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狗-知识改变命运!
--

黄鳝和泥鳅一样吗,有什么区别

百变鹏仔1年前 (2023-12-03)阅读数 17#综合百科
文章标签黄鳝泥鳅

科属区别:黄鳝属于合鳃鱼目合鳃鱼科黄鳝属,泥鳅属于鲤形目鳅科泥鳅属。形状区别:黄鳝的形状更像蛇,泥鳅的身体则是圆柱状的。胡须区别:泥鳅有胡须,黄鳝没有。体型区别:黄鳝的体型要更大一些,泥鳅的体型要小很多。鳞片区别:黄鳝没有鳞片,泥鳅有比较小的鳞片。 一、黄鳝和泥鳅一样吗

黄鳝和泥鳅都属于鱼类,而且二者都是我国非常常见的鱼类。从外观来看,黄鳝和泥鳅长得也比较像,现实生活中很多人都会将二者混淆。但其实二者并不是一样的,是不同的两种鱼。这是因为二者的类别不同,决定了二者是不同的两种鱼。二者类别差异很大,目、科和属皆不同,因此它们的差异就是非常大的。若仔细观察二者,就会发现它们的很多不同之处,这样就可以将二者区分开。

二、黄鳝和泥鳅有什么区别

黄鳝和泥鳅一样吗,有什么区别

1、科属区别:上文已经介绍过,黄鳝和泥鳅是不一样的,且类别的差异比较大。具体来说,黄鳝属于合鳃鱼目合鳃鱼科黄鳝属,而泥鳅属于鲤形目鳅科泥鳅属。

2、形状区别:黄鳝和泥鳅虽然整体来看形状都是比较长的,但相比之下黄鳝的形状更像是蛇,泥鳅则是圆柱状的。

3、胡须区别:泥鳅有一个非常明显的区别特征就是它们的嘴边有胡须,而且有5对胡须,非常明显。但黄鳝则没有这个特征,在区分的时候可以通过这个特征。

4、体型区别:黄鳝和泥鳅的体型也不同。黄鳝的体型较大,有些黄鳝的体长可以达到1米以上,泥鳅相比较之下则小一些。

5、鳞片区别:黄鳝和泥鳅都是鱼类,不过并不都是有鳞片的。黄鳝的身体表面没有鳞片,因此它们的身体摸起来是比较光滑的。泥鳅则有鳞片,虽然它们的鳞片比较小,但仔细观察还是可以发现区别的。

6、别称区别:二者各自有不同的别名。黄鳝的别名有“无磷公子”、“血鱼”、“长鱼”等,泥鳅的别名有“鱼鳅”、“泥沟娄子”等。

泥鳅与黄鳝的区别

青蛙除了肚皮是白色的以外,头部、背部都是黄绿色的,上面有一些黑褐色的斑纹,有的背上还有三道白印。

青蛙的种类:

青蛙又名田蛙, 田鸡. 青蛙是两栖物,约有190种。其中分布广、数量较多的是黑斑蛙,其次是泽蛙、金钱蛙、虎蚊蛙.林蛙,角蛙,牛蛙,胡子蛙,峨眉树蛙,弹琴蛙,飞蛙,斑腿树蛙,浮蛙,姬蛙,花背蟾蜍,还有雨蛙和湍蛙。苏帕塔金蛙.赤蛙,狭口蛙,盘古蟾蜍 ,褐树蛙,面天树蛙,诸罗树蛙,橙腹树蛙,莫氏树蛙,翡翠树蛙,台北树蛙,中国树蟾,贡德赤蛙、斯文豪赤蛙、古氏赤蛙、拉都希氏赤蛙,腹斑蛙、小雨蛙.

青蛙的进化:

蛙的种类虽然很多,但是都要经历幼体和成体两个阶段。幼体也就是蝌蚪。它在水里,用鳃呼吸,还有一条小尾巴,在水里游来游去。随后,渐渐长出四肢,尾巴渐渐萎缩消失了,就从水里登上陆地,用肺呼吸。

蛙类是最先从水里进化到陆地上生活的脊椎动物。它的身体构造还不很适应陆地生活。例如,它的肺的构造很简单,像一个口袋一样。由肺吸取的氧气不能满足需要,因此要靠皮肤帮助呼吸。据研究,蛙类通过皮肤吸进氧气,占整体吸氧量的百分之四十左右。蛙类的皮肤是裸露着的,没有鳞片或者羽毛等覆盖着,皮肤很容易干燥而影响呼吸,甚至造成死亡。所以,蛙类除了分泌一些粘液来保持皮肤湿润以外,一般都生活在靠近水的阴湿环境里,并且经常跳进水里,以便保持皮肤湿润,便于呼吸,维持正常的生活。

青蛙的食用:

青蛙每百克青蛙肉中含蛋白质11.9克,脂肪0.3克,此外还含有钙、磷、铁、维生素A、B1、B2、尼克酸等。青蛙性味甘凉,无毒,功可滋阴助阳,补虚损,解劳热,健脾消积,利水消肿。产后虚弱服食青蛙肉最为适宜。

青蛙的益处:

蛙类的捕虫能力是很惊人的。据研究,一只个体比较小的泽蛙,平均一天吃虫五十只左右,多的可以吃二百六十多只。如果每亩稻田有一千只泽蛙,按每只吃虫五十只计算,每天就可以消灭害虫五万只,这样就能控制住田间害虫的发生和危害。蛙类的惊人的捕虫能力,是同它的发达的后腿和口腔、舌头、眼睛等的构造特点有密切关系的。

参考资料

青蛙(中药).百度[引用时间2018-3-7]

1、品种不同:

泥鳅属于鳅科,我国南方分布较多,北方不常见。全年都可采收,夏季最多,泥鳅捕捉后,可鲜用或烘干用。可食用、入药。泥鳅被称为“水中之参”。

而鳝鱼属合鳃鱼目,合鳃鱼科,黄鳝属。亦称黄鳝、罗鳝、蛇鱼、血鳝、常鱼、长鱼等。

2、体型不同:

泥鳅体为长圆柱形,尾部侧扁,口下位,呈马蹄形。口须5对,上颌3对,较大,下颌2对,一大一小。尾鳍圆形,鳞片细小,埋于皮下。体背及背侧灰黑色,并有黑色小斑点。体侧下半部白色或浅**。

黄鳝体细长呈蛇形,体前圆后部侧扁,尾尖细。头长而圆。口大,端位,上颌稍突出,唇颇发达。

3.营养成分不同:

泥鳅每100g泥鳅热量15.00大卡,碳水化合物2.90g,脂肪0.20g,蛋白质0.80g,纤维素0.50g,泥鳅肉质鲜美,营养丰富,富含蛋白质,还有多种维生素,并具有药用价值,是人们所喜爱的水产佳品。

黄鳝每100g含水分80g,蛋白质18.8g,脂肪0.9g,灰分1g,钙38mg,磷150mg,铁1.6mg。益气血、补肝肾、强筋骨、祛风湿。

收益:两者都有一定的营养价值,而且成活率高,养殖可以用来销售。

黄鳝为经济性食用鱼,一般以活鱼贩售,市场上的黄鳝多是人工养殖,以南部养殖较多。泥鳅的人工养殖随着市场的需求量不断增加,养殖规模也在不断扩大,全国也都大体呈现这种趋势。泥鳅群体数量大,是一种小型淡水经济鱼类。

扩展资料:

池塘养鳅,一般选用水泥池或三合土池,池深70~100厘米,水深50~60厘米,池底铺15~20厘米厚的肥泥,池的面积可大可小,以2~3亩为好。池塘应排灌方便,进出水口均用铁丝网防逃。放养前应进行清塘消毒,其方法和用量与鱼苗池相同。

如无生石灰,也可用漂白粉消毒,每亩用量4~5千克。有条件的话,可在池中央和排水口附近设置集鱼坑,便于日后捕捞。泥鳅苗入池前,也应施肥以促使水中浮游生物大量繁殖。待施肥后2~5天,鳅种即可下塘。每亩放养30~50公斤,有丰富水源条件的可增加放养量。要根据池塘水质情况,经常投施一些有机和无机肥料,以培肥水质。

另外,每日还要投喂一定数量的人工饵料。投喂的饵料种类有蝇蛆、鱼粉、猪血粉、蚕蛹粉、米糠、麦麸、菜饼等。投喂量可根据不同季节而不同。5~6月为鳅体重的4%~5%;7~8月为8%~10%;9~10月为5%~6%。池塘内要搭设饵料台,饵料要投到食台上,每池可根据大小设3~4个饵料台。

投饵前应检查吃食情况,如发现未吃完,应减少其投量。一般以投饵后2~4小时吃完为度,还要每隔3~5天清洗一次饵料台,以防疾病发生。池塘要经常注入新水,以保持良好的水质环境。池水宜保持中性或弱酸性(pH值为6.5~7.2),并每隔一定时间(15~30天)用1~2ppm的漂白粉消毒一下,以达到灭菌防病目的。

百度百科:泥鳅

百度百科:黄鳝

鹏仔微信 15129739599 鹏仔QQ344225443 鹏仔前端 pjxi.com 共享博客 sharedbk.com

免责声明: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当前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内容摘自(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邮箱:344225443@qq.com)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

内容声明:本文中引用的各种信息及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图表及超链接等)均来源于该信息及资料的相关主体(包括但不限于公司、媒体、协会等机构)的官方网站或公开发表的信息。部分内容参考包括:(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参考使用,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本站为非盈利性质站点,本着为中国教育事业出一份力,发布内容不收取任何费用也不接任何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