靶向药单靶和双靶的区别
疗效差异、副作用风险、研发难度不同、作用机制不同。
1、作用机制不同:单靶药物主要针对一种特定的分子或信号通路进行干预,而双靶药物则同时针对两种不同的分子或信号通路进行干预。
2、疗效差异:由于单靶药物只能针对一种分子或信号通路进行干预,因此其疗效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如肿瘤细胞的异质性、耐药性等。相比之下,双靶药物可以同时针对两种不同的分子或信号通路进行干预,从而提高治疗效果。
3、副作用风险:由于双靶药物同时作用于多个分子或信号通路,因此其副作用风险会增加。例如,一些双靶药物会导致免疫系统过度激活,引发自身免疫性疾病等问题。
4、研发难度不同:由于单靶药物只需要针对一种分子或信号通路进行研究,因此其研发难度相对较低。相比之下,双靶药物需要同时针对两种不同的分子或信号通路进行研究,因此其研发难度相对较高。
靶向药物是什么?
肝癌治疗靶向药物国外进口和国产的有何区别,中西医优势互补治疗肝癌的结合点诊断层面的优势互补,与西医相比,辨证论治是中医学的优势,通过辨证了解疾病的发展进程,分析病因病机,但是同时也存在不足,是对疾病的客观诊断不够清晰。西医可以通过现代化仪器设备进行试验检查,从而详化和补充中医诊断不足。
说到靶向治疗,相对于传统的治疗都属于药物治疗。传统药物治疗,这些药物都叫细胞毒药物,细胞毒药物用俗话讲对所有的细胞通吃,不管好细胞、坏细胞都吃。
一个病人有急性白血病,当发病的时候,体内以坏的细胞为主,所以细胞毒的药物下去,打下去都是坏细胞。白血病的细胞和正常的细胞还是不同的,这个时候叫增殖动力学不同,细胞毒药物虽然是不分敌我都去杀的,但实际上往往对白血病细胞的杀伤更强一些。
靶向治疗和传统治疗不同在于它是针对不同的点。现在做研究,比如慢性髓性白血病,现在对它了解很多了,这个病与染色体的易位融合有关。是因为9号染色体和22号染色体断了,9号断的一部分接在了22号染色体上,22号那部分接到9号上面了,这样产生费城染色体,两个染色体片断结合以后,形成一个融合的基因,这两个基因本来都存在,一个在9号上,一个在22号上,各吃各的,现在9号和22号片断结合起来以后,这两个基因结合在一块,这个叫融合基因。有了融合基因,所有的基因都可以编码一些蛋白,而所有的蛋白都有功能,这个融合基因编码了融合蛋白,这个蛋白在体内存在,发出很多指令,有一个指令是让细胞增殖。融合蛋白使酪氨酸激酶增高了,不断发出指令,细胞不断地增殖,慢性髓性白血病中白细胞计数比例高的,至少比正常值高一两万,还有些病人高出十万、二十万,甚至更高,就因为BCR-ABL蛋白(断裂点簇集区BCR-癌基因ABL酪氨酸激酶蛋白)有这样的功能,让细胞增殖,而细胞增殖以后又不凋亡,又增殖很多,不凋亡的细胞和新增殖的细胞越来越多。一做血象的时候细胞很多,都是白细胞。第二脾脏很大,因为细胞在脾脏驻留,脾脏越来越大。
现在搞清楚整个发病机制的关键点在融合基因,融合基因编码在蛋白上。现在根据这些特点在计算机上设计药物,这个药物叫格列卫,格列卫作用融合基因,使BCR-ABL蛋白得不到磷酸,不能活化,就发不出指令,细胞的增殖态势得到抑制。这就是针对关键点的靶向治疗,用军事上的术语来讲就是精确制导,这是全世界肿瘤治疗的热点和亮点。
相关链接:多靶点治疗、单靶点治疗在白血病中的应用
鹏仔微信 15129739599 鹏仔QQ344225443 鹏仔前端 pjxi.com 共享博客 sharedbk.com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