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北方的民族为何被称作“胡人”?
中国古代史籍中“胡”字出现的频率很高,比如“胡服骑射”“五胡乱华”“杀胡令”“胡虏肉”等,其实都与那些被称作“胡人”的民族有关。在当时来说胡人主要泛指北方和西方的游牧渔猎民族。
把北方的游牧民族称为“胡人”,最早始见于战国时期的赵武灵王的胡服骑射典故,“胡服骑射以教百姓”,胡服就是胡人的服装的意思。西汉政治家贾谊在《过秦论》中也有“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报怨”的句子。这里的胡人,指的主要是匈奴,也包括那些敢和汉室作对的其他少数民族。再如东胡族,因为居住在匈奴的东边而得名,就是匈奴东边的胡人的意思。
秦汉以后“胡人”的称谓逐渐广泛使用,把北方和西方的游牧渔猎民族都囊括其中,从这些地区输进的物产也被冠上“胡”字,像什么“胡琴”、“胡椒”、“胡罗卜”、“胡桃”、“胡瓜”等。
历史上的游牧民族真的都长着大胡子吗?秦汉时期的匈奴人长什么样子,史书没有描述,不过现存的汉朝骠骑将军霍去病墓前的“马踏匈奴”石像,那个被马踩在脚下的匈奴武士却是个大胡子。
五胡乱华时期的羯人,就具有深目、高鼻、多须的特点。关于羯人,《魏书》卷九五《羯胡石勒传》云:“其先匈奴别部,分散居于上党、武乡、羯室,因号羯胡”。
现经考证,认为羯人是中亚康居人,属于白种人,与匈奴不是一个民族,而是被匈奴作为战俘带入中原地区的。
其次,即使不是长着络腮胡子,北方和西方的民族男子还有蓄胡的习惯,胡子拉碴的给人印象就是个大胡子,称为“胡人”也就可以理解了。
鹏仔微信 15129739599 鹏仔QQ344225443 鹏仔前端 pjxi.com 共享博客 sharedbk.com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