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记本的接口是不是分串口和并口,他们有什么区别,哪个好一点
串行接口 串行接口通常又被简称为串口,英文标识为Serial或COM;现 在的PC 机一般有两个串行口COM 1 和COM 2 。这两个接口是最早出现在计算机中的标准接口即RS232标准,在这个标准产生之前每个厂家生产的计算机的外设也都与计算机一起配套生产的,与其它厂家的外设是不兼容的。RS232标准实在太慢了,现在剩下的这两个接口分别用于方口的鼠标和外“猫”。串行口不 同于并行口之处在于它的数据和控制信息是一位接一位 地传送出去的。 虽然这样速度会慢一些,但传送距离较并行口更长。通常 COM 1 使用的是9 针D 形连接器,而COM 2 有的使用的是 老式的DB25 针连接器。 接口分为同步(Asynchronous)接口和异步(Synchronous)接口。为了让接收端知道新数据已经出现在数据线上,用一个同步信号是最方便的。同步通讯的好处是可以使用线路允许的任意频率,但在实际使用中并不方便,所以现在的串行通讯多使用异步通讯。最早的串行接口RS232就是一种异步通讯协议。异步通讯就需要协调双方的频率,叫做握手。我们无论用28、36还是56K的“猫”都能联接到同一接入地址,就是因为在拨号后的那一连串的“嘀嘀”音即握手协调了双方的通讯频率。 并行接口 并行接口也被简称为并口,英文标识为Parallel或LPT、PRN。目前,计算机中的并行接口主要作为打印机端口,使用的不再是36 针接头而是25 针D 形接头。所谓“并行”,是指8 位数据同时通过并行线进行传送,这样数据传送速度大大提高,但并行传送的线路长度受到限制,因为长度增加,干扰就会增加,数据也就容易出错。现在有5 种常见的并口:4 位、8 位、半8 位、EPP 和ECP,大多数PC 机配有4 位或8 位的并口,支持全部IEEE1284 并口规格的计算机基本上都配有ECP 并口。 标准并行口指4 位、8 位和半8 位并行口。4 位口一次只能输入4 位数据,但可以输出8 位数据;8位口可以一次输入和输出8 位数据。EPP 口(增强并行口)由Intel 等公司开发,允许8 位双向数据传送,可以连接各种非打印机设备,如扫描仪、LAN 适配器、磁盘驱动器和CD-ROM 驱动器等。ECP 口(扩展并行口)由Microsoft 、HP 公司开发,能支持命令周期、数据周期和多个逻辑设备寻址,在多任务环境下可以使用MA(直接存储器访问)。目前几乎所有Pentium 级以上的主板都集成了并行口,并标注为Par-allel 1 或LPT 1,这是一个25 针的双排针插座。 USB 接口 USB 即“Universal Serial Bus ”,中文名称为通 用串行总线。这是近两年逐步在PC 领域广为应用的新型接口技术。理论上讲,USB 技术由3 部分组成:具备USB 接口的PC 系统、能够支持USB 系统软件和使用USB 接口 的设备。 USB 设备有两种不同的连接器,称为A 系列和B 系列。A 系列连接器主要是为那些要求电缆保留永久连接 而设计的,比如集线器、键盘和鼠标。大多数主板上的 USB 接口都是A 系列连接器。B 系列连接器是为那些需要可以分离电缆的设备二设计的。如打印机、扫描仪、Modem 等。物理的USB 插头是小长方型的。 理论上USB 可以串列连接127 个设备,但在实际应用测试中,也许串联3 ~4 个设备就已经力不从心了。而且,作为USB 产品本身,只有键盘具备输入、输出双头设计,其 他产品一律只有一个输入接口,所以就无法再连接另外一个USB 设备。此时如果需要进行多个USB 设备的连接,就需要一个连接的桥 梁——USB HUB ,但是USB HUB 连续串接时不能超过三个,也就是说,不能 在第3 个被串联的USB 接口上再串接USB HUB。目前的ATX 主板一般只有两个内置的USB 接口。 时至今日,USB 已经在PC 机的多种外设上得到应用。输出设备方面,包括扫描仪、数码相机、数码摄像机、音频系统、显示器等等,这几种产品主要还是利用USB 的高速数据传输能力。输入设备方面,USB 键盘、鼠标器以及游戏杆都表现得极为稳定,很少出现问题。此外还有DSL 的USB “猫”、IOMEGA 的USB ZIP 驱动器以及eTek 的USB PC网卡等等。
从口感和做法上,以下是12种常见猪肉的区别:
1. 梅花肉:梅花肉是猪的上肩肉,肉质鲜美,久煮不老,适合烤、煎、炖等做法。
2. 五花肉:五花肉是猪的腹部脂肪和瘦肉相间的肉,肥瘦间隔,适合烤、炖、煮等做法。
3. 里脊肉:里脊肉是猪脊椎骨内侧的条状嫩肉,适合糖醋、爆炒、椒盐等做法。
4. 前腿肉:前腿肉是猪前腿上的肉,肉比较细嫩,弹性好,适合包饺子、炖菜、红烧等做法。
5. 后腿肉:后腿肉是猪的腿部到后腿部分的肉,皮厚、瘦肉多、筋多,适合炖、烤、爆炒等做法。
6. 猪肘子:猪肘子是猪的腿肉,也叫猪蹄髈,皮厚、筋多、胶质重,适合烧、扒、酱、焖、卤、制汤等做法。
7. 猪排骨:猪排骨是指猪的排骨,含有人体必需的优质蛋白质、脂肪等,适合炖、红烧、蒸、烤、制汤等做法。
8. 猪颈肉:猪颈肉指猪的颈部肉,有“黄金六两”之称,肉质鲜嫩,入喉爽口滑顺,口劲适中,适合炸、烤、爆炒等做法。
9. 坐臀肉:坐臀肉位于后腿上部,它的肉质紧实有弹性,瘦肉居多,适合炒菜、煮肉末等做法。
10. 猪头肉:猪头肉是猪头部的肉,肉质较老,但含有丰富的胶原蛋白,适合煮汤、炖菜等做法。
11. 猪耳朵:猪耳朵是猪的听觉器官,含有丰富的胶原蛋白和弹性蛋白,适合凉拌、烤制、煮汤等做法。
12. 猪尾巴:猪尾巴是猪的身体末尾部分,含有丰富的胶原蛋白,适合炖汤、煮粥等做法。
以上是12种常见猪肉的区别,根据不同的口感和做法,可以选择适合自己口味的猪肉部位和烹饪方式。
鹏仔微信 15129739599 鹏仔QQ344225443 鹏仔前端 pjxi.com 共享博客 sharedbk.com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