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行宇宙怎么被证实的?
?平行宇宙需经由虫洞被证实,虫洞的研究是未来科学努力的目标之一
?平行宇宙-内部结构模型图解1
? 平行宇宙-内部结构模型图解2
图中+-号代表不可分割的最小正负弦信息单位-弦比特(string bit)
(名物理学家约翰.惠勒John Wheeler曾有句名言:万物源于比特 It from bit
量子信息研究兴盛后,此概念升华为,万物源于量子比特)
注:位元即比特
平行宇宙和现实世界的联系和区别是什么啊?
自由中子有百分之一的可能性穿越到镜像宇宙?科学界不拒绝哪怕最离奇的猜想,但要通过检验之后才能成为科学理论。实际上,科学家们也不抱乐观态度。
**《降临》剧照
文 |孙正凡
在科幻小说和影视文化里,网友们有一句吐槽非常生动形象:逻辑不通,平行时空;编不下去,量子战衣。就像灭霸打一个响指就能毁灭世界,重新loading进程一样,平行时空、量子不确定性,这些令人难以捉摸的科幻设定,让科幻故事主角拥有了“超能力”。
可是你知道吗?平时严谨到一丝不苟的科学家们,被科学难题逼到百般无奈之时,也会祭出“平行时空”这样不那么靠谱的设定,希望能解释在前沿科学里困扰科学家们数十年的不解之谜。
近日,据《新科学家》杂志(New Scientist)报道,田纳西州橡树岭国家实验室(橡树岭是人类 历史 上第一枚原子弹的诞生之地)的物理学家利娅?布鲁萨尔(Leah Broussard)和她的团队,试图在实验室里检测镜像平行宇宙是否存在,来解决在中子衰变研究领域已经存在了40年的一个难题。
用科幻设定来解决科学问题,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儿呢?
什么是镜像平行宇宙
其实,所谓科幻设定,本来就是用来进行科学发现。比如镜像平行宇宙,实际上涉及两个基础量子物理学概念,宇称(镜像对称),以及概率解释延伸出来的“平行时空”。
在我们生活里,可以看到很多简单镜像,也就是左右对称的图形。经典物理学领域,左右方向也是完全一致的,镜子里的世界跟镜子外的世界都可以完美地存在。但在量子力学领域里,这种对称性被杨振宁和李政道发现的“宇称不守恒”打破了,从而揭开了当时著名的“θ-τ之谜”,即在弱作 用力 (四种基础作 用力 之一)参与的核反应过程中,宇称是不守恒的。
不仅如此,杨、李还设计出了实验来证明这种不守恒导致的效应,华人科学家吴健雄女士很快做出了其中一个实验,从而证明杨、李的理论是对的,推翻了长期以来默认的“宇称守恒”,震惊了物理学界。——在量子力学里,镜子里面的世界,跟镜子外面的世界,竟然是不一样的。
所以,杨振宁和李政道在1956年10月发表了论文,吴健雄随后给了实验验证, 诺贝尔 奖委员会立刻在1957年把 诺贝尔 奖颁给了当时只有35岁的杨振宁和31岁的李政道。
至于平行宇宙,科幻迷已经很熟悉了。在量子的概率波解释里,关在箱子里那只可怜的“薛定谔的猫”,在被观测之前,既是死的,也是活的,是两种状态的叠加态。在被观测之后,把它理解变成只有一种状态,要么是死的,要么是活的。
那么,另一种状态哪里去了?有一种解释认为,另一种状态依然存在,是我们的宇宙发生了分裂,在平行时空里,那只猫变成了另一种状态。量子世界的这种变化和解释,跟我们生活经验、经典物理是完全不一致的。可量子世界的规律恰恰如此,对于这种“平行宇宙”解释,同意者无法证实,反对者也无法证伪。那就……随他去吧。看看,我们熟悉的科幻假定,竟然来自科学家最初的异想天开。
**《星际穿越》剧照
中子衰变难题40年,逼出了“镜像平行宇宙实验”
报道中的主角利娅?布鲁萨尔(Leah Broussard)在著名的橡树岭国家实验室研究中子物理。中子,就是几乎所有原子核里都存在的那种不带电的粒子。它有一种奇特的性质,在原子核里它性质很稳定,可以长期存在,虽然有时候也不老实,会发生衰变,从中子变成质子,顺便扔出来一个电子和一个中微子(让杨、李替华人拿到第一个 诺贝尔 奖的,就是这样一种核衰变)。
可如果中子一旦获得了自由,它们立即进入衰老期,发生衰变,每过大约15分钟就会损失一半(这个时间叫做“半衰期”)。
问题就出在对自由中子“大约15分钟”的精确测量里。中子物理学家们有两种方法来测量它,一种方法是将它们隔离在一个“瓶子陷阱”中,让它安静地待着,自由衰变,过一定时间后在数一数剩余的数量;另一种方法是从核反应堆里取出一束奔跑的中子,在奔跑路线上设卡计数,数中子衰变之后产生的质子数。可这两种方式得到的半衰期结果总是大同小异——前者为14分39秒,后者为14分48秒。也就是说,大约900秒的时间,两个结果差了9秒钟。
无论是原子弹诞生地的科学家,还是其他国家的科学家们,无数次重复这两类实验,差异总是存在——不是哪个科学家粗心弄错了,或者是实验仪器的问题。40年来,中子物理学家们绞尽脑汁想弄清楚,究竟是哪里出了问题导致这种结果不一致——无论是牛顿还是爱因斯坦都向我们拍着胸脯保证过,无论是安静的、还是奔跑的粒子,它们的规律应该是一样的啊。
就像在科幻故事里那样,面对在我们这个世界,按照严谨的科学逻辑打死都无法圆上的“情节”,橡树岭国家实验室的利娅?布鲁萨尔和同事们被迫祭出了科幻作家常用的法宝:平行时空,而且是镜像的。
这个解释就是,可能真的存在镜像平行宇宙,在奔跑的中子束里有1%的中子,拥有穿越到镜像平行宇宙的能力,它们也发生了衰变,只是不是在我们这个宇宙发生的,那些衰变出来的质子就丢了,观测结果就“显得”半衰期长了一些。(这个猜想,是在2012年一篇论文里提到的。)
实验尚未展开,结果并不乐观
怎么证明“中子穿越到了镜像平行宇宙”呢?布鲁萨尔的实验设计看起来有些“异想天开”:她设想的是让中子重新穿越回来。为此,要设置一堵厚墙,这堵墙是我们这个宇宙里的中子无论如何无法穿透的。
可按照“镜像平行宇宙”假设,那一束奔跑的中子束里,有些中子无须陷在墙里,在其他中子迎头撞墙,陷落在墙里的时候,它们到另一个宇宙去逛了一圈,相当于绕过了墙,然后穿越回来,出现在了墙后面。
所以,科学家们的想法是在墙后面设置探测装置,抓住这些利用镜像平行宇宙成功**的“狡猾”中子。这样一来,两种测量中子半衰期的实验就可以获得一致结果了。
不过目前来说,做出任何评价都还为时过早。因为这个实验设想虽然完成了,何时开展还需要等待另一个前期实验的结果分析。而主持那个实验、还在分析数据的科学家说:“尽管得到任何成果的可能性都很小,但这是一次简单且并不昂贵的实验,如果一场物理学革命中可能会产生好的结果,那么我们必须尝试。”
听听,取得成功的“可能性很小”,那么为什么还要做这些实验呢?因为“简单且并不昂贵”。也就是说,因为中子物理学家们对这个问题已经 探索 了40年,结果绝望地发现,其似乎在我们这个宇宙里根本找不到答案,所以,那些带有科幻色彩的想法就进入了科学家们的视野。又因为成本实在便宜,这样脑洞大开的设想才可能被付诸实施。
也就是说,它可能是一次改变科学进程的伟大实验,但概率实在太小,更可能是若干年后我们开科学家们的玩笑才会想起来的趣闻而已。
如何理解科学家检验“科幻设定”
爱因斯坦在他的科普著作《物理学的进化》里,曾把科学研究比作一个侦探在破案。但是,跟一般侦探小说不一样的是,科学家们不可能先翻到结尾去看最后答案。在破案过程当中,没有任何人能够事先知道最终答案是什么,什么时候才会出现。甚至更为尴尬的是,像霍金这样的科学家还认为,我们未必能够有最终答案。
然而,在一个所有人都束手无策的科学难题上,科学家们不会拒绝任何的可能性,哪怕是“镜像平行时空”这样连设计者都未必真正相信的解释。但是,科学家们也不会停留在科幻设想上,要想承认或者否定(证实或者证伪),就必须寻找能够说明问题的实验证据。
实际上,这个事也可以帮我们理解,科学里面的理论解释和实验验证之间的关系。在现代科学里,科学实验是为了检验(证实或者证伪)某种科学理论猜想。也就是说,任何科学实验在执行之前,都必须要有足够的依据说明,它才是有价值的。像这样的镜像平行时空的假设,从理论上而言,是并不太靠谱的,但是这个实验设计有一个好处,就是他的成本非常低,技术都是现成的,所以这个实验才得以顺利地进入到实施阶段。
另一个启发是,科学实验设计的结论必须是开放的,任何一位科学家都必须要接受科学实验所给出来的任何可能的结果:证实或者证伪。如果这个实验在“不可能穿透的墙”后面真的探测到了中子信号,那么,想必物理学家们会大吃一惊,会有更多的同类实验进行检验,也会有大批理论学者们对平行时空假设进行热烈的探讨,掀起一场物理学新革命。
当然还有一种可能性,也就是连设计者都认为的,就是这个实验并没有探测到任何中子信号。也就是说,至少这个实验会降低“镜像平行时空”这个假设存在的可能性——以后的科幻作家用起这个概念也会更谨慎吧?
当然,这种双重可能性恰恰是科学实验最具有魅力的地方。对于很多世界著名的大科学装置——比如,欧洲核子中心的大型强子对撞机,一些科学评论写道,如果它能够按照理论预期,做出一些科学发现,我们可以欢呼,这是现代物理学的伟大胜利。
但是,科学家们内心深处,可能更期待它们给出不一样的结果。这会让科学家们更为兴奋,因为这意味着实验指出了现在的科学物理模型存在的问题和缺陷,迫使物理学家们超越它,在更深层次上对现代物理进行革命。
但是,未来的答案究竟在什么方向?连最前沿的物理学家们也并不知道,所以人人欢迎哪怕是最神奇的想法。当然“谁主张谁举证”,提出想法的人必须像这位科学家一样,提出最好比较成本比较低的检验方案。我们也必须承认,最终答案在哪里,我们依然不知道。也可能在多少年之后,人们回过头来看 历史 ,发现即便是现在科学家们最狂野的想象,也显得过于保守了。
□孙正凡(天体物理学博士)
新京报·新声代第一届中学生写作创造营启动!
写作即创造。那写作何为?是为了“用文字腌制时间,煮字疗饥”,还是“坐在浴缸里横渡大西洋”?我们认为,写作是一场与自己的对话。而年轻世代的所思、所见与所写,尤其值得被看见。
大赛将分三轮,最终选出 30 名创造营的学员,获得最后的夏令营资格。划重点!这是一次公益性活动,全程不收取任何报名费与评审费,学员参加夏令营的食宿全包!
夏令营期间,我们将开设专业的写作训练班,由 熊培云、蒋方舟、杨庆祥 等大咖亲自授课;写作夏令营期间,学员作品还将有机会刊登在新京报各大内容平台,包括新京报报纸、 APP 、 公号 ,并实现全平台分发,让你的作品得到百万、千万加的曝光。一块送上的,还有荣誉证书、神秘礼包。
① 我觉得平行宇宙就是我们的精神世界 平行宇宙就好像是我们的意识 我们的灵魂。
现实世界中存在的就是真实的自己 另外一个平行宇宙就是我们的大脑我们的精神世界是我们的思想意识 平行宇宙中的世界和现实世界完全是一模一样的 现实世界所发生的事在平行宇宙也同一时间同样在发生着 平行宇宙和现实世界是有关联的!
他和我们现实的活动是一模一样连在一起的 也就是说我们的大脑支配着我们的身体 我们想到什么就会去做什么 大脑传输信号给身体 当身体接收到信号就会去完成意识的任务 也就是我们现实生活中所发生的事情 平行宇宙就是我们的精神世界 第一个宇宙就是我们的现实世界 第二个宇宙就是我们的精神世界 平行时空和现实世界是一模一样的 平行宇宙和现实世界是关连在一起的 他们相互独立 相互生存! 现实世界所发生的事情和平行宇宙所发生的事情完全是一模一样的 平行宇宙就相当于是我们的灵魂 是我们的影子 是我们的意识 他知道并掌控着我们现实世界所发生的一切 当然我们现实世界也知道并且掌控着平行宇宙所发生的一切 就像我们现在在想着一个问题在做着什么事情 这个问题是我们的精神世界所产生的 就是平行宇宙里面发生的事情 然而这个问题也同样在我们的现实世界中所发生着完全一模一样的事情!
现实生活中不管我们做什么都先会在大脑里面思考一遍或者很多次然后再动手去做 然而我们所做的事完全和在大脑里面所想的是一模一样 也就是说不管我们当下在做什么 同一时间另外一个平行宇宙里面我们的精神世界也同样发生着和我们现实世界里面一模一样的事情 不管是平行空间里面所发生的事情和时间都和我们现实生活中的一模一样 谁也无法改变另外一个世界。 或许这就是平行宇宙和现实世界把!
② 平行宇宙和现实世界里面能共同存在两个完全一样的人吗?
我觉得一个世界共同存在两个一模一样的物体是可能的 只要现实世界中的意识物体和平行宇宙中的意识物体互相融合就相当于把两个宇宙重合在一起那就有可能在同一时空出现两个一模一样的物体 就是把我们的精神世界平行宇宙和我们的现实世界我们当下的自己灵魂和肉体完全相互融合那就有可能在同一时空出现两个一样的人。这样不管是在平行宇宙还是在现实世界都能存在两个完全一模一样的物体。
③ 有多少个平行宇宙
平行宇宙有多少个至今是还没有结果的 或许只有1个平行宇宙 或许有3个 7个 10个 或者有更多的平行宇宙 至于到底有多少个平行宇宙我相信总有一天会有结论的。
④怎么去到平行宇宙与现实世界?
我们当下就是生活在现实世界 然而平行宇宙操控着我们 我们也操控着平行宇宙 要想到达平行宇宙你必须先能随心所欲的控制着自己的灵魂和思想 能随便的转换灵魂和肉体的控制权 只有你真正的成为了肉体的主人 你才能改变自己的精神世界改变平行宇宙中所发生的事 你才能成功的往返与平行宇宙与现实世界。
结束语:这只是本人的一些所想假说而已 纯属娱乐。 并没有故意传播谣言 所以这个只是本人随便说说而已 没有科学认证并不是真的! 希望请大家不要当真! 谢谢。
鹏仔微信 15129739599 鹏仔QQ344225443 鹏仔前端 pjxi.com 共享博客 sharedbk.com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