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狗-知识改变命运!
--

中药硫磺,生的和制好的外观有什么区别?

百变鹏仔1年前 (2023-12-03)阅读数 9#综合百科
文章标签硫黄本草

硫磺

功效:壮阳,杀虫。

主治:治阳痿,虚寒泻痢,大便冷秘;外用治疥癣,湿疹,癞疮。

性味归经:酸,热,有毒。①《本经》:“味酸,温。”②《吴普本草》:“神农、黄帝、雷公:咸,有毒。医和、扁鹊:无毒。”③《别录》:“大热,有毒。”④《药性论》:“味甘,有大毒。”

入肾、脾经。①《雷公炮制药性解》:“入命门经。”②《本草经疏》:“入手厥阴经。”③《玉揪药解》:“入足太阴脾、足少阴肾、足厥阴肝经。”

用法用量:内服:研末,0.5~l钱,或入丸、散。外用:研末撒,调敷或磨汁涂。

中药硫磺,生的和制好的外观有什么区别?

用药忌宜:阴虚火旺及孕妇忌服。

药物配伍:《药对》:“曾青为之使,畏细辛、飞廉、朴硝、铁、醋。”配白矾,杀虫止痒;配半夏,壮阳通便。硫磺-中药化学成分

纯品主要含硫,并含碲与硒。商品中有杂质。主含单质硫S8,尚含少量钙、铁、铝、镁和微量硒、碲等元素,常有粘土和有机质混入。人工制品较纯。硫磺-中药化学鉴定

(1)本品燃烧时易熔融,火焰为蓝色,并有二氧化硫刺激性臭气产生,此气体能使蘸有高锰酸钾溶液的滤纸褪色。(2)本品研成细粉,取0.1g置烧杯中,加亚硫酸钠约0.1g、水10ml煮沸5min滤过,取滤液2滴置试管中,加硝酸银试液3滴,产生白色沉淀并迅速经黄而棕最后变为黑色。硫磺-考证

出自《神农本草经》;《海药本草》:“按《广州记》云,生昆仑日脚下,颗粒莹净,无夹石者良。蜀中雅州亦出,光腻甚好,功力不及舶上来者。”《本草图经》:“石硫黄,赤色者名石亭脂,青色者名冬结石,半白半黑名神惊石,并不堪入药。又有一种土硫黄(一作‘水硫黄’),出广南及荣州(一作‘资州’),溪涧水中流出。”《纲目》:“凡产石硫黄之处,必有温泉,作硫黄气。《庚辛玉册》云,硫黄有二种,石硫黄,生南海硫球山中;土硫黄生于广南,以嚼之无声者为佳。舶上硫黄亦佳。”《物理小识》:“舶硫如蜜黄,中有金红处,击开如水晶有光,今青硫不佳也。……遇硫毒,研釜底煤泡汤饮。”硫磺-其它介绍

别名:石流黄(《范子计然》)、石留黄、硫黄(《吴普本草》)、昆仑黄(陶弘景)、黄牙(《丹房鉴源》)、黄硇砂(《海药本草》)。本品为矿石类,性质通疏,色腻中黄,故名。天生黄和舶上硫黄二种商品:①天生黄(《纲目拾遗》)②舶上硫黄(《博济方》)又名:舶硫(《遵生八笺》)、白硫黄(《百草镜》)

处方名:硫黄、硫磺、石硫黄、石流黄、生硫黄、制硫黄、鱼子黄等

生硫黄为原药去杂质敲成小块入药者。

处方中写硫黄、硫磺、石硫黄、石流黄均指制硫黄,或称鱼子黄。为生硫黄与豆腐同煮,至豆腐呈黑绿色时将硫黄取出,用清水冲洗干净,晾干入药者。毒性降低。

商品名:光明硫磺,为硫黄中色黄、光亮、松脆、无杂质者,品质最优。

舶上硫黄,又名舶硫、舶硫黄、白硫黄,古称倭硫黄,为海外进口硫黄。主产日本、美洲等地。系将硫黄提炼而成。现多国内生产。

硫黄:又名石硫黄、黄牙、黄硇砂。为各种硫黄的统称。

天生黄:为含硫温泉处升华凝结于岩石上者。收集后,先用冷水洗去泥土,再用热水烫10余次,最后放入香油内,捞取浮于表面者即得。

均以光亮、松脆、色黄、无杂质者为佳。

鹏仔微信 15129739599 鹏仔QQ344225443 鹏仔前端 pjxi.com 共享博客 sharedbk.com

免责声明: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当前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内容摘自(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邮箱:344225443@qq.com)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

内容声明:本文中引用的各种信息及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图表及超链接等)均来源于该信息及资料的相关主体(包括但不限于公司、媒体、协会等机构)的官方网站或公开发表的信息。部分内容参考包括:(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参考使用,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本站为非盈利性质站点,本着为中国教育事业出一份力,发布内容不收取任何费用也不接任何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