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青花瓷盘如何看真假
首先元青花可以分为三个时期: 1.青花加彩期 2.青花青白釉时期 3.至正型青花时期(成熟)
下面说重点的:你所指的应该是至正型的元青花(至正型也是典型的元青花)
首先鉴定要从多个方面来考证,不能只看单一的一个方面。
造型:高足杯、玉壶春瓶、罐、梅瓶和大盘五种器形是至正型元青花的常见器形
胎质:在露胎处可见火石红 并且有些器物会有轮旋的旋纹痕迹,且有乳突
纹饰:★元青花独有纹饰 ①仰覆莲瓣纹分开绘画 不借边 (且边框勾线后填色)
②蕉叶纹中茎满色
③莲花叶为葫芦形
④牡丹叶肥大规整
⑤云纹为蝌蚪形
⑥竹尖叶向上
⑦梅的枝干上见刺状小枝
青花用料:官窑器用料为苏麻离青,该青料因含铁量高,所以可见铁锈斑。
款识:元青花无款,且底部多为糙底(不上釉)
就先说这么多了,说再多现在也只是纸上谈兵。这位朋友是刚入门的吧,建议不要考虑元青花了,因为“元青花”实在是烂大街了。刚入门的话,还是从明清的民窑瓷器入手吧,从小玩到大,没有人是一入门就玩元青花的。
乾隆款 青花白地瓷花盆
乾隆官窑青花瓷既与清幽的康熙青花有别,又与淡雅的雍正青花不同,它是以纹饰繁密、染画工整、造型新奇取胜。
民窑青花种类丰富,色彩亮丽,画面多样,造型新奇,精瓷与粗瓷的差别很大。
乾隆 青花几何纹壮罐
传统的白地青花外,乾隆朝的青花还是派生出许多新品种,把原有的传统工艺提高到一个崭新的阶段。
如青花红彩、青花加紫、青花胭脂彩、青花油红、青花斗彩、青花粉彩加金、青花描金、青花釉里红、黄地青花、哥釉青花、天蓝地青花、冬青釉青花、豆青地青花、哥釉青花加紫、冬青釉青花加紫、米色釉青花、蓝地青花加紫、蓝地白花、洒蓝地开光青花、仿木纹青花等。
其中青花红彩、青花加紫、青花釉里红这三个品种较多。
乾隆 黄地青花花果盘
清乾隆一朝六十年,是清代封建社会发展的鼎盛时期,瓷器生产取得了空前的繁荣,青花瓷也达到了登峰造极的程度。
此时,景德镇御窑厂规模庞大,在督陶官的管理下,每年烧造各种瓷器都在数十万以上,烧出的瓷器无论是工艺技巧还是装饰艺术都已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
清乾隆 青花八仙过海图葫芦瓶
高57.5cm,口径15.5cm,足径21cm
瓶呈葫芦形,撇口,短直颈,圈足外撇。内施白釉,外壁青花装饰。
颈部对称置夔凤耳,绘如意云纹、璎珞纹、蕉叶纹、回纹。上腹绘画吉祥云蝠纹,下腹绘主题纹样“八仙过海”。
八仙身披彩霞、足踏祥云漫步海面。瓶足边绘锦地四蝠纹。圈足内施白釉。外底署青花篆书“大清乾隆年制” 三行六字款。
因“葫芦”与“福禄”音近,故葫芦瓶寓意“福禄”,具有“祝福”的含意。葫芦瓶是明、清时期瓷器中比较多见的造型。此器配有八仙图案,寓意“八仙祝福”。
璎珞
由宝石、珍珠和贵重金属串联起来的环状物,古代南亚次大陆有地位的人们与我国古代贵族常佩带。在佛教造像里菩萨身上多披挂璎珞。
清乾隆 仿宣德青花松竹梅纹盘
高4cm,口径18cm,足径12.2cm
盘敞口,浅弧壁,圈足。通体以青花为饰。里外口沿下均绘双线。盘心青花双圈内绘松、竹、梅及山石图,周围衬以灵芝、小草。
盘外壁绘庭院人物,一仕女坐于庭院中,二小童在院内嬉戏玩耍,有洞石、盆景、栏杆、椿树等相衬。底书青花“大清乾隆年制”三行六字篆书款。
清乾隆时期,随着仿古风尚的兴起,景德镇御窑厂烧制了一大批仿明宣德时期的青花松竹梅纹盘,它们的形制、大小、纹饰布局与原器完全一样,有的写款识,有的不写款识。款识有两种,一种书“大明宣德年制”款,另一种书“大清乾隆年制”本朝款。
清乾隆 青花八宝纹双耳宝月瓶
高34.5cm,口径5.8cm,足径8.5×12.5cm
瓶直口,细颈,颈肩相交处饰对称的如意形双耳,扁圆腹,腹两面中心凸起,椭圆形圈足。
瓶圆若满月,故称“宝月瓶”或“抱月瓶”。通体以青花为饰,口沿绘回纹,颈部纹饰分两层,上部绘上仰的如意云纹,下部绘缠枝花纹。腹心凸起处绘宝相花,外以回纹、莲瓣纹环绕,中心绘八瓣宽体莲瓣形开光,开光内分别绘八宝纹,腹体两侧各绘缠枝花四朵。足墙绘缠枝灵芝纹。足底施白釉,内书青花“大清乾隆年制”三行六字篆书款。
此瓶造型秀美,胎体洁白,青花色泽艳丽,色重处可见细密的斑痕,为人工点染所致,以摹仿明永乐、宣德青花浓重晕散的效果。
清乾隆 仿永乐青花阿拉伯文盘座
高17cm,口径17.1cm,足径16.5cm
器呈圆筒状,中空,无底,上下口均出宽沿,直壁,腹中部有一凸棱。
通体满饰青花,上下口沿均绘蕉叶纹,器身三层纹饰,上、下均绘缠枝花纹,其上书阿拉伯文,器身中部以凸棱为界,对称饰仰覆莲瓣纹。
此器俗称无挡尊,早在明永乐、宣德时期的景德镇官窑就有烧造,它源自于西亚铜器,是中外商品、文化交流的产物。
清代康熙、雍正、乾隆三朝均仿烧这种盘座,以乾隆朝的仿制品最为精致。尊内放置一花形铜胆,可用于插花,为宫中陈设器。
清乾隆 青花釉里红云龙纹天球瓶
高47cm,口径10.7cm,足径15.5cm
瓶直口,长颈,腹浑圆似球,圈足。内施白釉,外壁以青花、釉里红绘云龙出海。外底署青花篆书“大清雍正年制”三行六字款。
天球瓶是明永乐、宣德时期景德镇窑的创新器形。多以青花装饰。清代雍正、乾隆时期又烧造青花釉里红、斗彩、粉彩等品种。
此瓶造型稳重端庄,是乾隆时期官窑瓷器中比较常见的器形。图案画法借鉴了清代顺治时期经常使用的“龙身在云中三现”的表现形式,龙身只露出三段,其它部分被浮云遮掩,故称“一身三现”,确有“云从龙”之感。此种斑片云纹,顺治时最为流行。康熙时亦常用,到乾隆时期画面更加写实。
清乾隆 青花莲花托八宝纹贯耳瓶
高60cm,口径13.5cm,足径18.9cm
瓶直口,粗长颈,颈两侧饰贴对称贯耳,折肩,肩以下渐收,圈足。
口沿绘海水和如意纹,双耳各绘莲花一朵,颈中部绘卷叶纹,颈下部绘蕉叶、卷草纹,肩部绘卷叶及海水纹,腹部主题图案绘如意纹及莲托八宝纹,近底处绘变形莲瓣纹。
足内有青花篆书“大清乾隆年制”六字款。
此瓶造型高大古朴,青花发色艳丽,纹饰画法、图案布局均为典型的乾隆青花风格,是宫廷陈设瓷器。
清乾隆 青花梅雀纹橄榄瓶
高36.3cm,口径12cm,足径13.5cm
瓶口微撇,溜肩,鼓腹,腹下收敛,圈足。此瓶形体庄重大方,线条优美流畅,因外观略似橄榄状,故名“橄榄瓶”。
器内外及底部施青白釉,釉面肥厚,白中闪青。外壁绘青花月影梅雀竹石图,画中明月高悬,山石旁翠竹簇簇,绿草茵茵,梅树枝繁叶茂,梅花妩媚清丽,几只雀鸟栖息在梅树枝头。瓶底有青花篆书“大清乾隆年制”横行六字款。
此瓶浓艳的青花与洁白的釉色形成了强烈的对比,画面构图饱满,青花色泽浓淡相间,纹饰生动自然,如同一幅精美的花鸟画,为乾隆青花瓷器中的精品。
鹏仔微信 15129739599 鹏仔QQ344225443 鹏仔前端 pjxi.com 共享博客 sharedbk.com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