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狗-知识改变命运!
--

我国建国初期的五大寄生虫病有哪些?说说其危害

梵高1年前 (2023-12-03)阅读数 7#综合百科
文章标签蚊子蟑螂

钩虫病、丝虫病。五大寄生虫病的第一种为钩虫病,患者主要伴有贫血、第二种为丝虫感染引起的淋巴丝虫病、第三种为疟原虫感染引起的疟疾、第四种为血吸虫感染引起的血吸虫病、最后一种为杜氏利什曼原虫感染引起的黑热病。

四大害虫是哪四大害虫?

旧四害指的是:苍蝇、蚊子、老鼠、蟑螂。之后由于社会生活的变化,臭虫又被蟑螂取代。因此新“四害”最终被定为:苍蝇、蚊子、老鼠、蟑螂。

2、苍蝇

苍蝇可传播的疾病多达几十种,其中常见的有:痢疾、甲型肝炎、急性胃肠炎、食物中毒、砂眼、小儿麻痹、蛔虫、霍乱、伤寒、炭疽、破伤风、脊髓灰质炎、囊虫病、蛔虫病等;

苍蝇具有一次交配可终身产卵的生理特点,一只雌蝇一生可产卵5-6次,每次产卵数约100-150粒,最多可达300粒左右。一年内可繁殖10-12代。

苍蝇是在白昼活动频繁的昆虫,具有明显的趋光性。夜间则静止栖息。

活动、栖息场所,取决于蝇种、季节、温度和地域。在某些季节,厩腐蝇、夏侧蝇、市蝇也会侵入住宅内。

大头金蝇、丝光绿蝇、丽蝇、伏蝇、麻蝇等则主要活动、栖息于户外。

3、蚊子

蚊子传播疟疾、乙型脑炎、丝虫病、登革热、黄热病等疾病;

蚊子的平均寿命不长,雌性为3-10天,雄性为10-20天。

蚊子有雌雄之分,雄蚊触角呈丝状,触角毛一般比雌蚊浓密。它们的食物都是花蜜和植物汁液。雌蚊需要叮咬动物以吸食血液来促进内卵的成熟。

蚊子的唾液中有一种具有舒张血管和抗凝血作用的物质,它使血液更容易汇流到被叮咬处。

蚊子唾液中的物质,让被叮咬者的皮肤出现起包和发痒症状。蚊子每次叮咬吸吮大约五千分之一毫升的鲜血,每次饱餐一顿之后,都会飞回出生地附近蛰伏。

蚊子通常是在出生地2公里范围内活动,不过最远行动距离可达180公里。每只雌蚊子一生产卵总数约为1000-3000个。

4、老鼠

老鼠传播各种人畜共患疾病,能携带200余种病原体,其中能使人致病的有57种,对人类危害大的有:鼠疫、流行性出血热、钩端螺旋体病等;

除了人类以外,老鼠是哺乳类中繁殖最迅速且最成功的。

以经常在人类生活地区活动的一种家鼠月鼠为例,每年可怀胎多达八次,每胎可诞幼鼠四至七只。

除了消耗或污染食物外,老鼠性喜磨牙,故因老鼠咬而遭破坏的包装材料或建筑设备颇为可观,据统计有四分之一原因不明的火灾,可能是由老鼠咬损电线所引起。

老鼠极易适应人类的生活环境,因此成为主要之有害动物。

老鼠常出没于下水道、厕所、厨房等处,在带菌处所与干净处所来回行动,经由鼠脚、体毛及胃携带物来传播病原菌。

 5、蟑螂

蟑螂传播痢疾、伤寒、小儿麻痹、腺病毒、病毒性肝炎、沙门氏菌、肝炎、蛔虫病等疾病,此外还能使食物霉变产生致癌的黄曲霉素。

蟑螂是最古老的昆虫之一,原始蟑螂约在4亿年前的志留纪出现。

我们发现的蟑螂的化石或者是从煤炭和琥珀中发现的蟑螂,与各家橱柜中的并没有多大的差别。

亿万年来它的外貌并没什么大的变化,但生命力和适应力却越来越顽强,广泛分布在世界各个角落。

随着文明的发展,各都在积极吸收外资,除“四害“也是改善投资环境的重要手段之一。

对于广大的城市居民来讲,“四害“的存在主要不在于传播疫病,而是其带来的骚扰。“四害“密度的高低,还是环境脏乱差与否的间接指标,

反映一个城市综合整治的深度和广度,四害密度的降低表明生活环境质量的改善。

四大害虫是:蚊子、老鼠、蝗虫、蟑螂。

1、蚊子

蚊子是四大害虫之一,属于昆虫纲双翅目蚊科,全球约有3000种。是一种具有刺吸式口器的纤小飞虫。通常雌性以血液作为食物,而雄性则吸食植物的汁液。通常吸血的雌蚊是登革热、疟疾、丝虫病等多种病原体的中间寄主,对人们的身体健康具有较大的威胁,而且蚊子的平均寿命不长。

2、老鼠

老鼠是哺乳纲、啮齿目、鼠科的啮齿类动物,俗称耗子,是哺乳动物中繁殖最快、生存能力很强的动物。全世界约有三千多种老鼠,无论室内、野外都可以看到它们的足迹,老鼠会传染疾病。

3、蝗虫

我国建国初期的五大寄生虫病有哪些?说说其危害

蝗虫又名蚂蚱,属直翅目,包括蚱总科、蜢总科、蝗总科的种类,全世界有超过10,000种,我国有1000余种,分布于全世界的热带、温带的草地和沙漠地区,其口器坚硬发达,主要危害禾本科植物,是农业害虫之一。

4、蟑螂

蟑螂对人类的健康危害最严重,因为它是多种疾病产生和传播的根源,例如鼠疫杆菌、痢疾杆菌、大肠杆菌等四十多种病原体,而且蟑螂的分泌物和排泄物内含有致癌物质。

鹏仔微信 15129739599 鹏仔QQ344225443 鹏仔前端 pjxi.com 共享博客 sharedbk.com

免责声明: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当前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内容摘自(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邮箱:344225443@qq.com)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

内容声明:本文中引用的各种信息及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图表及超链接等)均来源于该信息及资料的相关主体(包括但不限于公司、媒体、协会等机构)的官方网站或公开发表的信息。部分内容参考包括:(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参考使用,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本站为非盈利性质站点,本着为中国教育事业出一份力,发布内容不收取任何费用也不接任何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