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电学中Q和q分别代表什么意思
1、Q:
焦耳。
物体(质量m)经某一过程温度变化为△T,它吸收(或放出)的热量。
Q=cm·△T
Q表示电量(总电荷量)
2、q:
q表示热值,公式q=Q/m(固体),q=Q/V(气体),单位:J/kg(固体),J/m^3(气体)
q表示电荷 一个原电荷所带电量qe=1.60217733×10-19C
扩展资料:
化学方面:在化学方程式中的“+Q”、“-Q”可表示反应的吸放热行为。
动漫名缩写:“Q”还指EVA(新世纪福音战士)的新剧场版第三部的片名,原为“急”,改为英文“Quickening”,缩写成“Q”,即EVA新剧场版:Q。(前两部为:序和破)
电工学方面:
1、Q值--品质因数 :是衡量电感器件的主要参数。是指电感器在某一频率的交流电压下工作时,所呈现的感抗与其等效损耗电阻之比。电感器的Q值越高,其损耗越小,效率越高。
2、无功功率:为建立交变磁场和感应磁通而需要的电功率,单位乏(var)。
3、电子元器件中三极管的缩写。
更新1:
要真冰~~~
Q
溜冰的历史包括起源等等 答:你的发问题是个人喜爱的其中一项目~有以下的提供~↓ 溜冰是中国香港目前流行的叫法 ,而国内则叫旱冰或轮滑,中国台湾称为溜冰,澳门则叫它做雪屐。 毫无疑问,人类早期滑冰是出于在冰雪环境下交通的必要,以更快的速度狩猎、逃避敌人或者迁移。 希腊人和罗马人没有留下记录证明他们会滑冰,他们的语言里也没有这个词汇。 滑冰起源于北欧的斯堪迪那维亚人和日尔曼人 。冰鞋最早的雏形是用木头制成,在冰上雪上都能用。 大英博物馆陈列有鹿骨制成的冰刀可以绑在雪橇上或者人的脚上,1869年对伦敦墙的发掘中,这种骨制冰岛刀和罗马人的凉鞋一起出土。 冰鞋的起源可以追溯至铁器时代, 西元200年铁在北欧刚出现的时候。因为练习所需自然条件所限,冰上赛跑和滑冰艺术出现在更晚,在挪威、瑞典和芬兰。挪威传奇(萨迦)中曾唱过,在西元450年,他们的部落曾征服英格兰人,把滑冰带到了英国。 轮式溜冰的历史大概始于18世纪 ,比冰上溜冰的历史年轻很多。第一双轮式溜冰鞋出现在1760年。1863年,美国纽约的普林普顿发明了四轮溜冰鞋,使轮式溜冰运动真正风行起来。 冰上溜冰大约在两千年前起源于北欧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冰冻的河川或湖泊上, 当地的人把动物骨骼磨平,把其中较小的用皮带绑在脚上滑行,而把较大的做成雪橇来滑雪。 现在流行的溜冰鞋是1870年由美国著名的花式溜冰家海恩斯发明的。这种不锈钢冰刀一出现,使溜冰者更能随心所欲地表现,花式溜冰的技巧也就越来越复杂,溜冰俱乐部也如雨后春笋般地出现。同时,这种溜冰鞋减少了鞋底在冰上的磨擦,因而速度溜冰也随之兴起。 第一个以运动娱乐为主要目的的溜冰俱乐部1742年在苏格兰爱丁堡成立。1876年英国伦敦建造了世界第一座人工冷冻的室内“冰宫”,从此溜冰不再受季节限制。1882年,奥地利开始举办国际花式溜冰比赛。1885年,法国举办第一届国际速度溜冰比赛。1891年,国际溜冰联盟成立。 中国的溜冰运动起源很早 。根据宋史记载,早在宋代就已经有冰上游戏了,而真正盛行却是在清代,原来生活在东北寒冷地区的满族人入关后,每年11月间在北平皇城内大液池上举行冰上运动比赛,而后很多汉族人纷纷效仿,民间的冰上运动逐渐盛行。民国以后,受到欧洲溜冰技术的影响,加上人工冰场在北方各大都市相继建成,溜冰运动不断升温,渐渐成了重要的冬季运动项目。 溜冰是一项老少咸宜的健体运动 ,既有趣又易学。每个人都可以按照自己的步伐开始,即使是刚懂走路的小孩,也可能是天才运动员. 溜冰涉及全身的肌肉活动,它是一项具节奏感的运动,若有规律地练习,可以让你得到以下的益处: 加强血液回圈,帮助肌肉发展。 消除压力和紧张,身体得到松弛,易于入睡。 透过溜冰的乐趣,可以促使身心健康愉快 帮助减去过量的脂肪,防止体重骤增。(减肥 ) 只要有规律地练习,可以改善身体对脂肪及糖份(碳水化合物)的吸收。 通过学习
增强自信心,培养合群精神。 发泄心中的不快,更能够有效地调节情绪。 提供的资料~望帮到你~亦作参考~
参考: yazhenxia体验分享
鹏仔微信 15129739599 鹏仔QQ344225443 鹏仔前端 pjxi.com 共享博客 sharedbk.com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