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狗-知识改变命运!
--

怎么分辨蚕的公母

一语惊醒梦中人1年前 (2023-12-03)阅读数 17#综合百科
文章标签家蚕腹面

蚕的卵、幼虫(蚕宝宝)、蚕蛹、蚕蛾身体上一些特征,都可以用来鉴别雌雄性别。但是应用最广的是,识别老龄蚕宝宝、蚕蛹和蚕蛾的雌雄。

蚕是没公母之分的,只有变成蚕蛹后才能看出公母。公地细小些,母的粗大

蚕个大、粗,屁股圆的为母蚕,公蚕个稍小,屁股细尖。

蛹更好认公母,母大公小,古时配对交尾,一般是一配一,万一缺少公蛾,也要第二天再配另一母蛾,以保证坐仔(产仔)质量。为确保坐仔好,还要看公蛾动态,如翅膀无力扇动,爬动不勤,要丢掉,坐仔配对要用簸箕盖,一是要安静,二是背强光,仔坐在树皮上

识别蚕宝宝雌雄,最可靠的特征,是腹部第八、九节:雌蚕第八、九节腹面有四个透明小点;雄蚕第九节腹面中央,有一个透明小点。

问题一:蚕怎么分公母 蚁蚕第一次蜕皮前的时候辨认方法:

小而黑的是雄蚕,相对颜色浅而个大的是雌蚕。

怎么分辨蚕的公母

大蚕的辨认方法:

长大了都变成白色,看 *** ,尖的是雄性,圆的是雌性。

老龄蚕(幼虫)的辨认方法:

雌蚕第八九节腹面,有四个透明小点,雄蚕第九节腹面中央,有一个透明小点。

蛹的辨认方法:

雌蛹的腹部第八九节腹面中央,有一条直线,把第八九节从中分隔开来,而雄蛹的腹部第九节腹面中央,有一对小突起。

(成虫)蛾的辨认方法:

雌蛾的交配孔附近有一片黑色的骨板,而雄蛾的外生殖有成对的抱握器。

问题二:怎样看出蚕的公母呢? 我在参观中国科学院上海植物生理生态研究所时,发现很多研究人员都在解剖家蚕,小蚕宝宝非常可爱。我问这些研究人员是否可以在外形上区分家蚕的性别,但是了解到只能在蛹期和成虫期才能鉴定。那如果蚕农伯伯在蚕业生产上需要尽早知道所养的是雄蚕还是雌蚕,以便根据自己的需要来调节或选择,是否可在幼虫期鉴定性别呢?研究人员说可以尝试用先进的DNA标记技术来对家蚕幼虫的性别进行鉴定。

一、实验意义:

1、 家蚕是一种经济昆虫,与人类的关系密切。蚕丝是我国古代的一项发明,对人类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做出过重要的贡献。通过家蚕饲养,对家蚕的生活史有更深的理解,同时可更好地了解家蚕产生蚕丝的过程。

2、 地球上几乎所有的生物都以DNA (脱氧核糖核酸) 作为遗传物质,DNA 是生命活动的基础。通过本实验,可了解和掌握如何从生物组织中提取得到DNA。而从实验中所得到的家蚕DNA又可以在以后用于家蚕的遗传分析,研究家蚕产生蚕丝的质量调控机理,同时为家蚕的品种选育提供指导,以培育优良的家蚕品种。另外本实验是生物学实验的基础,所有家蚕分子生物学的实验都在此基础上展开。

3、家蚕早期性别的区分对蚕丝生产有着重要的意义。雄蚕由于体格强健,感染病原菌的可能性低,而且产出的丝比雌蚕多,同时雌蚕在制种时又有较多的需求,因此在蚕业生产上希望多饲养雄蚕。但通过外形来鉴定蚕宝宝的性别,只能在蛹和成虫期进行,本实验在幼虫期就可鉴定蚕宝宝的性别,解决了蚕农伯伯在蚕业生产上需要尽早知道所养的是雄蚕还是雌蚕这一难题,在蚕业生产上有重要的经济意义。除此之外,区分雌雄蚕的关键是在于来自父本和母本的遗传信息上存在差异,通过相关标记的开发,可以了解到生物遗传的基本规律。

二、实验目的:

1、掌握家蚕的饲养方法。

2、初步掌握家蚕DNA的提取方法和原理。

3、了解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核酸浓度、纯度的原理、意义和操作方法。

4、利用DNA标记技术鉴定蚕宝宝幼虫的性别。

三、实验原理:

1. 家蚕饲养:

家蚕属于完全变态昆虫,在一个世代中经过卵、幼虫、蛹和成虫四个形态完全不同的发育阶段。成虫交配后再产下下一代,完成整个生命周期。

2. DNA抽提

DNA是生物生命信息的基本内容,通过提取获得目标个体的DNA以便进行进一步的分析。在DNA提取中,所得到的DNA的纯度是衡量本实验是否成功的标志,期间要去除对DNA的纯度影响最大的杂质:蛋白质和RNA。其关键点为:1)用蛋白酶K酶解蛋白;2)用有机溶剂将蛋白质变性,再通过离心作用沉淀蛋白质;3)用RNA酶将RNA 酶解以避免抽提中RNA对DNA的影响

3. 性别区分

家蚕是真核细胞生物的一种。它们的遗传物质分别来自于父本和母本。母本的合子是ZaW,而父本的合子是ZbZb。雌性中Za与雄性Zb的差异会在后代中得以体现。如果是雌性后代,合子为ZbW,如果是雄性后代,合子为ZaZb, 反映在DNA条带上就是雌性为一条带,雄性为两条带。

四、实验材料:

1、 家蚕的卵(用于家蚕的饲养)。

2、 从饲养中获得的家蚕的五龄幼虫(用于DNA的提取和性别鉴定)。

五、实验步骤:

1、 家蚕的饲养:

家蚕以卵繁殖,约经10天左右孵化成幼虫。卵在孵化前2天左右颜色会变黑。刚孵化的幼虫,体呈褐色,形似蚂蚁,又叫蚁蚕。蚁蚕通过摄食迅速生长,体色逐渐变淡转呈青白色。幼虫生长到一定程度时需蜕去旧皮,生伐为较宽大的新皮再继续生长,这称为蜕皮。家蚕在蜕皮过程中,新皮形成时需要睡觉,称为眠。眠又是划分蚕龄的界限,蚁蚕摄食后称第1龄蚕,第一次眠后称第2龄蚕,依次类推,第四次眠后称第5龄蚕。每个龄期......>>

问题三:怎样分辨蚕的公母 蚕的卵、幼虫(蚕宝宝)、蚕蛹、蚕蛾身体上一些特征,都可以用来鉴别雌雄性别。但是应用最广的是,识别老龄蚕宝宝、蚕蛹和蚕蛾的雌雄。

识别蚕宝宝雌雄,最可靠的特征,是腹部第八、九节:雌蚕第八、九节腹面有四个透明小点;雄蚕第九节腹面中央,有一个透明小点。

识别雌雄蛹的特征,也是利用腹部第八、九节处的构造。雌蛹的腹部第八、九节腹面中央,有一条直线,把第八、九节从中恭隔开来;而雄蛹的腹部第九节腹面中央,有一对小突起。

至于雌雄蛾的分别,除掉鉴别触角、腹部大小等特征外,最可靠的是鉴别雌雄蛾的外生殖器,例如雌蛾的交配孔附近有一片黑色骨板,雄蛾有成对的抱握器等。

蚕上蔟后经4天左右化蛹,蚕蛹蛹体呈纺线形,分头、胸、腹三个体段,头部很小,在其腹面长有一对复眼和一对触角;胸部有3个体节和3对胸足、2对翅;腹部有9个体节,在第8腹节腹面正中有“x”形的线纹,第9腹节腹面正中有一个褐色小点,分别为蛹期雌雄性别的体表特征,蚕种繁育上往往以此为依据在蛹期鉴别区分雌雄。蚕刚化蛹时,蛹色淡黄,蛹体嫩软,随蛹龄推进逐步变为**、黄褐色和褐色、蛹皮也渐趋硬化。蛹期经过约12一15天,待蛹体再度受柔,蛹皮适度起皱呈土褐色,则已接近发蛾。蚕蛹富含营养,可作食品或饲料,也可提炼蛹油和蛹蛋白作化工或医药原料

问题四:如何分辩蚕的公母 桑蚕是有雌雄的,不过要到4-5龄大蚕的时候才能分的出雌雄,雌蚕在蚕的尾部第八和第九腹节腹面,左右对称地各有一对乳白色的小圆点(共四点),分别称生殖前盘和生殖后盘,雄蚕则在第八和第九腹节的腹面交界处中央显有一个椭圆形的小点,称小囊体。

问题五:蚕怎么分公母? 是桑蚕吗?

教你你个方法,先喂一段时间,等它结茧,茧子黄的就是母的,白的就是公的

还有个方法:雌蚕在蚕的尾部第八和第九腹节腹面,左右对称地各有一对乳白色的小圆点(共四点),分别称生殖前盘和生殖后盘,雄蚕则在第八和第九腹节的腹面交界处中央显有一个椭圆形的小点,称小囊体。

鹏仔微信 15129739599 鹏仔QQ344225443 鹏仔前端 pjxi.com 共享博客 sharedbk.com

免责声明: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当前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内容摘自(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邮箱:344225443@qq.com)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

内容声明:本文中引用的各种信息及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图表及超链接等)均来源于该信息及资料的相关主体(包括但不限于公司、媒体、协会等机构)的官方网站或公开发表的信息。部分内容参考包括:(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参考使用,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本站为非盈利性质站点,本着为中国教育事业出一份力,发布内容不收取任何费用也不接任何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