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狗-知识改变命运!
--

喝酒之前喝醋好不好?

百变鹏仔1年前 (2023-12-03)阅读数 8#综合百科
文章标签乙醛解酒

喝酒之前喝醋能够起到解酒的作用,不过味道嘛,确实不敢恭维,最好喝过酒之后再喝。

其他解酒的方法还有:

搜索词条

解酒

[jiě jiǔ]

更多(6张)

解酒(dispel the effects of alcohol)顾名思义,就是“醒酒”,使人从醉酒的状态中醒过来,恢复意识或回复自制力。通常不是自然清醒,而是采用酒前饮用九畅解酒,加速乙醛转化,促进酒精分解,起到节约时间的目的、减小乙醇对人体危害的目的。解酒有三种方式:以氧克醉、以药克醉、自然醒酒。

中文名:解酒

外文名:dispel the effects of alcohol

解释:醒酒

作用:节约时间、减小对人体危害

分享

历史典故

关于解酒方的历史,宋代窦萍有如下记载。"虞宗有鲭,云可以醒酒,而不著其造作之法"。"《醴乐志》柘浆折朝酲,言甘蔗汁治酒病也"。"兴庆池南有草数丛,叶紫而茎赤,有醉者摘叶臭之,立醒,故谓之醉醒草'醉酒莫过于烧酒醉人者。轻者伤身败体,重则危及性命。

宋代赵希鸹的记载:"烧酒醉不醒者急用绿豆粉烫皮切片,将筋撬开口,用冷水送粉皮下喉即安。"

清王士雄:"解酒毒,(大醉不醒),枳子煎浓汁灌;人乳和热黄酒服,外以生熟汤浸其身,则汤化为酒,而人醒矣。"解烧酒毒,芦菔汁,青蔗浆,随灌。绿豆研水灌,或以枳子煎浓汤灌。大醉不醒,急用热豆腐遍体贴之,冷即易,以醒为度。外用井水浸其发,并用故帛浸湿,贴于胸隔,仍细细灌之,至苏为度。"解酒醉:饮酒大醉,冲葛粉食之即解,烧酒醉者,饮糖茶或麻油。糯米炒焦,冲水作茶饮。饥时米即可食。"

元代无名氏《居家必用事类全集》之解醒汤:中酒后服之(东垣李明之方,妙绝。其孙李信之传)。白茯苓(一钱半),白豆蔻仁(半两),木香(半钱),桔红(一钱半),莲花青皮(三分),泽泻(二钱),神曲(一钱,炒黄),缩砂仁(半两),葛花(半两),猪苓(去黑皮,半钱),干生姜(二钱),白术(二钱),人参(一钱)。右为细末,和匀,每服二钱半,白汤调下,但得微汗,酒疾去矣,不可多食。"

原理

乙醇脱氢酶 乙醛脱氢酶

酒(乙醇)——乙醛——乙酸 (二氧化碳和水)

CH3CH2OH—— C2H4O—— C2H4O2(CO2\H2O)

酒精在人体内的分解代谢主要靠肝脏的酶系统中的两种酶:一种是乙醇脱氢酶,另一种是乙醛脱氢酶。

乙醇脱氢酶能把酒精分子中的两个氢原子脱掉,使乙醇分解变成乙醛。而乙醛脱氢酶则能把乙醛中的两个氢原子脱掉,使乙醛转化为乙酸,最终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

酒主要成份就是乙醇。酒精就是乙醇,人体内若是具备乙醇脱氢酶,就能使乙醇分解成乙醛。乙醛再经过乙醛脱氢酶的分解,变成乙酸。乙酸对人体没有危害,然后又会被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乙醇和乙醛对人体危害最大。在人体中,都存在乙醇脱氢酶,而且数量基本是相等的。但缺少乙醛脱氢酶的人就比较多。这种乙醛脱氢酶的缺少,使乙醛不能被完全分解为乙酸,而是以乙醛继续留在体内,使人喝酒后产生恶心欲吐、昏迷不适等醉酒症状。因此,不善饮酒,酒量在合理标准以下的人,即属于乙醛脱氢酶数量不足或完全缺乏的人。对于善饮酒的人,如果饮酒过多、过快,超过了乙醛脱氢酶的分解能力,也会发生醉酒。

人是否醉酒,取决于血液中乙醇的浓度。当血液中乙醇浓度在0.05%-0.1%时,人开始朦胧、畅快地微醉;而达到0.3%时,人就会口齿不清,步态蹒跚,这就是我们常说的酒醉了;如果达到了0.7%,人就会死亡。 对于乙醇的承受力,人与人的差异很大。这是由于胃肠吸收能力和肝脏的代谢处理能力不同所致。也就造成了人之间的酒量不同,五味子可以保护肝脏,能促进肝脏的解毒过程、保护肝脏免受毒害。酒精在人体的分解代谢有三条途径:肝脏、皮肤和呼吸系统; 其中约95%通过肝脏的酶系统主要是指P450(单加氧酶)进行氧化代谢。

其它饮用方法

1.糖水解酒:取适量白糖用开水冲服,有解酒,醒脑的作用。

2.绿豆解酒:绿豆适量,洗净,捣烂,开水冲服或煮汤服用。

⒊食盐解酒:饮酒过量,胸腹难受,用白开水加盐饮用,立刻就能醒酒。

⒋柑橘皮解酒:将柑橘皮焙干研末,加食盐1.5克,煮汤服用。

⒌鲜橙解酒(鲜橘亦可):取鲜橙或鲜橘3—5个去皮后直接食用,或榨汁服用。

⒍白萝卜解酒:生食萝卜,也可在白萝卜汁中加红糖适量服用。

⒎橄榄(青果)解酒:橄榄10枚,取肉煎服。

⒏甘薯解酒:将生甘薯绞碎,加白糖适量搅拌服下。

⒐鲜藕解酒:鲜藕冼净捣成藕泥,取汁服用。

⒑生梨解酒:直接食用或挤梨汁服用。

11.米汤醒酒法:取浓米汤饮用,有解毒醒酒之效,加入白糖饮用,疗效更好。

建议喝酒时不要喝茶或喝醋,同时,喝酒亦需节制。

醉酒后应注意以下几点:

1.轻度醉酒的人,一般经过休息和饮水后能恢复。酒醉后要注意保暖,如出现抽搐、痉挛时,要防止咬破舌头。

2.醉酒者不要平躺,这样很可能被自己的呕吐物回灌窒息而死。正确的姿势是侧卧。

喝酒之前喝醋好不好?

3.不可以喝醋、喝茶解酒,醋和茶都不能解酒,反而刺激胃肠,损伤肾功能。

4.可用冷水浸泡的毛巾敷,一条敷在后脑,一条敷在胸膈上。

5.如果自行无法解决或者情况严重,最好到医院救治。

以下情况者不宜饮酒:

1.慢性胃炎、胃溃疡患者,如果大量喝酒,会引发胃穿孔,这样的患者应少喝或不喝酒。

2.有高血压、脑溢血、血脂稠、心肌梗塞等病的人,酒后会引起突发病,严重可能猝死,最好一点酒都不喝。

3.有酒精肝、肝硬化、肝炎的人,喝酒后本来功能就受损的肝脏负担更加重,最好一点酒都不喝。

4.孕妇、糖尿病、痛风者,不能喝酒。

5.吃了感冒药、安眠药、镇静剂的人,不能喝酒,以防加重病情。

6.空腹喝酒易引起低血糖,喝酒前应适量喝点糖水,但不要饮醋。

鹏仔微信 15129739599 鹏仔QQ344225443 鹏仔前端 pjxi.com 共享博客 sharedbk.com

免责声明: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当前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内容摘自(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邮箱:344225443@qq.com)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

内容声明:本文中引用的各种信息及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图表及超链接等)均来源于该信息及资料的相关主体(包括但不限于公司、媒体、协会等机构)的官方网站或公开发表的信息。部分内容参考包括:(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参考使用,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本站为非盈利性质站点,本着为中国教育事业出一份力,发布内容不收取任何费用也不接任何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