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的气候
甘肃各地气候类型多样,从南向北包括了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温带大陆性(干旱)气候和高原高寒气候等四大气候类型。年平均气温0—15℃,大部分地区气候干燥,干旱、半干旱区占总面积的75%。
主要气象灾害有干旱、暴雨洪涝、冰雹、大风、沙尘暴和霜冻等。全省各地年降水量在36.6—734.9毫米,大致从东南向西北递减,乌鞘岭以西降水明显减少,陇南山区和祁连山东段降水偏多。
受季风影响,降水多集中在6-8月份,占全年降水量的50%—70%。全省无霜期各地差异较大,陇南河谷地带一般在280天左右,甘南高原最短,只有140天。海拔多数地方在1500米到3000米之间,年降雨量约300毫米(40—800毫米之间)。
扩展资料:
甘肃位于祖国地理中心,介于北纬32°11′—42°57′,东经92°13′—108°46′,地貌复杂多样,山地、高原、平川、河谷、沙漠、戈壁,类型齐全,交错分布,地势自西南向东北倾斜。地形呈狭长状,东西长1655公里,南北宽530公里,复杂的地貌形态,大致可分为各具特色的六大地形区域。
陇南山地:这里重峦叠嶂,山高谷深,植被丰厚,到处清流不息。这一区域大致包括渭水以南、临潭、迭部一线以东的山区,为秦岭的西延部分。
陇中黄土高原:位于甘肃省中部和东部,东起甘陕省界,西至乌鞘岭畔。这里曾经孕育了华夏民族的祖先,建立过炎黄子孙的家园,亿万年地壳变迁和历代战乱,灾害侵蚀,使它支离破碎,尤以定西中部地区成了祖国最贫瘠的地方之一,但蕴含着无尽的宝藏,有丰富的石油、煤炭资源。
甘南高原:它是“世界屋脊”—青藏高原东部边缘一隅,地势高耸,平均海拔超过3000米,是个典型的高原区。这里草滩宽广,水草丰美,牛肥马壮,是甘肃省主要畜牧业基地之一。
河西走廊:斜卧于祁连山以北,北山以南,东起乌鞘岭,西迄甘新交界,是块自东向西、由南而北倾斜的狭长地带。海拔在1000—1500米之间。长约1000余公里,宽由几公里到百余公里不等。这里地势平坦,机耕条件好,光热充足,水资源丰富,是著名的戈壁绿洲,有着发展农业的广阔前景,是甘肃主要的商品粮基地。
祁连山地:在河西走廊以南,长达1000多公里,大部分海拔在3500米以上,终年积雪,冰川逶迤,是河西走廊的天然固体水库,荒漠、草场、森林、冰雪等植被垂直分布明显。
河西走廊以北地带:这块东西长1000多公里,海拔在1000—3600米的地带,习惯称之为北山山地,这里靠近腾格里沙漠和巴丹吉林沙漠,风高沙大,山岩裸露,荒漠连片,具有“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塞外风光。
甘肃是什么气候类型
河南是暖温带和亚热带季风气候。
气候特点是:冬季寒冷少雨雪,春短干旱多风沙,夏天炎热多雨,秋季晴朗日照长。由于河南地跨暖温带和北亚热带两大自然单元的中国东部季风区内,具有明显的过度性特征。南北各地气候显著不同,山地和平原气候也有显著差异。全年四季分明。
河南简介
东接安徽、山东,北接河北、山西,西连陕西,南临湖北,总面积16.7万平方千米。河南素有“九州腹地、十省通衢”之称,是全国重要的综合交通枢纽和人流物流信息流中心。下辖17个地级市,1个省直辖县级市,21个县级市,82个县,54个市辖区。截至2022年5月底,河南省常住人口9884万人。
河南旅游景点介绍
1、洛阳龙门石窟:
龙门石窟,中国四大石窟之一,开凿于北魏,后陆续建造四百余年,经历东魏-西魏-北齐-隋-唐五代,三分之二的佛龛,是武则天时期建造的,长达一公里的悬崖峭壁上凝结了古人的智慧与文化,现为世界文化遗产。
2、焦作云台山:
云台山,是一处以太行山岳雄伟峡谷景观,与瑰丽水景为主要特色精品景区,主要有红石峡-潭瀑峡-泉瀑峡-茱萸峰-猕猴谷-百家岩等著名景点,其中,景区内的红石峡,有盆景峡谷的美誉,是整个云台山景区的精华所在。
3、洛阳老君山:
老君山,是秦岭余脉八百里伏牛山的主峰,海拔2297米,因道教始祖老子归隐修炼于此而得名,自古被尊为天下名山,这里号称洛阳的避暑山庄,为栾川八大景观之首,也是最近较为网红的景点。
甘肃的气候类型:甘肃各地气候类型多样,从南到北包括了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温带大陆性(干旱)气候和高原高寒气候等四大气候类型。甘肃省气候干燥,气温日较差大,光照充足,太阳辐射强。年平均气温在0~14℃之间,由东南向西北降低;河西走廊年平均气温为4~9℃,祁连山区0~6℃,陇中和陇东分别为5~9℃和7~10℃,甘南1~7℃,陇南9~15℃。年均降水量300毫米左右,降水各地差异很大,在42~760毫米之间,自东南向西北减少,降水各季分配不匀,主要集中在6~9月。
甘肃省简称“甘”或“陇”,地处我国腹部地带,经济资源比较丰富,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它东接陕西,南靠四川,西连青海、新疆,北与宁夏,内蒙和蒙古人民共和国接壤。
丝绸之路三千里,华夏文明八千年。在这片土地上,有耸立云端的皑皑雪峰,透明玉彻的冰川,一望无垠的草原,莽莽漠漠的戈壁瀚海,郁郁葱葱的原始森林,神奇碧绿的湖泊佳泉,江南风韵的自然风光,也有西北特有的名花瑞果。各种截然不同的自然风光、文化、历史、民族、宗教吸引着国内外华夏子孙留连忘返。
主要粮食作物
本省主要粮食作物有小麦、玉米、糜谷、水稻、豆类、青稞、马铃薯等20多种,盛产该桃、杏仁、大板瓜籽、黑白木耳、蘑菇、蜂蜜、花椒、小茴香等多种土特产品。蔬菜有萝卜、白菜、油菜、茄子、辣椒、韭苹、芹菜、包心菜、菜花、洋葱、芫荽、小茴香等。河西发菜,陇东黄花菜、蕨菜,甘谷辣椒,民乐大蒜,兰州白兰瓜、百合、玫瑰油,天水的花牛苹果,敦煌和临夏的杏子,宁县和临泽的红枣,在国内外都享有盛名。
牲畜和家禽品种齐全,农业区和半农半牧区以牛、马、骆驼、驴、骡、猪、鸡等为主;牧业区以绵羊、山羊为主。牛羊肉自给有余。瘦肉型蕨麻猪尤其著名。水产品极为匮乏。
历史
甘肃建省约有700多年的历史,总面积42.59万平方千米。县的建制早于省的,从春秋时开始萌芽算起,迄今己达2200余年。北宋初期西夏统治河西时设有甘肃军司,这是最早出现的甘肃之名。元代建立大一统帝国后,创立行省制度,元世祖至元十八年设甘肃行中书省,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出现甘肃省的行政区划。
鹏仔微信 15129739599 鹏仔QQ344225443 鹏仔前端 pjxi.com 共享博客 sharedbk.com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