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狗-知识改变命运!
--

艾草贴的功效和作用是什么?

乐乐1年前 (2023-12-03)阅读数 11#综合百科
文章标签艾草作用

艾草属于纯阳之物,将其制成艾草贴贴在身上的话能够增加机体卫气功能,当遇到外感风寒感冒时就能起到疏风散寒,解表退热的作用。

艾叶含有异泽兰黄素,它具有抑制肿瘤细胞生长的作用,能镇痉和治疗胃溃疡。艾叶黄酮类和多糖类化合物具有抗氧化活性,艾叶多糖还具有免疫调节作用。艾叶富含挥发油,能够抗菌抗病毒,因此,在夏季也常常用于熏蒸消毒,预防蚊虫。

扩展资料

艾草的用量也是需要注意的,一定不要过量。因为口服大量艾叶制剂后,会出现中毒症状:喉干口渴,胃肠不适,恶心,呕吐,继而全身无力,头晕耳鸣,四肢震颤乃至痉挛(中枢神经系统高度兴奋引起),痉挛发作后全身肌肉弛缓,缺乏张力,甚至瘫痪。

由于神经反射及血管本身受损,可招致子宫充血、出血,孕妇甚至流产。亦可引起肝细胞代谢障碍,而致中毒性黄疸和肝炎。由于主要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痊愈后亦常有健忘、幻觉等后遗症。慢性中毒者则有感觉过敏、共济失调、幻想、神经炎、癫痫样痉挛等症状出现。

人民网-艾草有养生妙用 使用前要请中医辨识体质

艾叶贴的功效与作用

温经通络、行气活血、祛湿逐寒、消肿散结、回阳救逆、安胎。

(1)艾草苦燥辛散,能理气血、温经脉、逐寒湿、止冷痛,为妇科要药。用治脘腹冷痛,经寒不调,宫冷不孕等证,如艾附暖宫丸。炒炭止血,可用治虚寒性月经过多, 崩漏 带下,妊娠胎漏,如胶艾汤。本品捣绒,制成艾条、艾柱,外灸能散寒止痛,温煦气血。煎汤外洗可治湿疮疥癣,祛湿止痒。

艾草贴的功效和作用是什么?

(2)艾草,又名家艾、艾蒿。它的茎、叶都含有挥发性芳香油,产生奇特的芳香,可驱蚊蝇、虫蚁,净化空气。中医学上常以艾入药,有理气血、暖子宫、祛寒湿的功能。中医针灸里面的灸法,把艾叶加工成的“艾绒”放在穴道上进行灼烧来治病。

(3)将药包贴在脚底,足底的相关反射区受到刺激,血液循环得到促进,给皮下组织的转运蛋白提供足够的动力,药物在转运蛋白作用下透皮吸收,伴随血液循环进入体内,有害物质也会在转运蛋白的作用下透皮排除。

(4)机体内有害自由基,也会和足贴内的离子相结合,以扩散的形式排除体外,两种形式的结合,人体的毒素能有效排出体外,促进人体健康。

艾草功效

1、调经止血、安胎止崩、散寒除湿

外用以火灸最为熟知,艾灸疗法就是借助艾叶燃烧时发出的药力和温热刺激,用以熏灼特定的穴位,达到祛病养生的目的。经常使用艾灸有调经止血、安胎止崩、散寒除湿之效;

2、治疗各种妇科疾病、急慢性炎症

艾草用途甚广,尤其在妇科疾病中的应用最为引人注目。中医理论认为,艾草性温,味苦、辛,主治吐血、咯血、便血、崩漏、胎动不安等妇女常见病。此外,艾草对风湿性关节炎、寒性泄泻、支气管炎、肠炎、急性尿道炎、膀胱炎等急慢性炎症皆有疗效。

3、抑制或杀灭多种致病细菌

艾叶中的挥发油(香味成分)对多种致病细菌均有抑制或杀灭作用。燃烧时不仅能抑制或杀灭周围环境中的细菌,还可分布于人口鼻呼吸道中,能杀灭进入口鼻呼吸道中的细菌,并且能在口鼻中形成一道微膜屏障,阻止细菌的侵害。通过燃烧艾叶烟熏或煎煮艾叶洗浴,由于高温其香味成分挥发更彻底,效果会更好。

4、增强免疫力

以艾叶为主制成的消毒香,能显著提高健康人鼻分泌液中特异性免疫球蛋白A的含量,长期应用艾叶洗浴也能增强人体的免疫机能,增强抗病能力,可明显减少流感的发生率,说明艾叶浴也有一定提高免疫力的作用。

减肥

如艾叶减肥法在民间应用广泛,该法是用晒干艾叶,捣成绒,制成艾卷,点燃以熨灸人体穴位,进而起到减肥作用的方法。其操作方法是:取关元、丰隆穴,将艾卷的一端点燃,先靠近以上穴位,以后慢慢提高,直到病人感觉舒快时就固定在这一部位(一般在距穴位0.5~1寸处),连续熏10分钟左右,至局部发红为止。每日1次,10次为一疗程。一般3~5个疗程即可见效。

洗艾叶浴

洗艾叶浴也是民间常用的养生保健方法,取新鲜艾叶30~50g,在澡盆中用适量沸水浸泡5~10分钟,取出艾叶调至适温即可沐浴。艾叶浴不仅可以预防感冒、妇女产后感染,对毛囊炎、湿疹也有一定疗效,另外还可消除疲劳。

风寒咳嗽

成年人一旦感受风寒咳嗽,用艾一把煎汤洗脚,同时用艾叶七至九片,葱三至五根,煎汤温服取汗,即可告愈。

头痛

用艾叶二斤烘干制绒与棉花混合制成药枕防治妊娠及产后外感风寒头痛和偏头痛。

受寒

老人丹田气弱、脐腹畏冷,儿童受寒而致腹痛泄泻,妇女痛经、经行不畅、少腹坠痛或崩漏带下等经寒证及妇女产后虚寒性腹痛等用熟艾制成围兜,兜其脐腹,效果显著。

鹏仔微信 15129739599 鹏仔QQ344225443 鹏仔前端 pjxi.com 共享博客 sharedbk.com

免责声明: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当前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内容摘自(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邮箱:344225443@qq.com)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

内容声明:本文中引用的各种信息及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图表及超链接等)均来源于该信息及资料的相关主体(包括但不限于公司、媒体、协会等机构)的官方网站或公开发表的信息。部分内容参考包括:(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参考使用,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本站为非盈利性质站点,本着为中国教育事业出一份力,发布内容不收取任何费用也不接任何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