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狗-知识改变命运!
--

同样是白手起家,朱元璋被称为“太祖”,为什么刘邦是“高祖”呢?

是丫丫呀1年前 (2023-12-03)阅读数 18#综合百科
文章标签庙号太祖

汉高祖刘邦和明太祖朱元璋都是白手起家的帝王,但是人们对于这二人的称呼却截然不同:刘邦一般被称为汉高祖,而朱元璋一般被称为明太祖。太祖和高祖之间到底有什么差别呢?

历史上著名的高祖有隋朝的开国皇帝杨坚、唐朝的开国皇帝李渊,而其他的帝王比如魏高祖曹丕(《资治通鉴》谓"世祖"系有误)、晋高祖司马懿、后赵高祖石勒、后秦高祖姚兴等,他们实际上都不算是开国皇帝。

曹丕尊曹操魏太祖、司马昭尊司马懿为晋太祖、石勒尊石虎为后赵太祖、姚兴尊姚苌为后秦太祖,高祖和太祖之间差着一个等级。

开国皇帝如杨坚、李渊等人,被尊为高祖是情有可原的,因为他们出身于豪强贵族世家,或多或少地继承了祖宗的遗产。

比如唐高祖李渊起兵仅仅用了一年就推翻了隋朝,这与他属于关陇贵族的身份是相当有关系的,曹丕、司马懿等人同样是如此。

但是,刘邦的父亲刘太公显然不是什么大人物,他和朱元璋的父亲一样不过是乡间的草民,为何刘邦不能被称之为"太祖",《史记》的作者司马迁在为他作传时偏偏用了《高祖本纪》这样的字眼呢?

有人认为其实是司马迁的"春秋笔法",他的有意为之是为了贬低刘邦,进而贬低汉武帝。

《史记》中明确了刘邦庙号与谥号的来源:

也就是说,出身低微的刘邦在当时是被众人承认的,因此他的庙号实际上是"汉太祖",他的谥号才是"高皇帝"。

在古代的宗庙制度中,庙号不是所有的皇帝都有的,比如秦二世胡亥、汉惠帝刘盈、汉昭帝刘弗陵等人,都没有庙号。

而汉武帝在去世之后的相当一段时间内,汉朝的人也没有人提出为他立庙,直到汉宣帝刘病己为了抬高自己的身份,才提出要给汉武帝刘彻立庙。

宗庙制度中"天子七庙"是有固定的配置的,最流行最广泛的说法就是"一祖二宗四亲庙",比如汉文帝的庙号是"太宗",汉武帝的庙号是"世宗"。庙号的基本原则是"有功称祖,有德称宗",严格地来讲一个朝代的"祖"只有一位。

但是,历史上对刘邦的称呼是相当不符合规矩的,或者说他的称呼是庙号与谥号的结合体:汉高祖。

这个称呼最早是被司马迁叫响的,那么是不是就意味着司马迁在《史记》中公报私仇呢?其实这样的说法是不准确的,因为当时的庙号制度是相当不完善的,大家爱怎么叫就怎么叫,但高祖这个称呼确实不属于庙号之内。

但是由于西汉一直以来就这么称呼刘邦,班固的《汉书》也是如此称呼刘邦,"高祖"这个称呼就逐渐成为了与"太祖"并列的称呼。

"始受命者"为太祖,这是《孔子家语》以及《周礼》中的定义,但受到汉朝的影响,后世的评判标准逐渐发生了变化。

"始受封者"未必是太祖,比如曹丕是魏的"始受命者",但是他把太祖的庙号给了曹操,自己只被封为了高祖。这其实就表明后世将真正意义上白手起家的人物称之为"太祖",而不是朝代的建立者,比如隋朝的杨坚和唐朝的李渊,他们都没有被后世称为"太祖",而是被封为了"高祖"

明朝的洪武皇帝朱元璋,他的身份是和刘邦其实是一样的,他是历史上"始受封者""始受命者"的结合体,因此他被称之为太祖是合情合理的。而刘邦的"高祖"实际上是不准确的,他的庙号应该是"太祖",但后世的人混淆了庙号和谥号的叫法,"高祖"因此也成为了庙号的一种,这是一件令人啼笑皆非的事情。

庙号这个东西,自曹魏以后就被叫乱了,除了曹操和曹丕之外,曹睿的庙号为"烈祖",自此以后宗庙制度的严肃性就荡然无存。宋朝以后,虽然没有"高祖"这个庙号了,但庙号这个东西几乎是个人就能有。

同样是白手起家,朱元璋被称为“太祖”,为什么刘邦是“高祖”呢?

汉高祖

是庙号,是死后追封的,是对前任皇帝功业的总结,在汉朝之前,只有特别的帝王才有(特别好的或者差的),秦始皇将“王”改成“皇”,自己给自己确定了庙号,是唯一一个。不过,从刘邦之后,庙号就烂大街的。

鹏仔微信 15129739599 鹏仔QQ344225443 鹏仔前端 pjxi.com 共享博客 sharedbk.com

免责声明: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当前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内容摘自(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邮箱:344225443@qq.com)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

内容声明:本文中引用的各种信息及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图表及超链接等)均来源于该信息及资料的相关主体(包括但不限于公司、媒体、协会等机构)的官方网站或公开发表的信息。部分内容参考包括:(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参考使用,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本站为非盈利性质站点,本着为中国教育事业出一份力,发布内容不收取任何费用也不接任何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