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品牌高端路,星途,WEY,领克,红旗等各有什么优劣势
这些年,其实自主品牌的发展可以说是有目共睹。对于一些自主品牌来说,其实他们整体的实力确实是非常强劲,品质与口碑等都有了显著的提升。当自主品牌发展到一定的时候,自然是想要往高端上发展的,目前来说,已明确自家定位是高端的,主要有这4大品牌:奇瑞之星途,长城之WEY,吉利之领克,还有一汽红旗。那么他们在冲击高端的路上来说,各有什么资本呢?
星途
对于星途来说,目前来说,星途冲击高端还是有点“险”的。最简单来说,冲击高端看的不是配置有多么的丰富,看的而是核心技术。但目前奇瑞来说,真真正正顶级的核心技术如何呢?
一般来说核心技术上,消费者说的就是动力链了,动力链来说发动机与变速箱又是重点。而目前奇瑞最强的发动机就是1.6T发动机,这款发动机来说,我们不否认他的优秀程度,但和2.0T发动机相比差距还是有点大的,加上目前奇瑞高端用的还是7DCT变速箱,与目前主流的旗舰搭载的爱信8AT相比,又处于劣势。
目前对于星途冲击高端来说,老实说,整套动力链确实是弱势。当然了,奇瑞的2.0T现在也有消息了,但目前来说,得到的消息就是2020年底或2021年初会到来。
至于星途冲击高端的优势来说?其实经验较为丰富可以说是优势,毕竟星途这是奇瑞第三次冲击高端了,前两次是瑞麒和观致。拥有前两次的经验,星途冲击高端也有一些把握,现在等待的就是2.0T发动机了。
WEY
WEY是长城冲击高端的系列。对于WEY来说,他冲击高端优势有:本身长城技术是不缺的,哈弗H9出道之时其实就是以运动、性能著称,核心技术长城还是拥有的。对于高端车来说,WEY性能确实算是他的一个优势。
并且现在长城致力于国际市场的开阔,魏建军也一直在说:长城不打价格战,要玩价值销售,这对于长城的品牌形象有一定的提升。从长城的战略布局来看,WEY系列也是重点布局。
不过目前的WEY还是存在着一些问题的,那就是旗下的车型定位有点重叠了,VV5,VV6和VV7其实定位都有点的重叠,并且来说,目前市面上对于WEY还是存在一定看法的,认为WEY系列具体来说与哈弗F7高配版,哈弗H6高配版来说,区别不是很大,这确实是不利于高端布局。
领克
领克来说,其实目前来说,领克的高端之路走得比星途和WEY顺畅。其实对于领克来说,他本身的优势确实是非常的大。对于核心技术来说,本身吉利就收购了沃尔沃汽车,目前领克汽车用的其实就是沃尔沃发动机,变速箱来说也是旗舰变速箱,如爱信8AT。
对于领克来说,其实吉利一直在用沃尔沃在做铺垫,在外宣传的时候,总会说起领克与沃尔沃的关系,这无形中也提高了品牌形象。并且来说,领克汽车整体的设计也是偏欧范的,这也确实带来了眼前一亮的效果,有助销量。
从产品布局来说,也较为的清晰,领克03+与领克05可以说是领克的旗舰车型,沃尔沃的2.0T发动机+爱信8AT,加上非常丰富的配置,以及眼前一亮的设计,确实称得上是旗舰,表现力十足。
那么领克系列有劣势吗?其实还是有一些的,在领克刚出道的时候,表现力还是不错的,但2019年下半年开始其实就有点乏力了,原因或许是多种的,从目前消费者的态度来说,他们就表示:虽说领克系列不错,但要花20万来买,心理还是有道坎,这还是品牌影响力不足,加上历史沉淀不足等。
红旗
对于自主品牌高端来说,其实红旗汽车走的是最成功的,红旗可以这样说:一定程度上可直接与BBA刚。对于红旗汽车来说,他的优势确实是看得见的:历史的因素,任何人都无法忽视的,加上大阅兵的阅兵车其实就是红旗汽车,政府部门不少的迎宾车也是红旗,这也无形中提高了红旗的品牌形象。
高端车讲究的就是品牌形象,而红旗在品牌形象上,我想毋庸置疑吧。并且在徐留平上任之后,红旗也加快了产品布局,对于红旗汽车来说,他的产品线是非常清晰的,如中型车——红旗H5,中大型车——红旗H7,旗舰车——红旗H9,中型SUV——红旗HS5,中大型SUV——红旗HS7,他的产品线是非常清晰的。
红旗汽车在拥有了品牌形象之后,在核心技术上一样足够的强,毕竟连3.0T?V6发动机都拿得出来,变速箱也是旗舰级别的,对于红旗来说,在高端布局上确实是足够的完整。
那么红旗有什么劣势吗?其实要说到红旗的劣势或许就是:很多消费者都还认为红旗汽车是高高在上的,是要有身份地位的人才可以购买的,这不利于红旗的销量。实际上来说,目前红旗汽车,除了特定的车型是“特卖”,其他车型都是可买到的,如红旗H5,H7,HS5,HS7以及准备上市的H9等,这些都是可以买到的。
编后语
从现在的自主品牌高端路上来说,红旗汽车可以说是走得最成功的,至于星途,WEY和领克系列来说他们都还是有着明显劣势的,当然了,对于自主品牌往高端发展来说,我们还是要大力支持的,毕竟这是我们的品牌,我们的骄傲。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专注混动 打造智能座驾 WEY品牌上海车展访谈
长城的WEY和吉利的领克都是自主品牌走向高端路线的 探索 ,自主品牌在近几年可以说有了质的改变,从销量能看到消费者对自主品牌的认同提升。
长城和吉利属于目前自主品牌里口碑最好的头两位,眼看产品线趋于饱和,用户又愿意掏钱买更高级的产品,所以推出高端品牌的时机到了。但要说谁成功的可能性大,这个真不好说,毕竟WEY和领克品牌诞生到现在才一年,现在就来谈成功太早了吧,我们可以试着对比双方的实力。
WEY属于自主品牌,WEY的车型都是基于现有长城哈弗产品升级而来,聚集1600多人的国际研发团队历时四年打造出的中国豪华SUV品牌。领克虽然是国产的,但它是吉利控股、吉利 汽车 与沃尔沃的三方合资,本质上算合资品牌。所以有人说WEY是高端哈弗,领克是低端沃尔沃也没啥问题。
大家一直将和WEY VV7拿来对比,毕竟两台车几乎同时推出,15-20万价格有重叠,不过领克01是紧凑SUV,WEY VV7是中型SUV,但领克01的价格比WEY VV7高,看出品牌定位差别了吧。
领克01由哥德堡的吉利 汽车 欧洲研发中心和哥德堡设计团队负责研发与设计,外观设计更加个性前卫。领克01最有力的武器是和沃尔沃XC40共享CMA平台,还有沃尔沃的主被动安全技术和Drive-E动力总成,就是S60L T4那台发动机,说到底和沃尔沃还是一脉相通的关系。领克01售价15.88-22.08万,而吉利定位最高的博越9.88-15.98万,价格拉开差距负责瓜分不同的市场。
WEY VV7去年4月上市,10月销量已破万,领克01则是11月才上市。有趣的是,2018年第一季度领克01和WEY VV7累计销量都是2.78万台。居然一样!两个品牌注定相爱相杀,自主品牌高端市场竞争才刚刚开始。而吉利+领克集团对战哈弗+WEY集团第一季度的销量分别为22.51万台、22.34万台,两大集团竞争进入新一轮白热化。
就先说WEY吧:
WEY上市以后势头不小,尤其VV7和VV5的最新销量已经双双破万了,但wey的油耗啊,油耗,我是在不敢苟同
这车确实也有火爆的原因的毕竟除了油耗,内饰豪华感基本可以达到合资品牌50万级别的视觉效果,而在前宝马设计总监皮埃尔操刀下的外观造型讨好几乎一切潜在消费者,加上车子本身有没有什么特别不能接受的性能短板,老实说,性价比还是不赖的。
说完WEY,再谈谈领克:
而领克呢?毫无疑问,作为吉利的高端品牌,未来主要的竞争对手是合资品牌什么的,但大家又是否又了解,领克本质上也是一家合资企业呢?
与曾经的观致不同,领克由于有母公司吉利的福荫,现在站在领克身后的外资方不再是一家没人听过的机构了,而是鼎鼎大名的沃尔沃。而沃尔沃和吉利是什么关系大家都知道的,因此整件事里头,它的作用可不仅仅只是说站台叫好,顶多作一下技术指导那样,沃尔沃是直接拿出了最新的CMA模块架构来给领克使用的。
总之,一句话,要是我,我会选领克!!
我是领克01四驱车主,能花22万落地一台国产车说明我肯定是看好领克的。但我也衷心的希望长城和WEY能够发展壮大,中国这么大的市场,只要产品过硬,容下两三家一流的中国 汽车 品牌还是没有问题的。换车时看了很多,也试驾了很多,我自己的感觉是WEY最大的问题是长城的豪华感=哈弗换壳+更高档的内饰+更严格的品控,但行驶质感上并没有和哈弗拉开差距,自己车型相互打架的情况突出。领克则是实实在在的和吉利普通车型拉开了差距,操控感受特别是悬架的韧性很惊艳。我本来是看不上领克的,当时首选是探岳330版本,但试驾领克01后就中了毒,果断订车了。但领克目前的定位似乎过于集中在年轻的人层面了,站稳脚跟后其实可以尝试更多的设计风格,开拓更广阔市场。我很反感那些动不动就长城水军多、吉利水军多的人,难道全国的消费者都是被营销手段一忽悠就掏钱的沙雕?我希望中国 汽车 品牌们都能脚踏实地的发奋图强,终有一天能去和大众、两田们并驾齐驱!
长城的WEY和吉利的领克,谁成功的可能性大?毋庸置疑,肯定是领克呀,因为我就是型的车主,哈哈。。。。
抢订完之后就开始漫长的等待的等待,那个煎熬啊,谁经历了谁懂得。天天盼星星盼月亮的盼上市。终于盼来了领克的上市时间11月28日,我清楚的记得直播是在19点开始的,我也坐在电脑前等待最终价格的公布,看完各个领克官方的领导讲话,讲述领克的品牌历程,也是很受感染,一个开放 时尚 互联的互联网 汽车 正在闪耀。终于到了激动人心的时刻,领克的一个领导开始公布价格,我看到最终价格15.88-20.28万的时候,我又一次被领克惊到了,又给了我一波惊喜,我订的“型”价格竟然才16.88万。比预售价低的多的多,真的是物有所值啊
长城WEY有个先天的缺陷在限制着这个品牌的发展,这也使得长城WEY极有可能在一个时间节点被逐渐市场抛弃。
反观吉利领克,基本上是高举高打,而且相对比长城WEY 的纯SUV发展路线,明显是领克的发展道路更为广阔。
作为目前自主品牌里最活跃的两个豪华品牌,长城WEY和吉利领克基本上都是话题不断。可以说这两个品牌寄托了自主品牌向上的希望。无论是那一个品牌最终能够成功,都能给自主品牌向上突破撕出一个口子。
但是从目前来看,长城WEY很有可能昙花一些,而吉利领克会走的更远。原因也很简单,就是作为一个自主豪华品牌,长城WEY背后并没有一个结实的技术支撑,这对于一个豪华 汽车 品牌而言无疑是致命的。虽然前期部分消费者可能会被优秀的外形设计和丰富的豪华配置所吸引,但是从长久发展来讲,这些表面化的元素完全可以被替代,无法形成自己的立足根本。
吉利领克则不同,虽然吉利只是扛着沃尔沃的大旗招摇撞骗,但是领克是真的有沃尔沃技术支撑的。领克的平台就是沃尔沃XC40的平台,其技术基本上就是移植的沃尔沃的技术。所以领克在沃尔沃的背书之下,就有真材实料支撑自己往下走。
从目前长城WEY和领克的销量也能看出这种趋势。长城WEY在经历上市之初的快速增长之后,目前已经陷入瓶颈,销量持续萎缩。反而是领克01一路高歌猛进,销量已经几个月维持在9000多辆。如果后期优惠能跟上,破万也是指日可待。
综上分析,我个人的看法是长城WEY与吉利领克之间,应该是领克成功的可能性更大。车型更丰富,加上沃尔沃的技术背书,这些都是长城EWEY的致命软肋。
平心而论吉利领克成功的可能性更大,但是也不能说魏没有机会,因为自主品牌向上的机会窗口已经打开,就看你怎么去抓。
如果要说成功的可能性,都有,至于可能性有多大或者谁更大,一句话说不清楚,关键是看产品好不好。
对于长城 汽车 来说,哈弗H6在销量方面取得的成功,成就了哈弗品牌。WEY的首款车型VV7c/VV7s据说平台来自哈弗H7,但问题是,哈弗本来也不是一个高端车品牌,哈弗H8之前还因为传动系统的品质问题一再推迟上市,使不少消费者对长城做高端车的技术能力表示怀疑。现在长城突然用一个全新的WEY来做高端车,总给人一种欲盖弥彰的感觉。从现在VV7的销量来看,也确实非常一般,进比哈弗H7稍好一点点,给人的感觉是换了一个壳子,用了一个不同的名字包装而已。
而吉利领克的车型平台是有沃尔沃的背景作为背书的,虽然领克的车型肯定会用到不少沃尔沃 汽车 的安全技术,不过这些技术都不是沃尔沃好几年就已推出过的老技术了,没有太新的独家的东西。据说领克品牌也会推出注重分享的智能互联系统,但上汽现在已经第一个把互利网 汽车 荣威RX5量产了,领克在这方面是否有真正的新东西,还有待观察。
虽然长城WEY和吉利领克今年都会推出SUV新车,这一点算是找准了市场热点,不过,定价15万元左右起步的车就说是豪华车品牌,相信没有多少人会认同。而长城 汽车 和吉利 汽车 之前都是做廉价低端车起步,产品品质留给消费者的印象也一会不太好。对于他们的新品牌来说,消费者很容易产生不好的品牌联想。
还有一点,油耗是长城和 吉利等心头无法承受之痛,深挖具体数据,其实还是技术之殇,也是中国消费者最不能接受的。其实,奇瑞也想做高端车,但看看观致现在的销量,只能用一个惨字来形容。所以说,长城WEY和吉利领克想在短时间内取得成功的可能性都不大,现在中国 汽车 市场真的不缺少品牌,缺的是新技术和新产品。
要回答这个问题,还得靠数据来说说。前段时间,吉利公布了公司2017年的销售快报,其中包括了领克的首月销量,领克01自去年11月28日正式上市后,一个月左右的时间完成了6012辆的销售量。作为比较,长城WEY VV7首月的销量是3000台,而VV5首月是4000台。
但这意味着领克的成绩会远超WEY吗?也不见得。WEY作为自主高端品牌已经获得了大众的认可,11月VV7和VV5的销量便纷纷突破了1万,而领克后劲能否这么足还是一个未知数,原因为何,得从两个品牌的区别说起。
WEY是长城向高端梦发起的一次冲击,更是代表长城老板魏建军本人的意志,是长城厚积薄发的表现。WEY的高端,高端在设计与品质。由前奥迪、宝马设计总监亲自操刀,为WEY品牌的产品带来了卓越的外观设计,轿跑式的车身设计运动感十足,视觉效果已经超过了它所在的价位区间。简约而又奢华的内饰、极其丰富的配置大大提升了品质。而在揣摩消费者心理上,常年高居SUV销量榜第一位的长城自然也是轻车驾熟,WEY在外观、配置乃至定价上都深得消费者的喜爱。
但从产品实力来看,说到底WEY在发动机、变速箱和底盘上的技术,依然是在长城哈弗之前的基础上诞生的,比如哈弗H7与WEY VV7都使用了4C20A发动机,只在调校上有所不同,而GW4C20A又脱胎于哈弗H6上搭载的4C20发动机,WEY在技术结构上仍旧有非常重的哈弗影子,所以在动力、油耗、变速箱综合实力、操控表现等WEY并没有与作为平民品牌的哈弗拉开距离。
而领克源自同沃尔沃共同研发的CMA平台,所以在包括三大件在内的平台技术实力方面,领克确实有其出彩之处。比如领克01搭载的2.0T发动机,最大马力190Ps,却能实现7.7秒的百公里加速成绩以及35米左右的百公里制动成绩。在动力、隔音、制动这三方面,领克甚至已经大幅超越了大部分同价位的合资SUV产品。
在内饰和配置方面,领克同样也非常出色,不过领克01配置上还是不如WEY来得丰富。被人诟病最多的,大概就是其过于前卫的造型。领克的设计不能说丑,只是这种美比较小众,“蛤蟆脸”还是有很多人接受不了。
总的来看,WEY依托的是自身的实力与对国人需求的理解,它明白目前国人最看重的依旧是外观和空间,这种选择比较讨巧,但卓有成效。而领克则依托于与高端品牌沃尔沃合作的平台优势和对国际资源的把握,核心技术过硬,但由于这些产品内涵很难形成像空间、外观那样外在的冲击,所以有被叫好不叫座的风险。
WEY由设计入手从低端向高端渗透,而领克则直接借助高端平台打造更亲民的自主品牌,这两条道路并不存在孰优孰劣。但归根结底,衡量一款车的好坏还是看它的产品实力,大众套娃这么多年地位依旧不可撼动,离不开捷达桑塔纳打下来的皮实耐用、帕萨特奠定的品质形象和涡轮增压时代先入为主带来的技术先进感,而国内某些山寨起家的车企,虽然有漂亮的外观,但是产品往往只能名噪一时。消费者的审美总是会发生改变,但追求更卓越的技术和动力的心永不会变。事实上,主流自主品牌在研发方面都有不小的投入,比如长城 汽车 每年也都有数十亿元投入研发,只是相比有沃尔沃技术支持的吉利和领克,长城 汽车 和WEY的技术进度和爆发潜力显然不及吉利和领克。
当然,潜力归潜力,目前领克有没有硬撼WEY的实力还得看消费者买不买单,毕竟这首月6012辆的销量还报出了刷单的传闻,开售当天便有6000的订单,全月却只有6012,究竟是销售、产能原因还是有什么水分,还是要靠时间来来检验。在疆哥看来,现阶段的WEY,有点像大家经常调侃的研究中国人的大众,但愿技术领先的领克不要成为叫好不叫座的马自达吧。
谈到国产高端品牌,领克、WEY是两个绕不过去的话题,有的上市伊始春风得意,但如今也面临销量下滑口碑滑坡。有的稳步前进,发展势头正好。如今这两个品牌谁是国产高端品牌老大,他们旗下的车型又该怎么选呢?看完相信你就有答案了。
WEY 中国SUV领导者到中国豪华SUV开创者
作为“中国SUV领导者”多年以来,长城旗下SUV虽然销量不俗,但困于低端,不得不说,长城的高端化 探索 是无奈之举也是必须之举,WEY品牌在2016年11月正式发布,这也是第一个以创始人姓氏命名的中国 汽车 品牌,显示了长城 汽车 对这个品牌的信心。旗下车型VV7和VV5销量破万,但在刚刚过去的2018年7月份,WEY VV5的销量为3508辆,WEY VV7的销量为3032辆,P8销量为540辆,三款车型的销量都不容乐观,并且正在连续下滑,三款车型总销量仅为7080辆,相比刚上市时候的成绩,落差十分明显。造成这个结果的原因便是,WEY缺乏正向研发的能力,虽然在静态体验方面做得豪华感十足,但在动态体验方面却未达到同级别的合资水准。长城的高端化 探索 依然长路漫漫。
领克:国内国外品牌联姻的高端品牌
领克是吉利 汽车 集团与沃尔沃 汽车 合资成立的高端 汽车 品牌,基于由沃尔沃 汽车 主导,吉利 汽车 与沃尔沃 汽车 联合开发的CMA中级车基础模块架构建立,于2016年10月20日在柏林发布。严格的说,这个 汽车 品牌应该属于合资公司,但鉴于沃尔沃已经被吉利收购,领克也算是国产 汽车 品牌的高端化 探索 的产物。领克已有领克01、领克02以及领克01 PHEV三款紧凑型SUV投放市场。
论产品力和发展潜力来说,老司机的排序是领克领先WEY。
那么这两个品牌旗下的车型该怎么选呢?以SUV为例,其实这两个品牌各有特点。
长城由于在SUV领域的长期积累和先发优势,在外观的豪华感上、内饰豪华氛围的营造上,可以说是国内品牌最佳,并且WEY旗下的车型在配置上相比而言是最高的,特别是基础版的配置就已经有了很高的水平。但是动力匹配的成熟度还有待提高,油耗也偏高。
领克可以说是国内高端品牌中完成度最高、最接近合资水准的品牌,外观内饰设计、动力系统的成熟度都达到了一个较高的水准,购买旗下车型需注意三缸发动机的抖动和噪音问题,买之前建议去试驾一下。
如果大家智商正常的话,应该领克成功可能性更大,原因很简单,长城的魏是哈弗的换壳版…三大件的本质还是哈弗,豪华的其实是内饰…多花的钱买的是内饰和所谓的品牌。他的策略有点像雪铁龙和DS,DS成功不成功…你们也看到了。而领克是沃尔沃同平台的换壳版…相当于是沃尔沃的平价版,三大件是沃尔沃同平台的,只和沃尔沃共享却没有和吉利共享…只要吉利不脑残,大家售价和配置都差不多的情况下,你问一下你自己,你愿意买哈弗换壳还是沃尔沃换壳?这样答案不就显而易见了?
上海车展期间,长城集团可谓是声势浩大,一连发布了近十款全新车型,而作为长城旗下主打智能和品牌调性的WEY,也有着不小的动作。由咖啡智驾支撑的三款“咖啡系列”全部登场,摩卡和玛奇朵之前已经有过亮相,而首次登台的全新车型拿铁也出现在世人面前。而目前来看,玛奇朵和拿铁均为DHT混动,另外摩卡作为目前的旗舰车型也展示出其智能座驾层面的黑科技。但由于目前外部竞争激烈,而且集团内部车型林立,坦克又正式独立,再加上一些政策还不明朗,一些疑问出现了。此次上海车展专访,带着问题我们听听WEY如何说。以下为专访实录。
主持人:各位媒体老师上午好,欢迎来到上海车展WEY品牌展台,这是我们第二天媒体的发布会,昨天摩卡正式发布了预售,姚安娜站台,也登上了昨天社交话题的热搜榜第一名,相信各位老师看到了。
今天没有昨天有娱乐性,但是今天发布的内容很硬核,我们对WEY品牌将来在智能混动的全新品类进行战略发布。虽然时间很短,但是把硬核点进行了初步释放,相信各位媒体老师可能对于技术以及在这个基础之下,这个品牌以及我们车型未来的一些规划,今天我们玛奇朵和拿铁首秀。今天我们准备这样的媒体沟通会是基于各位老师对我们刚才简短的发布会之后可能有些问题和建议,这次活动邀请的是我们的品牌总经理李瑞峰先生,还有WEY品牌的营销副总乔心昱先生以及我们特别邀请了我们集团的关于DHT混动技术总监刘宝先生。接下来可以有深度的沟通,大家对于智能混动DHT技术以及WEY品牌今年车型的营销规划有更好的建议或者问题可以现场互动,我们把时间留给媒体老师。?
记者:上周体验了摩卡,这次坦克独立出来之后,整体的品牌形象有变化,我先提个品牌层面的问题,之前WEY智能和豪华,智能OK,我觉得现在混动这块可能是咱们的重点?另外现在WEY的三个产品在长城品牌层面的定位和未来市场的走向?
李瑞峰:我先回答一下品牌的方向,其实刚才你提的第一个问题信息量是比较大的,首先提到坦克品牌,的确是在坦克品牌独立之前,我们和相关媒体有过沟通,包括昨天的相关群访和投资人会议中我提到,WEY品牌自2016年诞生至今,无论是智能豪华,还是智能安全,都是围绕“智能”核心。如今,我们定位在“新一代智能汽车”,它有两大技术支撑,以昨天摩卡产品承载的咖啡智驾和今天的玛奇朵和拿铁承载的智能混动DHT,这是两大技术,来支撑我们整个智能汽车的定位,所以说我们可以简单提一下咖啡智驾,它是基于智能驾驶升级而来,同时依托智能驾驶、智能座舱、智能服务“三智融合”强大技术背书。我们在深圳的媒体试驾,包括昨天的发布过程当中,大家可能对摩卡的技术的一些情况比较了解。
一会儿大家可以去到发布会上的智能混动DHT的核心技术,一会儿刘总包括乔总他们可以进行阐述,这是我们对于新一代智能汽车的定位和具体的支撑。对于WEY品牌,大家考虑WEY原来聚焦SUV领域,我们有城市SUV,原来我们的VV系列,今年我们会上市三款全新的产品——摩卡、玛奇朵和拿铁。原来我们在去年的时候上市了越野SUV品类,就是坦克系列,坦克300,应该讲上市即爆款,基本现在是供不应求,订单拿到2万多,因为我们工厂的改造,其实十几天已经停售了,昨天一开售就非常火爆,大家从各种反馈当中有目共睹。
现在考虑坦克品牌作为一个独立品牌分离WEY之后,WEY品牌是一个怎样的方向?我们WEY品牌未来是综合品类的品牌,我们的定位是新一代智能汽车,何为新一代?就是真正要成为最懂你的出行伴侣,为什么叫伴侣?我们昨天提的智能驾驶,会成为比肩者,智能座舱会成为引领者,智能服务成为开创者,三智融合巨大背书之下我们肯定会成为最懂你的智能汽车人。懂你就会形成我们的智能移动空间,会让我们的所有的服务让你无时无刻的服务于你,让我们的智能科技服务于人,让我们的智能科技更懂你,让我们的智能科技辅助你更好的放开双手、解放大脑,这是咖啡智驾带来的变化。
在全新定位之下,我们横向扩充了品类延展,除了城市SUV目前三款产品以外,我们会有品类的细分和分化,不管是复古的或者新潮越野或者未来科技的,里面的城市SUV品类里会有不同的延展车型会不断投放市场,甚至我们在SUV领域也会类似于会出现一些机甲风格的SUV体系,这样可能会替代我们的坦克属性,当然不可能专门特别硬朗,我们也会有铁汉柔情,但是柔的方面可能还不一样,硬的方面会有产品差异性,这是机甲SUV。
作为长城公司,多年以来没有进入轿车领域,所以我们今年长城公司重启了轿车,重启轿车首先会放在WEY品牌,轿车我们基本在6月份会召开WEY品牌的全新战略发布会,大家可以在发布会现场看到我们未来量产车型的车型展示,我们的轿车品类会闪亮登场。除了我们轿车品类之外,我们也有MPV系列,现在随着国家的发展包括二胎政策的放开,对于家用和商用的需求会越来越大,所以六人座的MPV家用和商用会在这个品类里进行涉足,所以我说的是横向的品类的延展,会横跨SUV、轿车、MPV,这是我们三大品类。
纵向维度除了以前的VV系列,在与15-20万的合资品牌进行直接抗争之外,我们也会把价格带延展到15-30万价格区间,所以说我们在20万-30万价格区间的段,我们会有全新的平台和全新的技术以及更加智能和科技、豪华、舒适的功能配置,来支撑20-30万的价格段,我们会有4款产品,2款轿车和2款SUV布局,所以在整个体系范围之内,我们不管是横向的品类增加、纵向的价格延展以及品类的分化,会进化更加细分的不同产品的差异化的属性来支撑WEY品牌。
有了这么大的产品规划,我们如何有更强的信心?WEY品牌现在以魏总的姓氏作为赌注,他一直讲不会拿自己的姓氏开玩笑,我们在产品背书之下,长城公司30年的造车经验以及我们庞大的现在的外围的智能生态圈、合作伙伴,都会给我们首搭的技术,不管咖啡智驾平台里的智能驾驶、智能座舱、智能服务甚至我们的智能混动DHT甚至9DCT等等,我们硬核的全激光雷达包括高清地图,甚至我们很多的硬软件的车规级高通8155芯片,都会首搭在WEY品牌上,所以说我们有公司技术的加持,也有庞大的外围的像华为、高通等国内外一些领先的智能合作伙伴,都会给我们WEY进行加持。基于以上方向,我们才有了坦克品牌从WEY品牌脱离出来的初衷,因为WEY品牌现在留下的品类和产品规划以及技术背书已经足够之强大,而且刚才我说的规划并不是说是遥不可期的,我们在2022年刚才提的机甲、轿车、MPV将近八九款产品都会具备了SOP上市的条件,我们无非根据市场的需求和市场的时间点来进行选择而已,今年是三款产品,还有品牌的全新战略,不断量产车型的露出,2022年就是密集产品的换新和推广,这是WEY品牌大概的规划。
到时候6月份会邀请各位媒体参加我们的发布会从整个产品的亮相、技术的解析和权威度来把我们强大的未来的产品的品牌战略规划和强大的产品阵容跟大家进行清晰的展示,到时候大家会有耳目一新和非常振奋人心的特殊的感觉。
对于我们三款产品的不同定位可以让我们WEY营销副总经理乔心昱给大家介绍一下。
乔心昱:各位媒体老师好,接着李总的话说,从未来品牌的发展方向上,我们在品牌上面两个特别重要的标签,第一就是全系混动,比如今天发布的智能混动战略,未来所有的车型没有纯燃油版的车,第二个标签就是昨天所以摩卡为代表的,我们的自动驾驶包括我们的无人交互在智能化这个地方。我们今年三款产品在这次上海车展已经全部完成了首次的亮相,三款产品瞄准了不同的人群,并且从我们的无论是在智能上面还是在我们的动力,刚才我说的混动上面,都有不太一样的地方。
昨天所发布的摩卡这款车型,最大的特点是它的自动驾驶的能力,它在目前的级别里面唯一一个实现了高级自动驾驶的量产车型。对于今天所发布的主角玛奇朵车型是承载DHT混动技术的车型,这款车只有一个动力选择,只有DHT混动。在接下来我们的第三款车型今天亮相了就是拿铁车型,它会在自动驾驶和混动都会进行设计,未来这款车我们相信凭借它本身非常良好的动力表现、智能化变化以及本身的车身尺寸和很多舒适方面的设计,相信这款车可以作为WEY品牌在未来销量和形象的双优明星车型。
记者:我想接着您刚才说的有针对性人群几款车,对于玛奇朵这块咱们对应的人群是确定的,另外一个问题是咱们这个车在今天的细分市场是否有着一些比较明确的竞争对手,这块怎么考虑的?
乔心昱:我先回答第二个问题,第二个问题和第一个问题关联性很大,咱们在市场竞争无非你卖给谁、你和谁争夺用户?首先这个车确实如您所说,开辟了一个新的品类,大家知道现在目前双田在市场里的市场份额是绝对的垄断的状态,我们也观察到了其实在双田的产品里面,首先它的售价肯定比较高,另外它在本身的智能化上面的水平仍然是称之为改善水平。我们这款出来以后,我们认为随着我们在这个市场细分的定义以及凭借混动和智能化本身的技术加持,相信玛奇朵这款车现在没有特别直接的竞争对手,如果你又在混动同时又有SUV尺寸,又能够实现L2+自动驾驶的智能驾驶的产品,因此目前没有特别直接的竞争对手。我们一致认为我们开拓了全新的市场。
既然开拓全新的市场,到底卖给谁?我们发现目前的人群里,现在已经不是泛泛的拿人口定义人群,我们发现我们的用户人群有非常明确的标签,就是这些人在对于产品需求上面首先是想要这个车必须得省油,还得有趣,这是现在很多的年轻人特别是从学校毕业以后,在工作了一段时间以后,在成立家庭之前,他们需要一台空间大且省油,为未来构建家庭买他认为非常适用的车。另外他们现在希望有一个专心玩的心态,他们希望买下一台车不像目前
鹏仔微信 15129739599 鹏仔QQ344225443 鹏仔前端 pjxi.com 共享博客 sharedbk.com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