帧和包的区别和联系是什么
“包”(Packet)是TCP/IP协议通信传输中的数据单位,一般也称“数据包”。
有人说,局域网中传输的不是“帧”(Frame)吗?没错,但是TCP/IP协议是工作在OSI模型第三层(网络层)、第四层(传输层)上的,而帧是工作在第二层(数据链路层)。上一层的内容由下一层的内容来传输,所以在局域网中,“包”是包含在“帧”里的。
名词解释:OSI(Open System Interconnection,开放系统互联)模型是由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定义的标准,它定义了一种分层体系结构,在其中的每一层定义了针对不同通信级别的协议。OSI模型有7层,17层分别是: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会话层、表示层、应用层。OSI模型在逻辑上可分为两个部分:低层的14层关注的是原始数据的传输;高层的57层关注的是网络下的应用程序。 我们可以用一个形象一些的例子对数据包的概念加以说明:我们在邮局邮寄产品时,虽然产品本身带有自己的包装盒,但是在邮寄的时候只用产品原包装盒来包装显然是不行的。必须把内装产品的包装盒放到一个邮局指定的专用纸箱里,这样才能够邮寄。这里,产品包装盒相当于数据包,里面放着的产品相当于可用的数据,而专用纸箱就相当于帧,且一个帧中只有一个数据包。
简单来说,数据帧是数据链路层(第二层)的协议帧,而IP数据包是网络层(第三层)的协议帧。两者都是OSI或者因特网协议模型的协议帧结构。
数据帧和IP数据包有什么区别和联系?
很多的家庭喜欢在周末全家出游,特别是对于那些有婴儿的家庭来说保温包就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同时也有很多的上班族或者是学生在生活中需要用到保温包。因此,保温包对于人们的生活来说是必不可少的一件东西。但是想学会自己动手制作保温包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需要掌握一定的基本知识。
(一)自制保温包要用到的工具以及材料
1 工具:剪刀、针。
2 材料:布料(一般选择保温性能比较好、颜色比较鲜艳的布料)、各种颜色的线、拉链、泡沫、棉花等。
(二)自制保温包的主要步骤
1 根据自己的想法将布料进行一定的裁剪,剪出大致的轮廓。一般如果动手能力较差的话建议先在布料上面进行设计画图,再进行裁剪的工作。
2 对布料进行一定的装饰作用,可以让保温包整体看起来更加的美观。如果自己的针法不错可以在缝合之前进行图案的描绘及刺绣,也可以缝上一些自己准备的东西,根据自己的喜好进行修饰。最方便的就是在选择布料的时候就选择那些有精美图案的,这样可以省去很多的步骤。
3 为了达到更好的保温效果,可以加上夹层,里面放入泡沫或者是棉花等保温效果好的东西。然后进行夹层的缝合,一定要注意的是夹层里面的填充物一定要放的均匀,最好要做到紧密的程度,以达到最好的保温效果。在保温包的底部也可以进行加厚,以达到立体的效果。
4 进行拉链的缝合时,要注意先缝合一侧,然后拉开拉链将保温包反过来进行另外一侧的缝合。要记得将拉链的头和尾压到保温包的内侧。
5 最后的工作就是装上一个手提的袋子,一般裁剪两块和保温包一样的布料,先进行一定的折叠再缝起来。等这两个布条缝好之后,分别安装在保温包的两侧就可以了。这两块作为手提的布料一定要一样的长,否则会很影响美观,也不利于使用。
6 最后将保温包上面的一些线头剪好就制作完成了。
自制的保温包也许没有商店里卖的保温包那么美观,可是自己制作的保温包能够很好的传达自己的情感。在使用的过程中让家人感受到浓浓的爱。同时,制作保温包的材料大多是二次利用的,这在很大程度上大提高了这些东西的价值,实现了变废为宝。
简单来说,数据帧是数据链路层(第二层)的协议帧,而IP数据包是网络层(第三层)的协议帧。两者都是OSI或者因特网协议模型的协议帧结构。
如果你对网络协议分层的概念不清楚,可以找一本计算机网络的教材,或者在网络搜搜相关网站,这方面的内容很多。
鹏仔微信 15129739599 鹏仔QQ344225443 鹏仔前端 pjxi.com 共享博客 sharedbk.com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