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狗-知识改变命运!
--

做核酸检测需要观察吗 核酸检测是从鼻子还是嘴巴

桃子1年前 (2023-12-03)阅读数 20#综合百科
文章标签核酸分泌物

核酸检测是生活中比较常见的一种病毒检测方法,它在几小时之内可以判断是否感染病毒,对疫情防控有很大的作用,很多人都会做核酸检测。做核酸检测是比较简单的,一般只需要几分钟就可以了,采样结束之后就可以离开了,并不需要留下来观察。下面,就快和我一起了解相关知识吧!

做核酸检测需要观察吗?

不需要。做核酸检测和打疫苗不一样,是不需要留观的,采样结束之后就可以离开了。

做核酸检测需要观察吗 核酸检测是从鼻子还是嘴巴

核酸检测一般通过咽拭子取样,在咽后壁和双侧扁桃体上旋转棉拭子以获得明显分泌物,将其放入试管,并将其包装在密封袋中进行检查。核酸检测是新冠病毒诊断的重要手段。

目前,最常用的核酸检测方法是收集咽拭子。只要受试者张开嘴,医生就会用类似棉签的棉签擦拭咽隐窝和扁桃体附近的分泌物。然后将其放入专用试管中,并在一小时内送到实验室进行测试。在采集过程中,可能会有轻微恶心。尽量放松,积极配合医生,很快就能完成采集。不要太担心。核酸检测对你的身体无害。

核酸检测要留电话号码吗?

一般是需要个人电话的。在做核酸检测之前,就需要对采集者的个人信息进行登记,通常会需要采集者的身份证,电话等信息,这样可以更好的查询个人结果。

核酸检测通常需要身份证。受检人员携带身份证等有效证件,出示健康代码,排队领取体检条形码,间隔至少1m。取样后应立即离开,避免人员聚集。

注:如果没有身份证,你可以到医院进行核酸检测,你可以在其他的证明(户籍登记簿、医疗保险登记簿、医疗保险卡、公民卡、出生证、护照、香港、澳门和台湾等)上进行核酸检测。具体情况取决于各医院机构的规定。

核酸检测是从鼻子还是嘴巴

核酸检测无论是从鼻子还是嘴巴都可以。

目前,核酸检测的主要目的是进行新冠病毒感染的筛查。它是一种非常快速有效的诊断方法,检出率在30%以上。可在24小时内重复使用,可有效避免患者渗漏。采样方法可从鼻腔或口腔中进行。鼻腔采样主要以鼻咽粘膜分泌物为基础,口腔采样主要采集扁桃体、软腭和咽隐窝分泌物进行实验室分析,以确认是否诊断新冠病毒感染。

根据患者的耐受性,他们可以自行选择。目前,口腔采样在我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1 集中核酸检测是咽拭子还是鼻拭子

两者都有。

目前核酸检测主要还是通过咽拭子或者鼻拭子来进行检测,一般在集中核酸检测的时候两种方法都有,如果有特殊需求的话,那么在采样的时候建议可以跟采样者说明,一般是可以相互进行更换的。

但是因为采集咽拭子和采集鼻拭子的采样工具是不一样的,所以具体还需要根据当时采样工具的数量来决定。

2 鼻拭子和咽拭子哪个更准确

核酸检测无论是鼻拭子,还是咽拭子,都是通过对机体呼吸道分泌物进行检测。理论上来讲,操作规范的情况下,这两种结果应该是一样的,准确度也会一致。

但在实际临床工作中,及采集标本的试剂里,鼻拭子、咽拭子需要采集呼吸道黏膜上的分泌物,采集过程中都有一定刺激性。尤其是咽拭子易出现不规范的现象,比如没有压舌板,被采集者咽部比较敏感,无法采集到合格量的标本。而且咽拭子需要被采集者把嘴张开,这样很容易形成气溶胶,污染周围环境。鼻拭子在临床操作时,并不存在这些问题,但是当鼻部有炎症疾病的患者,做鼻拭子可能会导致出血,而且做鼻拭子时痛苦度较高。

总而言之,核酸检测鼻拭子和咽拭子各有优缺点,无论是怎样采集核酸,从结果准确性来讲,只要是规范操作,检测结果的准确度是相同的。

3 鼻拭子会不会伤害到鼻子

在操作规范的情况下一般不会。

因为鼻腔内的部分是比较狭窄的,而且因为看不到采样的部位,所以主要是依靠采样者手部的阻力来完成采样,因此采样所需要的工具会更复杂一些,所要求的技术也会要更高一些,一般在操作规范的情况下,是不会对鼻咽黏膜造成较大刺激的。

如果本身患有鼻腔疾病的话,那么建议可以提前跟采样者说明,然后更换咽拭子的方法来进行采样。

4 做完鼻拭子鼻子难受怎么缓解

注意休息、多喝温开水。

因为鼻拭子是需要将采样工具伸到鼻咽黏膜的部位,所以在采样的过程中可能会对鼻咽黏膜造成一定的刺激,因此对于一些本身鼻子比较敏感的人群来说,就有可能会出现一些不适的症状。

此时建议可以稍微休息一会儿,多喝一些温开水,一般是可以自行恢复正常的,但是如果长时间没有缓解的话,那么可能是引起了炎症,建议患者最好是及时地去医院就诊。

鹏仔微信 15129739599 鹏仔QQ344225443 鹏仔前端 pjxi.com 共享博客 sharedbk.com

免责声明: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当前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内容摘自(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邮箱:344225443@qq.com)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

内容声明:本文中引用的各种信息及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图表及超链接等)均来源于该信息及资料的相关主体(包括但不限于公司、媒体、协会等机构)的官方网站或公开发表的信息。部分内容参考包括:(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参考使用,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本站为非盈利性质站点,本着为中国教育事业出一份力,发布内容不收取任何费用也不接任何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