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务主管单位是企业还是政府部门
政府部门
业务主管单位:指业务主要管理部门,针对现阶段而言比自己所在部门高一级的有直接管理权的单位。
业务主管单位的职责:
根据国务院《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第五条、第二十条规定,市、县人民政府的有关部门、人民政府授权的组织是有关行业、业务范围内民办非企业单位的业务主管单位,履行下列监督管理职责:
负责民办非企业单位成立、变更、注销登记前的审查;监督、指导民办非企业单位遵守宪法、法律、法规和国家政策,按照章程开展活动;负责民办非企业单位年度检查的初审;协助登记管理机关和其他有关部门查处民办非企业单位的违法行为;会同有关机关指导民办非企业单位的清算事宜及善后工作。
事业单位和企业单位的区别是什么
政府单位的范围比较大,比如市政府,财政局,工商局,公安局,税务局,等等.
行政单位仅仅是指有行政权利的政府部门.很多的政府单位没有行政权利,就不是行政单位.举个简单的例子,中国知识产权局是政府单位,又是行政单位,但中国知识产权局专利局就不是行政单位了,只能算是政府单位.概括来说,政府单位包括行政单位.
企业单位是以盈利为目的独立核算的法人或非法人单位。它的特点是自收自支,通过成本核算,进行盈亏配比,通过自身的盈利解决自身的人员供养,社会服务,创造财富价值。企业单位的登记在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进行。企业单位与职工签订劳动合同。发生劳动争议后,企业单位进行劳动仲裁。
事业单位是以政府职能、公益服务为主要宗旨的一些公益性单位、非公益性职能部门等。它参与社会事物管理,履行管理和服务职能,宗旨是为社会服务,主要从事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等活动。其上级部门多为政府行政主管部门或者政府职能部门,其行为依据有关法律,所做出的决定多具有强制力,其人员工资来源多为财政拨款。事业单位的登记在编制部门进行。事业单位与职工签订聘用合同。发生劳动争议后,事业单位进行人事仲裁。
行政单位是国家机关,是负责对国家各项行政事务进行组织、管理和指挥;行政单位使用行政编制、由国家行政经费负担。
1、盈利目的不同。
企业单位:是指以盈利为目的生产性单位,国企就是属国家所有的企业单位。国有企业,是指国家对其资本拥有所有权或者控制权,政府的意志和利益决定了国有企业的行为。国有企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中坚力量。
事业单位:是指不以盈利为目的,由国家行政机关举办,受国家行政机关领导,没有生产收入、所需经费由公共财政支出、不实行经济核算、主要提供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等活动非物质生产和劳务服务的社会公共组织,事业单位接受政府领导,是表现形式为组织或机构的法人实体。
2、绩效工资来源不同:
企业绩效工资完全取决于企业盈利情况,根据企业的薪酬战略及绩效考核结果进行发放。
事业单位根据单位不同类别,其绩效工资的经费来源和保障有所不同,义务教育中小学绩效工资经费来源主要由县级财政保障,省级财政统筹,中央财政对中西部及东部部分财力薄弱地区给予适当补助。
《中华人民共和国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第三条中央事业单位人事综合管理部门负责全国事业单位人事综合管理工作。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事业单位人事综合管理部门负责本辖区事业单位人事综合管理工作。事业单位主管部门具体负责所属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工作。
鹏仔微信 15129739599 鹏仔QQ344225443 鹏仔前端 pjxi.com 共享博客 sharedbk.com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