑,不管是用保温杯还是用其它茶具泡茶,我们都建议经常清洗茶垢。

综上所述,用保温杯泡茶,并不会极大损害我们的健康。它带来的唯一弊端,就是茶汤会变得特别浓,影响茶汤的滋味和香气。

小懂之前曾做过一个实验,用保温杯装了一杯安溪铁观音的热茶汤,泡了8个小时,变化较大的,主要是汤色、香气和滋味。

汤色上,2个小时后,茶汤颜色基本稳定在铁观音浅**或黄绿色的范围内;4个小时后变成**;6个小时后变成了深黄;到了第8个小时,茶汤基本已固定成深黄,甚至偏红色。

香气上,刚冲泡时,茶汤散发出浓郁的兰花香。2个小时后,兰花香依然明显;4个小时后,兰花香已经变得较为淡薄;6个小时后,香气就更为淡薄了;8小时后,要使劲吸才能闻到些许香气。

同时,茶汤的滋味也逐渐变淡,刚冲泡时,茶汤非常醇正;2个小时后味道稍有变化,但尚不明显;4个小时后,滋味就逐渐变淡了,8小时后已几乎没有刚出汤时的滋味。

所以,保温杯泡茶最致命的弊端,其实是影响茶汤的色泽、香气和滋味,对健康并不会造成什么影响,更不是慢性自杀。

鹏仔微信 15129739599 鹏仔QQ344225443 鹏仔前端 pjxi.com 共享博客 sharedbk.com

免责声明: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当前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内容摘自(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邮箱:344225443@qq.com)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

内容声明:本文中引用的各种信息及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图表及超链接等)均来源于该信息及资料的相关主体(包括但不限于公司、媒体、协会等机构)的官方网站或公开发表的信息。部分内容参考包括:(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参考使用,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本站为非盈利性质站点,本着为中国教育事业出一份力,发布内容不收取任何费用也不接任何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