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属高校和省属高校有什么区别
部属高校相比省属高校享有更多行政资源和财政拨款。
部属高校,由教育部或者其他部委主管,经费主要来自中央政府,推荐研究生比例相对较高,属于行业内传统名校。
地方省属高校,即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为主管部门、并由其保障办学经费来源的高校,主要为地方培养人才。
因为主管单位不同,经费的来源也不同,省属211院校的经费来源主要是省级财政,而部属211大学经费主要来源于中央财政拨款。
生源结构比例不同。省属211院校,本地生源比例较大。而部属高校属地省源不超过30%,其余70%生源来自全国各个省市区。
院校功能不同。省属211院校主要承担为地方培养人才的任务,而部属211院校主要承担为全国培养某一行业的专门人才,规格相对高些。
除此之外,在重点学科上也有差异。省属211院校,一般没有一级国家重点学科,只有二级国家重点学科。而部属211院校则有一个或几个国内顶尖专业,有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国家一级重点学科。
从办学实力来看,部属211整体实力较强,占据着211阵营的中上游;而省属211,部分实力较强,但整体而言处于211阵营的中下游。尤其是西部省份较多靠政策照顾取得211身份的高校,实力甚至比不上发达地区一些的双非高校。
其他信息:
一、行政级别不同
1、省教育部直属大学:省教育部直属大学由省级教育部直接管理。
2、教育部直属大学:由教育部直接管理。
二、资金投入渠道不同
1、省教育部直属大学:由省级教育局拨付资金。
2、教育部直属大学:由教育部拨付资金。
扩展资料
直属学校一般由教育部门直接管理的学校,财权人权由教育行政部门直接掌控,不经过中间环节。视行政级别不同,指县直、小市直、大市直、省直、教育部直属等,这类学校占有各自区域的最优师资等优质资源,其他石油、电力等国企部门原属学校称为子弟学校。
西周称学校为“辟雍”,是少数奴隶主贵族读书的场所。古代的学校称为庠、序、学、校、塾。在开始产生时并不都是专门的教育机构,而兼为习射、养老的场所。
西汉时学校分中央和地方两种,中央设太学,是国家最高学府,相当于今天的大学。地方上置学宫。唐时代办学达到古代极盛时期,学校分类更细,明清时的学校基本是承袭隋唐的,但由于科举制发展,使学校成为科举制的附庸和装饰品。
清末,开始兴办近代教育,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的《钦定学堂章程》中称学校为学堂。到1907年,新式学堂遍设各地。
百度百科-直属学校
1、财政来源不同
教育部直属高校隶属中央部委管理,由中央财政供给;省教育部直属高校隶属省人民政府管理,由所在省财政供给;
2、院校实力和知名度不同
省教育部直属高校是地方所属高等院校,是我国高等教育的主体部分。教育部直属高校基本上都是重点大学,它们在提高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上发挥着示范和引导作用,代表着高等教育的尖端部分。
3、级别不同
教育部直属高校中的大部分是985名牌大学为副部建制,校长为副部级,而省教育部直属高校的校长为正厅级,比前者低半级。
4、数量不同
教育部直属高校115所,而我国高校近3000所,其余全是省教育部直属高校。
百度百科-教育部直属高校
百度百科-地方所属高等学校
鹏仔微信 15129739599 鹏仔QQ344225443 鹏仔前端 pjxi.com 共享博客 sharedbk.com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