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伸试验分几个阶段
拉伸试验通常分为几个阶段,每个阶段反映了材料在不同应力状态下的行为。以下是一个标准的材料拉伸试验可能会经历的主要阶段:
1.弹性阶段: 在这一阶段,当应力施加到材料上时,材料会发生形变,但这种变形是暂时的,即当卸载时,材料可以恢复到原始状态。这个阶段由胡克定律描述,即应力与应变成正比关系。弹性阶段通常在应力-应变图上表现为一条直线,称为弹性模量或杨氏模量的斜率。
2. 屈服阶段: 材料在到达一定应力(屈服强度)后会出现显著变形,而无需增加额外应力。对于有些材料,如某些钢铁,这个点是非常明显的,称为屈服点。在屈服点之后,材料将永久变形。
3. 塑性阶段: 继续施加更大的应力后,材料会进入塑性变形阶段。这时的形变是永久的,即卸载后材料无法恢复原始形状。在这个阶段,材料可以经受更多的形变而不会断裂,直到最大力(最大抗拉强度)为止。
4. 强化阶段: 在塑性阶段中,有的材料会经历硬化过程,即随着形变的增加,材料变得更难变形。这个阶段在应力-应变图上会表现为呈上升趋势的曲线。
5. 颈缩阶段: 当达到最大抗拉强度后,材料的一部分会开始局部变薄,这种现象叫做颈缩。颈缩发生处的变形速率远远超过材料的其他部分。
6. 断裂阶段: 继续拉伸会导致颈缩部位断裂,这标志着试验的结束。断裂后可以观察断面形貌,分析断裂模式(脆性或韧性断裂)及相关特征。 不同类型的材料(如金属、塑料、陶瓷、复合材料)的拉伸性能各不相同,它们的应力-应变曲线也会有所不同。例如,塑料和某些金属展现出较长的塑性阶段,而脆性材料(如陶瓷)可能在几乎没有显著塑性变形的情况下直接从弹性阶段过渡到断裂。
你好,拉应力和正应力不一样,拉应力就是物体对使物体有拉伸趋势的外力的反作用力。材料受到的外力称为外载荷(tensile stress),材料内部产生的反作用力称为应力。一个物体两端受拉,那么沿着它轴线方向的抵抗拉伸的应力就是拉应力。应力的施力者为物体,受力者为外界。分析一个应力是为拉应力,还是为压应力,主要看作用在物体上的力的反作用力的效果,即外界施加在物体上的力的效果,是使物体的尺寸有变大的趋势,还是变小的趋势,变小即为压应力,变大即为拉应力。材料两端受压,材料受到的应力是压应力。因为,即使受压,把受压物体分割成小块,各小块之间即使有想要抵抗挤压的趋势,相互之间还是挤压,还是应该是压应力;反之,就是拉应力,正应力是垂直作用在材料表面上的,也就是指的拉伸和压缩。请参考!
鹏仔微信 15129739599 鹏仔QQ344225443 鹏仔前端 pjxi.com 共享博客 sharedbk.com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