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狗-知识改变命运!
--

白腹蓝鹟与白腹蓝姬鹟有什么区别

梵高1年前 (2023-12-03)阅读数 9#综合百科
文章标签喜鹊物种

1、白腹蓝鹟体长14至17厘米,小型鸟类,雄鸟头顶钴蓝色或钴青蓝色,其余上体紫蓝色或青蓝色。

2、白腹蓝姬鹟,全长约15至20厘米,翼及尾钻蓝色外侧尾羽基部白色,眼线、耳羽、喉、胸及两胁黑色下体余部白色。

当然不是

是同属于雀形目鸦科的两个不同的物种

上面有人提到喜鹊属于燕雀科

胡说八道

雀形目有雀科有燕科有巫科有文鸟科

就是没有燕雀科

喜鹊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跳转到: 导航, 搜索

喜鹊

喜鹊

分类

界: 动物界

门: 脊索动物门

纲: 鸟纲

目: 雀形目

科: 鸦科

属: 喜鹊属

种: pica

学名

Pica pica

Linnaeus, 1758年

喜鹊又名鹊、客鹊、飞驳鸟、干鹊、神女。

* 生态环境:喜鹊是适应能力比较强的鸟类,在山区、平原都有栖息,无论是荒野、农田、郊区、城市都能看到他们的身影。但是一个普遍规律是人类活动越多的地方,喜鹊种群的数量往往也就越多,而在人迹罕至的密林中则难见本物种的身影。喜鹊常结成大群成对活动,白天在旷野农田觅食,夜间在高大乔木的顶端栖息。

* 分布地域:喜鹊是全北界广泛分布的鸟类,欧洲、亚洲大部可见本物种,非洲北部和北美洲西部亦可见本物种;在中国,喜鹊的普通亚种全国可见是分布非常广泛的物种,但是在中国南方的一些城市,由于尚不明确的原因,原来随处可见的喜鹊和麻雀在1980年代以后逐渐消失,在某些城市甚至消声匿迹。

* 特征:喜鹊体形很大,其体长通常可达45-50厘米。本物种的外形可以简单地描述为“体形巨大的黑白两色长尾鸟类”,其头部、颈部、胸部、背部、腰部均为黑色,略显蓝紫色金属光泽;肩羽、上下腹均为洁白色;飞羽和尾羽为近黑色的墨绿色,带辉绿色的金属光泽;初级飞羽的内翈均为洁白色,飞行时可见双翅端部洁白,另外在飞行中可见本物种背部的白色羽区形成一个V形。本物种虹膜为褐色;喙、足均为黑色。在中国南方的一些城市,少有喜鹊分布,但可见另一种雀形目鹟科的鸟类鹊鸲,鹊鸲亦为黑白两色的长尾鸟类,很多人将其误认为喜鹊,实际上两者在体形上有着巨大的差异,后者体长尽为20厘米左右,不足喜鹊体长的一半。喜鹊的叫声为单调的“洽~洽~”声。当遇到危险时会发出连续而急促的“洽-,洽-,洽-……”的警报音。

* 食物:喜鹊是杂食性鸟类,喜食昆虫、垃圾、植物等各种食物,由于本物种和同科的乌鸦均为食性甚杂的鸟类,因而在很多地区进行的投药灭鼠常连累这些鸟类枉丧性命。

* 繁殖与保护:喜鹊繁殖甚早,每年的1-4月即开始营巢繁殖,喜鹊的巢均用枯枝搭建粘土粘合而成,与乌鸦巢不同的是,喜鹊的巢并非皿状,而是具有顶盖的球状,在球状产房的侧面留出一到两个园洞作为进出巢的大门,巢内垫以枯草、纤维等柔软材料,近年来,在城市中营巢的喜鹊越来越多地采用更容易获得的废旧钢条作为巢材,这常常引得一些拾荒者为获得废铁而捅落低处的鹊巢;喜鹊每年均会营造新巢,并有营疑巢的习惯,即在他们真正使用的巢周围搭建很多并不使用的空巢,这种行为可能是对其他鸟类巢寄生行为的一种应对策略。喜鹊每巢产卵5-8枚,卵蓝绿色,缀褐色斑点,孵化期18天左右。

喜鹊是甚为常见的物种,数量亦很巨大,并未列入保护目录,但在一些城市中本物种的数量明显下降,而在某些城市中本物种的数量却非常之多,这种数量的剧烈变化常常是环境恶化的一种警讯,需要人们给予更多关注。

[编辑]

分类讨论

喜鹊是分布非常广泛的物种,亚种分化也很多,传统认为分布在欧洲、亚洲和北美洲的喜鹊均为同一物种Pica pica,但最近有学者认为,喜鹊的北美亚种其亲缘关系与分布在同一地域的喜鹊属另一物种黄嘴喜鹊更接近,应独立成种Pica nuttalli,亦有学者指出在东亚分布甚广泛的普通亚种(Pica pica sericea Gould )与分布在欧洲的喜鹊亲缘关系比较远,应单列成种。

[编辑]

喜鹊与文化

Image:Blackbilledmagpie12.jpg 在中华文化中,喜鹊是非常受欢迎的一种鸟类,是好运与福气的象征,喜鹊登梅亦是中国画中非常常见的题材,它还经常出现在中国传统诗歌、对联中。此外,在中国的民间传说中,每年的七夕人间所有的喜鹊会飞上天河,搭起一条鹊桥,引分离的牛郎和织女相会,因而在中华文化中鹊桥常常成为男女情缘的象征。

[编辑]

外部连接

喜鹊观测记录

取自"http://wikipedia.cnblog.org/wiki/%E5%96%9C%E9%B9%8A"

Category: 鸦科

大嘴乌鸦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跳转到: 导航, 搜索

编辑

大嘴乌鸦

大嘴乌鸦 Corvus macrorhynchos

分类

域: 真核域(Eukarya)

界: 动物界(Animalia)

门: 脊索动物门(Chordata)

纲: 鸟纲(Aves)

目: 雀形目(Passeriformes)

白腹蓝鹟与白腹蓝姬鹟有什么区别

科: 鸦科(Corvidae)

属: 鸦属(Corvus)

种: C. macrorhynchos

学名

Corvus macrorhynchos

(Wagler, 1827)

大嘴乌鸦又名老鸦、老鸹、通称乌鸦。

* 生态环境:大嘴乌鸦对生活环境甚不挑剔,无论山区平原均可见到,尤其近人,常见于田野、居民点附近,喜结群活动于城市、郊区等适宜的环境。近年来由于各大城市的热岛效应、垃圾围城等环境问题的影响,大嘴乌鸦在城市中极常见,以路旁、公园中的高大乔木为落脚点。

* 分布地域:大嘴乌鸦主要分布于亚洲东部地区,贝加尔湖以东的广泛地区、库页岛、日本列岛、印度支那半岛、菲律宾、印度尼西亚群岛、南亚次大陆均有本物种分布;中国全境可见本物种。

* 特征:在雀形目中,大嘴乌鸦是体形最大的几个物种之一,成年的大嘴乌鸦体长可达50厘米左右,这一长度甚至大过了许多猛禽。大嘴乌鸦雄雌同形同色,通体漆黑,无论是喙、虹膜还是双足均是饱满的黑色;但细看大嘴乌鸦的体羽并非漆黑一团,除头顶、后颈和颈侧之外的其他部分羽毛,多少都带有一些显蓝色、紫色和绿色的金属光泽,顺光或侧光观察本物种,能明显地看出这些精彩的金属光泽。与形态近似的同属鸟类小嘴乌鸦和秃鼻乌鸦相比较,本物种喙显得非常粗壮,额头特别突出,颇有人们所谓“奔头”的韵味,在栖止状态下,这一点是辨识本物种的重要依据。

三种乌鸦头形喙形比较

放大

三种乌鸦头形喙形比较

* 食物:大嘴乌鸦是杂食性鸟类,食性很杂,垃圾、腐尸、昆虫、植物种子、甚至青蛙蟾蜍都出现在它们的食谱中。

* 繁殖与保护:大嘴乌鸦的繁殖开始于每年的3月间,在南方地区可能更早,筑巢于高大乔木上,每年都要搭造新巢,有时新巢会搭建在旧巢之上,形成一巢落一巢的“楼房”;巢的主体结构以枯枝搭建,用黏土作为黏合剂,内垫柔软材料,在城市中筑巢的大嘴乌鸦有时也会选择废钢条作为巢材;每巢产卵3-5枚卵天蓝色,被褐色斑点,孵化期15天。

大嘴乌鸦未被列入保护,由于某些城市存在着严重的热岛效应、垃圾围城等环境问题,造就了非常适宜本物种繁殖的环境,且本物种智力水平极高,能很好地适应城市生活,据观察他们能够轻松学会打开密封垃圾袋的技术,还懂得利用马路上的滚滚车流来帮助他们打开坚硬的果壳,有的个体甚至能够看懂交通信号灯,高度的适应性和适宜的环境造成本物种的过度增长,在很多城市本物种和小嘴乌鸦一起构成了严重的城市乌鸦问题。

[编辑]

外部连接

大嘴乌鸦观测记录

取自"http://wikipediaa.cnblog.org/wiki/%E5%A4%A7%E5%98%B4%E4%B9%8C%E9%B8%A6"

页面分类: 含有生物分类框的条目 | 鸦科

鹏仔微信 15129739599 鹏仔QQ344225443 鹏仔前端 pjxi.com 共享博客 sharedbk.com

免责声明: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当前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内容摘自(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邮箱:344225443@qq.com)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

内容声明:本文中引用的各种信息及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图表及超链接等)均来源于该信息及资料的相关主体(包括但不限于公司、媒体、协会等机构)的官方网站或公开发表的信息。部分内容参考包括:(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参考使用,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本站为非盈利性质站点,本着为中国教育事业出一份力,发布内容不收取任何费用也不接任何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