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三国君主投降之后,魏称王,吴称侯,蜀称公?这之中有什么讲究?
司马家族对于这三个国家君主的投降,是非常开心的。但是不可能把他们都分封为王,每个投降之君怎么可能都有这么好的待遇呢!这个对于司马家族来讲是不划算的,所以对于他们投降后的职位,司马家族根据他们的功劳,亲近进行划分,还要做好表面功夫。
这个可不是一个简单的事情,司马家族可是冥思苦想了很久,所以才会造成魏称王,蜀称公,吴称侯。(我会采用三国演义等资料进行相关论述)
首先按照他们的功劳来进行划分。
话说当年三分天下,曹操占据魏国,孙权占据东吴,刘备占领蜀国。他们三个个个都是顶天立地的好汉,但是却不曾想到自己的子孙是如此的没用,把自己的家族的老底都赔光了,这个天下居然被司马懿的家族夺走了。
而且他们的子孙还要靠司马家族他们的人来赏赐,才能够继续延续下去,果真是对刘备孙权曹操是一种耻辱。司马家族可是非常乐意这样做,当年被他们几个压到死死的,现在都出人头地了,总要进行反击的。
司马家族开始分封了,魏国的君主被封为王,蜀国的君主被封为公,吴国的君主被封为侯。就这样分封下去,司马家族非常的满意。这个可不是简单的划分,虽然是已经到了三国时代,但是还是要严格按照分封制度去划分。
《礼记﹒王制》:?王者之制爵禄?,公、侯、伯、子、男凡五等。?《史记﹒汉兴以来诸候王年表》:?周封五等,公、侯、伯、子、男。?
司马家族是夺了魏国的领土,依靠着魏国才夺得了天下,不给魏国封一个王的话,自己的良心都过不去。况且当年曹丕给汉献帝封的是公,现在司马家族给曹氏家族分封的是王,这个可证明司马家族比曹氏家族大气一点,司马家族当然是乐意这样做。反正这个王是一个名称而已,根本没有什么实权。
至于蜀国是投降,让司马家族减少了很多损失,但是对于司马家族的功劳也不是太大,就降低一个爵位就行了。按照古代的等级,公侯伯子男,给刘禅这么一个公的爵位就行了,反正对于刘禅来讲,这个已经是心满意足。曾经刘邦杀白马发誓,非刘氏不能王之。也就是说只有自己的家族的人才可以当王,而曹魏就是因为司马家族夺了位子才封的,所以给刘禅分封这个就已经很公道了。
至于吴国,都是司马家族快把他打投降了,他们才投降的。不可能继续像蜀国这样的,否则对刘禅来讲是不公平的。所以又继续降低了一个爵位,分封吴国的孙浩为侯。毕竟已经是投降了,总是要给一个面子的。
从三个国家对于司马家族的贡献来讲,魏国是最大的,然后就是蜀国,最后就是吴国,然后再根据等级制度来划分,司马家族这样做也是有道理的。
其次按照他们的亲近来划分。
魏国和他司马懿的家族密不可分,司马家族的发家史都是从曹操那里开始的。要不是当年曹操,一定要让司马懿到曹操手底下做事,否则司马懿还不可能成就这么厉害的大事,将曹操的所有权利掌握在自己的手里。
曹操提供了司马懿一个机会,然后在曹操的儿子曹丕的手底下司马懿得到了重用,最后再几代的下去,司马懿竟然成了托孤重臣。司马懿陪伴了曹操他们几代人的成长,自然是感情深厚。所以司马家族最后还是会给他们一个王的,天下司马家族已经是非常的想要了,不可能再让给曹操的家族了。
至于蜀国的话,因为是老对手,所以要给一个比较正常的爵位,公很合适。司马家族一直都没有打败诸葛亮,魏国和蜀国是针锋相对了这么久,可以说是旗鼓相当的对手。要是给这个对手分封的太低的话,也会降低自己的等级。何况当时司马家族没有称皇帝,这个是在魏国的名义分封的。就是司马家族也只是封个王而已,而且是在刘禅之后封的,怎么可能给刘禅再也封一个呢?让刘禅和自己平起平坐,这个可不是司马昭的做法。
且说后主至洛阳时,司马昭已自回朝。昭责后主曰:?公荒*无道,废贤失政,理宜诛戮。?后主面如土色,不知所为。文武皆奏曰:?蜀主既失国纪,幸早归降,宜赦之。?昭乃封禅为安乐公,
却说朝中大臣因昭收川有功,遂尊之为王,表奏魏主曹奂。时奂名为天子,实不能主张,政皆由司马氏,不敢不从,遂封晋公司马昭为晋王,谥父司马懿为宣王,兄司马师为景王。(三国演义第一百一十九回)
吴国是最后一个灭亡的国家,是被司马家族打的投降的,跟司马家族没有什么关系,能够得一个侯也是非常不错的。这个也是看在吴国的人也称过皇帝,不能封的太差,所以侯的爵位刚刚好。
孙皓闻晋兵已入城,欲自刎。中书令胡冲、光禄勋薛莹奏曰:?陛下何不效安乐公刘禅乎??皓从之,亦舆榇自缚,率诸文武,诣王濬军前归降。(三国演义)
最后司马家族要做好表面功夫。
对于这三个国家君主,司马家族为了体现他们仁政的思想。首先就是不会杀了他们,其次带着他们都是投降了,没有什么抵抗力,最后在这些前提下才能够进行分封。
更何况当司马家族真正统一了天下,也不一定是能够真正掌握权利。如果把这个三个国君杀掉的话,他们手底下的人虽然投降了,肯定是心有怨气,要是他们团结在一起来反抗司马家族,这个可是让司马家族吃不了兜着走。尽量的是让大家都有肉吃,安分守己,才能够稳定江山。更何况当时的豪强已经逐渐起来,开始形成门阀政治。司马家族不想惹事生非。
这三个国家中,当时最有实力的就是魏国,虽然司马家族取得了所有的权力,可毕竟还是有些人效忠曹氏家族。但是在真正利益面前,这些人才会放弃,毕竟很多都是软骨头。更何况自己又没有杀掉曹氏家族所有人,还封了王,他们的名声是没有被破坏,又给他们很多利益,所以才能够平息下来。
其次就是蜀国,就是因为姜维的叛乱,给当时还造成了一定的影响。虽然刘禅已经是投降了,但是蜀国那些旧臣可是忠心耿耿。必须要让刘禅死心,给刘禅很好的待遇,让他享受荣华富贵,就算那些忠臣再怎么效忠也没什么用。
昭乃封禅为安乐公,赐住宅,月给用度,赐绢万匹,僮婢百人。子刘瑶及群臣樊建、谯周、郤正等,皆封侯爵。后主谢恩出内。
昭设宴款待,先以魏乐舞戏于前,蜀官感伤,独后主有喜色。
至于吴国,反正已经成不了气候了,给个侯爷又能如何?吴国已经没有反叛的实力,彻底的被司马家族打倒了。司马家族敬佩吴国的国君,就算是投降了,但是骨子里却没有认输,比刘禅好多了。
皓登殿稽首以见晋帝。帝赐坐曰:?朕设此座以待卿久矣。?皓对曰:?臣于南方,亦设此座以待陛下。?帝大笑。
司马家族可是无利不起早,考虑了很多方面,再进综合下去。因为这种种的原因,所以魏为王,蜀为公,吴为侯。
吴姓的来历
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
排序 姓氏 人口数(万人) 占总人口百分比
1 王 9468 7.10%
2 李 9276 6.96%3 张 8550 6.42%4 刘 6882 5.16%
5 陈 5673 4.26%
6 杨 3960 2.97%
7 黄 2876 2.16%
8 赵 2702 2.03%
9 周 2506 1.88%
10 吴 2376 1.78%
2013年出版的《中国四百大姓》,列出了人数都在8万以上的姓氏,恰好是400种,其中绝大多数姓氏都有多个来源,也有如智姓等少数姓氏渊源单一。
人民网报道: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排名前十的是 李、王、张、刘、陈、杨、赵、黄、周、吴。
姓氏在我国东中西地域分布上存在一定差异,姓氏显示出了地域的聚居性和多样性。
例如,位于首位的王姓在东部地区占38.3%,中部占26.0%,西部占23.5%,东北部占12.2%。
科学家还将陆续发表中国前300个姓氏的数据和分布地图,重新出版《中国姓氏大辞典》,包括至今已收集到的23000多个姓氏,以推进姓氏文化产业的发展。
姓者,统其祖考之所自出;氏者,别其子孙之所自分;“姓氏者,标示家族血缘之符号也”。
《通志·氏族略》曰:三代(夏商周)以前,姓氏分而为二,男子称氏,妊人(女子)称姓。氏所以别贵贱,贵者有氏,贱者有名无氏。姓所以别婚姻,故有同姓异姓庶姓之别。氏同姓不同者,婚姻可通;姓同氏不同者,婚姻不可通(天下同姓是一家,故而同姓不婚)。
三代之后,姓氏合而为一,皆所以别婚姻而以地望明贵贱。注“贵者有氏”:天子建德,因生以赐姓胙之土而命之氏(裂土封侯,如智姓),若夫保姓受氏,以守宗祊,世不绝祀,无国无之。
参考:网页链接(人民网)
1、第一个起源,是源自炎帝姜姓。早在黄帝之前,有一个属于姜姓的部落,这个部落以驺虞为图腾。上古时,虞和吴同音,后来转为谐音,且字形相近,可以通用,到战国时期,虞、吴才开始区别。所以这支部落把图腾解释为吴,把吴作为部落的名字。
2、第二个起源,是出自黄帝姬姓。这个起源的吴姓,在历史上最有名气、对后世的影响最深远、人丁也最旺盛,是目前大多数吴姓人公认的吴姓起源。
3、第三个起源,源自吴回。颛顼的孙子老童,有两个儿子:重黎和吴回。吴回的氏族,住在姜姓吴部落的故地。当时正处于舜的时代,舜把掌管火种的光荣使命交给重黎。后来,重黎因罪被舜杀了,让吴回继任祝融氏。
吴奇隆
扩展资料:
迁徙分布
在近现代中国历史舞台上最显赫的吴姓人物当属吴佩孚。吴佩孚属登州吴氏。据说吴佩孚曾考证他是延陵吴季扎的裔孙,吴姓开氏始祖吴太伯的第121代嫡孙。
据《吴氏家谱》记载,登州吴氏来源于泰州吴氏,而泰州吴氏又源于浙江吴田吴氏。吴田吴氏是明代浙江山阴吴氏吴溶、吴渊、吴溥的后裔。据《山阴州山吴氏族谱》记载,这支吴氏的家谱因上世家中失火被烧掉,因而吴田吴氏可确认的始祖为吴回。
在历史上,吴田吴氏迁居泰州(今江苏泰州有两支,一支是吴田吴氏第十四世裔孙吴潮先迁泰州而成泰州吴氏始祖,另一支是吴田吴氏五世裔孙吴承护下传12代裔孙吴万四,也自吴田迁至泰州东的安丰。
随着泰州吴氏人丁的增多,又有吴潮裔孙吴僧儿吴佩十七世祖自泰州北迁山东蓬莱(古属登州),其后裔形成登州吴氏。登州吴氏虽然家族不甚显贵,但人丁倒还兴旺。登州吴氏自吴僧儿下传十六世孙吴可诚时,这支吴氏已没落无闻。
百度百科-吴姓
鹏仔微信 15129739599 鹏仔QQ344225443 鹏仔前端 pjxi.com 共享博客 sharedbk.com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