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狗-知识改变命运!
--

很多学校为何叫实验小学或者是实验中学呢?

是丫丫呀1年前 (2023-12-03)阅读数 12#综合百科
文章标签小学师范

小学或中学前面加上“实验”两字,其实大有渊源,是在民国时期的时代背景下产生的。

新中国有史以来第一所实验位于济南市的“省立实验中学”,1949年11月更名为实验中学(之前名字叫做华东大学附属中学),成为新中国有史以来开办的第一所实验学校。

派数一下我们熟悉的民国大家,蔡元培、陶行知、胡适、鲁迅、曹禺、叶圣陶、老舍…他们的从业经历中都投身过教育事业。民国是一个盛产教育大家的时代。

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前期,全国的公办学校共五万多所,学生达到450万人,相比9年前,学生数增长了三倍。但是与此同时,由于国内工业基础薄弱,局势动荡,毕业生却越来越难找到工作。

当时的毕业生,比较理想的工作出路有三条:当教师,做政府公务员,或者去文化出版机构做个编辑。总的来说,在校园里谋一份教职是相对体面且安稳的工作。因此许多毕业生走上了教书育人的态度。这里面还包括一批学成归国的留学生,其中不乏星光璀璨的名字,正是他们为民国教育注入了全新的血液,带来中国教育史上的第一次实验热潮。

很多学校为何叫实验小学或者是实验中学呢?

然而到了五四时期,社会上下正在经历一番民主科学的洗礼,学校当然也不会例外。在当时的教育界,美国实验主义教育家杜威是最受推崇的人物。

在教育上,杜威主张儿童要“从做中学”,而不是光凭死记硬背和逻辑演绎。为了检验自己的教学设想,他甚至还在芝加哥大学创立了一所实验学校。

杜威在中国收获了一大批迷弟,那些我们所熟悉民国教育家——蔡元培、陶行知、胡适等等,他们要不师从杜威要不就是杜威思想的推崇者

于是在这股“杜威热“的风潮之中,当时的中国在这群教育家的带领下出现了第一批以实验为宗旨的学校。它们中的佼佼者有蔡元培创建的北京孔德学校、附属于著名出版机构的商务印书馆尚公小学校等等。

除此之外还有这么一批学校,它们为日后真正的“实验学校“的出现奠定了基础。说起他们的名字你可能并不陌生——某某师范附属小学。

隶属于师范的小学自打清末兴学以来就存在了,它的主要职能是给教育生提供实习场所,同时也承担了一定的实验研究职能。到了五四时期,一些附属小学的实验性质进一步得到了加强。

然而到了1927年,蒋介石定都南京,当时地处行政中心的江苏省率先在教育上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其中的一条新政是要求取消独立师范学校,将其合并入中学的师范课程。

正是这一操作为师范附属学校的“正名”与“更名”提供了契机:师范都被合并了,继续叫师范附属小学不太合适…既然教育实验做的不错,那就叫“实验小学”吧。

于是在江苏省的带领下,相邻省市迅速效仿,中国教育界掀起了一阵更名潮:由于师范并入了中学,其原本附属的小学便改名为了“某某中学实验小学”;此外各市中心小学、示范小学也纷纷冠名实验,甚至连扩充的新学校也无一不以“实验”相标榜。一时间各式各样的“实验小学”如雨后春笋一般出现。

总的来说,在当时“实验”两个字是颇有分量的办学品质保证,相比于普通小学和中学,实验学校集结了当地更多的教学资源。

鹏仔微信 15129739599 鹏仔QQ344225443 鹏仔前端 pjxi.com 共享博客 sharedbk.com

免责声明: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当前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内容摘自(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邮箱:344225443@qq.com)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

内容声明:本文中引用的各种信息及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图表及超链接等)均来源于该信息及资料的相关主体(包括但不限于公司、媒体、协会等机构)的官方网站或公开发表的信息。部分内容参考包括:(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参考使用,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本站为非盈利性质站点,本着为中国教育事业出一份力,发布内容不收取任何费用也不接任何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