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道护腕、护膝是用来保护手腕和膝盖的,但它利用了什么原理呢?
护腕分为两种
一种是毛巾类的,就是nike,adidas卖的那种40多一对,本身没有什么保护作用,主要的作用是擦汗和装饰,而且戴在手上还能防止胳膊上的大量的汗液流到手上,这点在网球羽毛球上体现得最明显。
另外一种就是对关节有加固作用的绷带了,使用很有弹性的材料做成的,可以保护关节不过分弯曲,帮助关节回复正常状态,但是如果手腕没有受伤,或者没有老伤,一些技巧性的运动不推荐佩戴,会影响关节的灵活性。
护膝也有大概两种
一种是由厚实的海绵的,是为了防止摔倒的时候膝盖受伤的,典型的例子,就是排球运动员戴的那种,膝盖那块鼓起来的那种。
还有一种就是对关节起到加固作用的,保护膝关节不在过大范围内活动,比较明显的就是nba里很多球员戴的那个,看起来很薄的。
参考资料:
手腕是我们最常活动的身体部位,手腕处出现筋腱炎的机会是很高的。要保护它不被扭伤或加速痊愈,佩戴护腕是其中一个有效方法。
不过很多护腕都是偏重于外观设计了,不过也能擦擦汗。比如说篮球的护腕,就不是那么重要。 其实保护效果好的护腕应该是连在手掌上。
护腕的作用,第一是提供压力,减少肿胀;第二是限制活动,让受伤的部位得以休养生息。与此同时,最好尽量不要妨碍手部的正常运作功能,所以如非必要,大部分的护腕,都应是容许手指活动,不受掣肘的。
包扎范围包括了部分手掌和前臂,属於正式的护腕。设计方面,有像袜子般穿在手腕上的;亦有些设计是一条富弹力的带子,使用时需把它缠在手腕上。后者设计较为优胜,因为无论是形状及压力均可以符合使用者的个别需要。
若情况更严重,需要把手腕进一步固定,以及提供更稳固的承托时,这款内藏金属片的护腕便有用武之地了。不过因为被固定的范围较大,价钱也不廉宜,大家可在医务人员建议下才选用。
1. 背包:
背包客的第一装备,背包的大小视路程远近而定,长线旅行的话,女生一般需45-55升,男生需65升以上,背负系统要好,负重能力一定要强;另购买背包时一定要试好,要向店员请教背包的正确用法,否则上路时可能不能起到减轻负重,均匀负担的作用。
2. 鞋子:
鞋子的重要性其实应该大于背包了,因为它最直接关系到你的人身安全。一定要是防滑鞋或登山鞋,普通运动鞋不考虑。登山鞋最好还是要高邦的,可以保护踝骨,人在长时间徒步时踝骨很容易受伤。一双好的靴子会在野外给你的双脚提供多年可靠舒适的服务
3. 外衣裤:
一定要长衣长裤,无论季节。防风、防晒、防蚊虫……在山上乱草中行走时会很好的保护身体,最好是防水。推荐有条件的穿冲锋衣裤或快干衣裤。长途徒步登山千万不可穿牛仔裤,严重影响两腿的活动,而且一旦打湿就会成为你的很大的负担;
4. 内衣裤:
贴身衣服建议不要穿全棉的,在国外登山界,全棉内衣被称为“死人穿的衣服”,原因是在高寒地带运动后,全棉内衣的吸汗性会冻死你的,当然对于我们不去高寒地带的话,没这么恐怖;
5. 护膝和护踝:
对于任何长距离的徒步都应带上一对护膝和护踝。膝盖的损伤很难恢复,其损害可能是终生性的;
6. 帽子:
宽檐帽比较好,不仅仅是为了遮阳,有时在山间行走时,也是为了挡避齐人高的乱草,下雨时也很管用;在高寒地带,帽子还能够减少你头部的散热;人体的热量有相当大的比例都是从头部散发掉的,气温低的时候尤其如此。
7. 手套:
在乱草中和山石中行走时有很大的保护作用,但要注意一点的是,手套会带来的一个危险就是,会降低手的敏感度;
8. 墨镜:
遮阳需要。但肯定会带来视觉误差,所以在危险路段时慎用;
9. 贴身防潮袋:
这个好像没看到哪个功略里提到过,但个人认为是必需品。你可以选择将钱包、证件、手机等重要物品装入其中。这样即使在溯溪、漂流时摔进水里也不用担心有损失了。
10. 毛巾:
擦汗用的,你会感觉很方便。在灰尘多的地方可打湿蒙在口鼻处,抵挡灰尘。
11. 洗漱用品:
长线行程时可将洗漱用品适当带上。
12. 拖鞋或凉鞋:
如果装备不特别多且重可带上,休息时可用。
13. 防晒霜、唇膏:
户外日光强、风大,可少量携带,以防烈日与口唇干燥;
14. 帐篷:
防水指数要好,建议在1500左右或以上。不登高山的话,从实用角度来看,防风性能可不着重考虑。注意重量。3kg以上不予以考虑,现在都是玻璃纤维撑杆的,一般在2.5kg左右;建议不要买单人的,因为双人帐篷重不了多少,且集体活动时可帮助同组人减轻负担
15. 睡袋、防潮垫:
有帐篷就当然就需要睡袋和防潮垫了。经常去较寒冷的地方的话,适用温度应在零度以下。如果长线有地方住的话,带上睡袋也会有干净卫生的作用。有些地方的小旅馆脏得你不敢入宿的。
16. 头灯或手电:
我们不能总是精确地计算自己的行程,当延误行程时,我们就一定需要;如果有露营活动,头灯或手电也会用上的。
17. 雨衣:
不管长短线,我们途中碰上下雨的可能性较大,所以有一件雨衣会让我们免去淋雨之苦。当然一次性白色塑料雨披也行
18. 火种:
最好是防风的。如需要防水,可将火柴用蜡包上;
19. 刀具:
锋利的多功能军刀应该是你的首选,它的锯子和刀有可能是你在户外使用频率最高;而且刀有时可能会与药品配合使用,比如遇到了被蛇咬的情况,所以一定锋利。如有可能,再配置一把大点的匕首会让人比较安心些。
20. 指南针:
在野外活动必备,具体作用就不必说了吧?但前提是你必须知道怎么使用它。
21. 口哨:
集体出游时,是与同伴联系的有效工具,独行时,紧急情况下有救命的作用。但一定要懂得正确使用,懂得一些必要沟通的方式,如求救、询问情况等,比如说两声长音表示紧急情况。至少全队要有统一的哨音规定。否则乱吹一气不如不吹。
22. 药品:
单独出游适量携带,集体出游时可公共购买,以免增加背包负重。主要有以下常备药品:藿香正气水、活络油/红花油、清凉油/风油精、云南白药(粉剂、喷剂)、息斯敏、酒精、红霉素软膏、绷带+纱布、创可贴、蛇药、感冒药;
23. 绳索:
对于绳索,我感觉团队出行时的必要性大过独行。但你一定要熟悉各种结绳法。带上30米登山绳应该足够应付大多事情。
24. 炉头、气罐、灶具等:
它们的好处是能让你有口热的吃,尤其在长线和天气寒冷的环境下时。这样对补充能量会有好处。走川藏线的朋友都会带上的。但我不建议配置此类用具。原因是负重过多会让你徒步的乐趣大大减少。当然这是见仁见智的问题了。
25. 通讯器材: 以备联系;
26. 干粮和饮水: 少量携带,延误行程时可用上;
27. 证件: 身份证、进关证件、护照……去特殊边境要办边境证。
鹏仔微信 15129739599 鹏仔QQ344225443 鹏仔前端 pjxi.com 共享博客 sharedbk.com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