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狗-知识改变命运!
--

英式英语和美式英语有什么区别?我想学英式的,可老师却英美混合教。

一语惊醒梦中人1年前 (2023-12-03)阅读数 17#综合百科
文章标签英语美语

标准现代英式英语(简称英语)和标准美式英语(简称美语)的区别说大不大,说小也不小,但是两者互相理解没有任何实质性的问题。此文的目的是对两者的区别进行一个大概的比较,给有兴趣的朋友一个参考,但并不能作为学习另一种口音的教材。其中也漏洞百出,若有不尽之处,还请高人指正补充。

元音:

英语和美语的发音最大的区别之一在它们对浑元音(schwa,音标中的倒写e,)的处理。英语中,浑元音在单元音中常通发生在一些非重读的短音a(如about)和短音er(如computer)上。美语中的er很少为浑元音,并有时对短音i(如sentimental,actuality)和u(如wuss),甚至短音的oo(如:hooker)采用了浑元音。(这四个例子在英语中的发音分别为[i], [i], [u:], [u])浑元音的读音是不定的,但是听起来差不多像一个急促的介于“俄”和“啊”的发音。

英语和美语的发音最具代表性的区别是对er的发音的不同。英语中,短音的er是如上所述的浑元音,但长音的er也不过是个拉长了的浑元音,听起来是一个很夸张的介于“俄”和“啊”的声音。而美语中,er听起来怎么都是个“儿”音(例外是一些俗语中发成浑元音)。

ar:除了轻读短音(如singular)和者后连元音(如clarity),英语的ar全部清一色的长音[a:],而美语中,是“阿尔”。事实上,凡是有r在一个音节尾部的时候,美英发音通常都是不一样的,如tour(英:吐啊,美:吐儿),tear(英:踢啊,美:踢儿),pair(英:pe啊,美:pe儿)。甚至在刚才提到的clarity中,英语['kleriti],美语['kle儿r(er)ti]

元音的发音中还有一个比较重要的区别。一是[o]音:短音的o(如often),英语中发音仅仅为一个缩短了的长音o(如or),而美式的短音o听起来和英语的短音[/\]很像,同时长音o后面如果有r都通常像上一段里说的那样儿化了,没有的话(如plausible, applause)就自动变成了一个短音的o的发音。

另外对u,i和其他元音组合的浑元音化,前面提到了一些,其他就靠大家自己体会了。

辅音:

英语的辅音和美语的辅音是基本一样的,但在使用习惯上有些差别。比较重要的也只有以下两个:

r:字母r简直是代表了英美两国的所有差别,到处都是它。在做辅音时,其实差别也就是当r在第一个词的词尾,而第二个词以元音开头,英语把r完全当作元音处理,而美语会把r连读当作后面一个词的开头元音的辅音,如词组clear animosity,英语会读成clear|animosity,而美语会读成clear-ranimosity。

另一个比较明显的区别是d和t。在一部分非重读音节中(如paddle,rattle, actuality),英语会清楚地发音这两个字母,但在美语中d和t常常会被模糊成一个很难解释的音,跟其它的语言比较,如果你知道西班牙语或者意大利语,它跟短弹音r很接近;如果你懂日语,那么らりるれろ行的辅音很像。如果你都不知道,那么最接近的解释就是边音l了,但是差了那么一节,就看你自己体会了。

还有一点,history, factory这些词,大家可能都发现o的发音(是一个浑元音)在很多音标标注中都是打了括号的。在英国,英语受文言文的影响喜欢省略这个o,而在美国,这个o常常是发了音的。(如果大家对文言文或者诗歌感兴趣,会发现很多浑元音的字母是用一个单引号'表示的,表示省略)

拼写:

英语和美语的拼写无非有以下几种区别:

-re和-er:部分以re结尾的词在美语中以er结尾,如:

metre/meter, centimetre/centimeter, theatre/theater, centre/center等等

背景:这些词全部都是从法语中来的(分别是:mètre, centimètre, théa^tre, centre)。其它大部分的re词都是,如genre, hors-d'oeuvre等,不过这些的拼写都没有变化了。

our和or:英语部分our在美语中的拼写为or,如:

colour/color, favourite/favorite等等。

背景:这些词大部分也都是从法语中来的,不过没那么明显,很多都因为时间原因变化了。如colour是couleur,favorite是favorit。

-ise和ize:英语中的-ise动词在美语中拼写为-ize,如:

organise/organize, actualise/actualize, realise/realize

这些词的衍生也因此而异:

organisation/organization

背景:这些词还是从法语中来的,分别为organiser, actualiser, réaliser(但因为语言的演变,法文里这些词现在的意思和英文里这些词现在的意思不完全一样了,如actualise现在的意思是“实现”,而actualiser是“升级,使不过时”;realise现在的意思是“意识到”,而réaliser就变成了“实现”)。

其他还有些特殊变法。我一时间想不起来所有的常规变法,如果有遗漏,欢迎补充。

用词:

英语和美语中有些同样的词语的常用意思是不同的,或者同样的东西用不同的词语来说,而且绝大部分这种词语是和文化风俗有关的,但并不对交流产生实质性影响。如jumper一词在英国可指毛衣,而美国人很少用这个词当衣服讲(是个过时的词),而用sweater来做毛衣。另外有如jersey, slacks, trousers等等。有很多例子,一时想不起来,大家欢迎补充。

俗语和俚语:

这些实在是太多了!就算在美国的不同地方,英国的不同地方,不同的时间,都是不一样的,我就不一一举例了。不过可提的一词是英国人对bloody这个词的用法。旧时,当f-ck一词是完全不可用的时候(以前书籍中印刷这个词需要用星号f***,否则是要治罪的),bloody一词的猥亵性不亚于现在的f词。不过现在时过境迁,英国的小孩儿都能用了,而美国人就不用这个词了。但在其他的一些英语国家(如埃及,印度等),用bloody还是要小心的。

语气:

英国人的语气抑扬顿挫,语调高亢,和法语颇有几分类似(不过他们是不会承认的),并且英国人嘲笑美国人说话有气无力,松散无韵律。

美国人说话相对比较稳重低沉,句势通常呈降调,并且速度慢一些。美国人则爱嘲笑英国人的语气的轻微的歇斯底里,女里女气的说法。

在我国的英语教材课本上学习的英语是英式英语,听力也是英式口音。但是实际教学方便,就因老师而异了,尤其是口语。

学校教英式英语还是美式英语

中国的官方教学以英式为主,单词方面,英式美式有差异的,一般都会注明。

在教学过程当中,很容易出现两种英语模式的混合情况。美式英语逐渐流行起来,并且被英国人承认是存在的,他们开始学习使用比较简单化的美式英语,连其他英联邦国家。如澳大利亚、新西兰、爱尔兰、加拿大、南非、印度等也开始学习美式英语。

虽然美式英语同英式英语一样,都是标准英语,但是其在语音、词汇和语法等方面却存在着一些差异。

英式英语和美式英语区别

发音

对待英式英语经常有一个误区:以为伦敦音就是标准发音。其实不然,伦敦音不过是众多口音里面的其中一个而已,而且伦敦不同地区的口音又有些许差别。

比如伦敦腔(cockney)和伦敦中上层阶级的口音还是有差别的(就跟北京话其实不是普通话一样)。标准的英音叫Received Pronunciation。美国也有很多地方口音,最标准的则是General American,可以理解为“美国普通话”。所以要对比标准美式和英式口音,得把这俩放一起。

‘r’的发音

英式英语和美式英语有什么区别?我想学英式的,可老师却英美混合教。

美式发音最大特色就在于美式发音会把单词里每个r音都体现出来(除了位于句首例如‘rain’,’drain’),尤其强调单词末尾 r 以及当‘r’在单音节单词的元音后时候的卷舌音,比如teacher,car,neighbor,turn等等。

‘t’的发音

英音中的‘t’,无论在哪个位置,都会发出来,而在美音中,当’t’位于结尾的时候,常常会被省略。例如cut,what,美音的发音是/k/和/wɑ:/;在美音中当’t’位于两个元音中间或在‘r’和一个元音中间,有时会发成轻浊音/d/(是轻轻的d的音),比如美音中的saturday会发成/s(d)rde/,waiter发成/wai(d)r/,matter发成/m(d)r/,party发成/par(d)i/。

‘o’的发音

在美音中字母’o’并不像英音一样发成圆口的//,而是发成有点偏‘啊’的/ɑ:/,比如说hot英音是/ht/,美音是/hɑ:t/;honest英音是/nst/,美音是/ɑ:nist/。

‘ile’的发音

英音是/al/,而美音则是 /l/(和turtle的’le’读音类似),例如furtile英音是/f:tal/,美音是/f:rtl/;mobile英音是/mbal/,美音是/mobl/。

‘e’的发音

非重读字母e, 在美语中常读作/e/, 而在英式英语中则读/i/。如:美国人将except读作/eksept/,英国人则读作/iksept/。

拼写

另外一个区别比较大的就是拼写。因为英语是随着殖民活动来到美国的,而18世纪以前没有可依照的词典,英语的可以说是鱼龙混杂。

鹏仔微信 15129739599 鹏仔QQ344225443 鹏仔前端 pjxi.com 共享博客 sharedbk.com

免责声明: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当前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内容摘自(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邮箱:344225443@qq.com)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

内容声明:本文中引用的各种信息及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图表及超链接等)均来源于该信息及资料的相关主体(包括但不限于公司、媒体、协会等机构)的官方网站或公开发表的信息。部分内容参考包括:(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参考使用,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本站为非盈利性质站点,本着为中国教育事业出一份力,发布内容不收取任何费用也不接任何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