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狗-知识改变命运!
--

为什么要写教育随笔?素材从哪里来?

梵高1年前 (2023-12-03)阅读数 20#综合百科
文章标签学生教师

信息时代,让教师的成长成为更多可能,特别是随着自媒体写作的兴起,越来越多的教师投入到了教育写作中,试图通过写作获得专业成长,教师写作成长慢慢成为一种教师在线生活方式。

对于各种写作文体,我个人认为首推教师写教育随笔,其次是教学案例,教育叙事,教材解读等。

教育随笔不拘一格,形式多样,短小活泼,随便、随手、随心。

教育随笔写作为教师提供了一个记录自己教育教学经历的机会。教育随笔写作实际上是对教师职业一些困惑、喜悦、问题等的记录。

因为要写,所以要阅读;

因为要写,所以要去做;

因为要写;所以要思考。

通过写教育随笔,可以让每个教师成为新课程的成功实践者。我们的教育故事有多丰富,随笔的内容就有多精彩,课程改革的成功率就有多高。

教育随笔为教师间分享经验、加强沟通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方法和途径, 使个人的经验成为大家的财富。

只要我们善于发现,做个有心人,随笔的素材内容就有很多,我想应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实践:如读书笔记、如教育案例、如教学反思、如学生档案记录、如心灵感悟…… .

和生活是创作的源泉一样,随笔写作的源泉是教育实践。我们每天都走进课堂,每一个教师都会有令人欣喜的,成功的实践,这个成功不一定是很大的成功,可以是自己满意的一堂课,精彩的一个教学环节的设计,巧妙的问题解答,或者一次高效的作业训练等。

我们除了上课, 还有很多的学习机会,经常参加各种各样的学习活动。无论是外出培训还是听一些讲座,在这些学习过程中,我们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触动我们思考的,都可以成为我们随笔的素材。

我们每天都读书、思考,对一些教育问题的感悟,对优秀作品的思索,你也许会突然得到某种悟性与启示,产生平时没有想到的观点,发现平时没有注意到的材料。把它记录下来,也是一篇好的随笔。

留心处处皆教育。 著名教育学家陈鹤琴主张儿童教育的基本思想是“生活即教育”。我们的身边之事,手边之物,只要留心都可以作为自己写作的素材。

教育随笔是最容易写的一种教育文体,它是小而美的教育文章,让我们从记录教育生活做起。

(齐帆齐微课写作打卡第120篇,1305字数)

我是韦成继,网名立德明师,007全民写作大使(编号062),“教师写作成长@实战派”发起人,立志推动全民写作,通过写作影响更多中小学教师获得成长和改变,如果你也想学教育写作,记得链接我,关注“教师写作成长营”,学习围观教师写作成长7天7课干货,为你赋能,教你成为写作达人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新课程像清新的春风吹遍了大江南北。接触新课程,学习新课程的基本理念,让人感觉如沐春风,而真正进入新课程,对于我来说又是一次新的体验。如何用新的教学理念去开展语文课堂教学?以下便浅谈本人在这几年中的一些 教学反思 。

 一、情境朗读,培养学生的语感

 新课标指出:“小学各个年级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朗读是理解课文的一种简单而又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作为教师,必须创造学生语言实践的机会,让学生充分地读书、感受,在此基础上给予指导,帮助学生形成语感能力。

 1、用生动画面创设情境

 在教学中创设出浓郁的语感情境,能使学生不由自主地调动多种感官,积极进行相应的课堂活动,为进行语感训练创高最佳条件。如《草原》一课教学,教师在课始用大屏幕出示草原的美丽景色,再配上音乐,简述课文内容,为学生创设了浓厚的情感氛围,使学生很快进入情境,奠定了课堂的基调。

 2、用语言描述,创设情境

 在教学《桂林山水》这篇课文时,以语言的描述创设情境,使学生与教材形成情感的共鸣。读时眼前有景,脑中有形,心中有情的感受。在指导读写水的“静”、“清”、“绿”的排比句式时,出示一张漓江画面,再描述我们乘小船荡漾在漓江上的情景,再放一段《让我们荡起双浆》的录音,在声像的作用下,让学生轻轻闭眼进入情境,随后提问:“你感受到了什么?”(生齐读)漓江的水真静啊!(“静”字读得轻)再问:“你们往下看到了什么?”(生齐读)漓江的水真清啊!(“清”字明显加重语气),又问:“让我们抬起头,放眼望去,感觉怎么样?”齐声读出“漓江的水真绿啊!”(“绿”字读得响亮),趁势指导学生把三个句子连起来读,这样在身临其境中训练了学生的语感,并且达到了“以读代讲”的教学效果。

 二、抓重点词,加深理解感悟

 苏霍姆林斯说,学习言语,一定要让“词深入到儿童的精神生活里去”,“使词在儿童的头脑和心灵里成为一种积极的力量。”在阅读教学中,借助词语来悟文,可以让学生从词语中读出厚度,读出情味,从而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如教学《燕子专列》一文时,为了帮助学生理解燕子面临的“麻烦”,教师紧扣这一段的重点词语,同时明白它们和“濒临死亡”之间的因果关系,在情境中释词,在释词中悟文,加深了对燕子特定处境下遭遇的危险的理解。又如教学第三自然段可以抓住“纷纷”、“四处”等词,引导学生想象瑞士人们纷纷走出家门的情景,以及他们的所思所想,感受人情关怀,感悟爱心。

 三、运用想象,拓展创新思维

 爱因斯坦说:“没有想象力的灵魂,就像没有望远镜的天台”。看来,为人师者没有理由将文本看死,应当充分挖掘语文教材蕴涵的创新教育因素,积极引导学生进行思维训练,拓展学生的创新思维。

 1、借图想象情景

 凭借课文插图这现成的拐棍,可以使想象达到一定深度。如教学《再见了,亲人》指导学生看图时,从图中找出大娘、小金花、大嫂,观察她为志愿军送别时的神态、动作,想象出朝鲜人民与志愿军难舍难分的情景,引导学生思考,在和志愿军惜别的时刻朝鲜人民是怎么想的?他们会说什么?

 2、添加来展开情节

 一篇文章中,作者出于表达需要,对某些情节未加具体描述,只是一笔带过,这就给读者留下想象的空间,这一空间正是对学生进行语言和思维训练的“诱发点”。如《朱德的扁担》中“大家劝他不要挑……”这句话,抓住这个“劝”字,要求学生联系课文内容,谈谈战士们会怎么劝朱德同志的。孩子们展开想象,创新思维的闸门打开了。

 3、添枝加叶,拓展句子

 《荷花》中有这样一个句子:“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在教学时设计了这样的训练:①在“冒”字前加上恰当的修饰词语。(例如:使劲地、生机勃勃地、争先恐后地);②想象写话: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仿佛。运用这种形式鼓励学生大胆想象,训练学生的创新思维。

 四、随堂练笔,进行说写训练

为什么要写教育随笔?素材从哪里来?

 新课标指出:要重视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其中“说”、“写”是最能体现学生综合能力的一方面,也是每位语文教师教学的难点。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深刻地体会到学生说、写训练的艰难,但实践证明:随堂练笔是一种很好的方法,是进行说写训练的重要途径。而现有的教材中就蕴涵着丰富的练笔契机。“以人为本”,作为教师,我们要善于对学生进行随笔练笔,不断提高学生的说、写能力。

 1、抓住文中词语练写遣词造句

 如教学《燕子专列》一文时,在理解“纷纷”就是“许多人接二连三地走出来”后,随即让学生用“纷纷”练习说话。另外,在复习引入新课时,听写完“气温骤降”、“风雪不止”、“非常疲劳”、“饥寒交迫”后,让学生用上这几个词语把燕子在瑞士境内遇到的麻烦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这样既让学生理解了词语,又让学生学会了运用,一举两得。

 2、展开联想,练习写话

 如教学《燕子专列》最后一段时,读到“燕子在车厢里唧唧喳喳”,不访让学生展开丰富的联想,问:小燕子唧唧喳喳的,此时想对人们说些什么呢?假如你就是一只被居民或贝蒂救护的燕子,你此时最想说什么?把你最想说的话写下来。这样的训练,既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又训练了学生的说写能力。

 3、续编故事,练习写作

 小学语文教材中,有好多课文都给学生留下了想象的余地,它们为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创设了很好的条件。如教学《小摄影师》这篇课文后,接着进行课外延伸,续写故事:

 小男孩匆匆赶往高尔基的办公室,再次见面时他们会说些什么?做些什么呢?请你展开想象,接着往下编写故事。

 总之,教学是门艺术,它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新课程给我们课堂教学带来了勃勃生机,也给我们带来了极大的挑战,需要我们大胆地实践,不断地总结,在总结中不断创新,让语文课焕发出更多的光彩。

鹏仔微信 15129739599 鹏仔QQ344225443 鹏仔前端 pjxi.com 共享博客 sharedbk.com

免责声明: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当前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内容摘自(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邮箱:344225443@qq.com)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

内容声明:本文中引用的各种信息及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图表及超链接等)均来源于该信息及资料的相关主体(包括但不限于公司、媒体、协会等机构)的官方网站或公开发表的信息。部分内容参考包括:(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参考使用,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本站为非盈利性质站点,本着为中国教育事业出一份力,发布内容不收取任何费用也不接任何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