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物的基础与先决条件可以理解为同一概念吗?
我认为不可以,二者在某些层面上的确具有一致性,但强调的方面不同。基础强调的是事物的根本性,未必需要在逻辑上先行,例如“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具有基础性,但这并不意味着教育要先于经济、政治等活动而推行;而先决条件强调的是事物的逻辑先行性,不一定具有“本”的特征,例如有水喝是人生存的先决条件,但这并不意味着有水喝是人生存的基础或者说根本。
请教大家:事物的概念和事物的定义有什么联系和区别?最好能举个例。谢谢!
1、概念不同:
认知,是指人们获得知识或应用知识的过程,或信息加工的过程,这是人的最基本的心理过程。它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想像和语言等。
认识是人脑反映客观事物的特性与联系、并揭露事物对人的意义与作用的思维活动。从广义上讲,认识包含人的所有认知活动,即为感知、记忆、思维、想象、语言的理解和产生等心理现象的统称。
2、过程不同:
人脑接受外界输入的信息,经过头脑的加工处理,转换成内在的心理活动,进而支配人的行为,这个过程就是信息加工的过程,也就是认知过程。
认识是一种信息加工过程,可以分为刺激的接收、编码、存储、提取和利用等一系列阶段。从狭义上讲,认识有时等同于记忆或思维。
3、程度不同:
所谓的认知就是超越了认识的基础上,知道了它的基本的知道。而认识只是在表面上,却对它实质并不了解。区别就是在认知几乎对它的里外都清楚了,而认识只是在表面的东西。
扩展资料:
认知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想像和语言等。
具体来说,人们获得知识或应用知识的过程开始于感觉与知觉。感觉是对事物个别属性和特性的认识,如感觉到颜色、明暗、声调、香臭、粗细、软硬等。而知觉是对事物的整体及其联系与关系的认识,如看到一面红旗、听到一阵嘈杂的人声、摸到一件轻柔的毛衣等。
人们通过感知觉所获得的知识经验,在刺激物停止作用之后,并没有马上消失,它还保留在人们的头脑中,并在需要时能再现出来。这种积累和保存个体经验的心理过程,就叫记忆。
人不仅能直接感知个别、具体的事物,认识事物的表面联系和关系,还能运用头脑中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去间接、概括地认识事物,揭露事物的本质及其内在的联系和规律,形成对事物的概念,进行推理和判断,解决面临的各种各样的问题,这就是思维。
百度百科-认知
百度百科-认识
定义确定一个认识对象或事物在有关事物的综合分类系统中的位置和界限,是区分与判断是否该事物基础依据。而通常的概念通常是对事物部分或者全部性质的认识,这些性质是在定义范围内的推理。因此,他们之间既有联系也有区别。同一事物的定义与概念,描述的都是同一事物。定义主要帮助我们区别事物,而概念主要帮助我们认识事物。
例如三角形的定义:三条线段组成的封闭图形
与三角形的性质(概念):三角形三内角之和等于180度等
鹏仔微信 15129739599 鹏仔QQ344225443 鹏仔前端 pjxi.com 共享博客 sharedbk.com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