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小麦和淮小麦有什么功效区别?
淮小麦是主产于江淮地区的小麦,浮小麦主要是产于北方的小麦(干瘪的果实)。
两种药物的功效如下:
1、淮小麦主要入里,益气养心,除烦止渴里胜,脏躁、心烦不安、消渴之证用之较多。
2、浮小麦的主要走表,主要除浮热止汗力比较强,对于虚汗不尽者较多用。
1、浮小麦:浮小麦,中药名。为禾本科小麦属植物小麦Triticum aestivum?L.的干燥轻浮瘪瘦的果实。全国产麦地区均有生产。具有益气,除热,止汗之功效。常用于骨蒸劳热,自汗盗汗,香脆感。
2、浮小麦相关论述:1).《本草汇言》:卓登山氏曰,此药系小麦之皮,枯浮无肉,体轻性燥,善除一切风湿在脾胃中。如湿胜多汗,以一、二合炒燥,煎汤饮,立止。倘属阴阳两虚,以致自汗、盗汗,非其宜也。
2).《本经逢原》:浮麦,能敛盗汗,取其散皮腠之热也。
3、淮小麦:主产于江淮地区的小麦,称淮小麦·
淮小麦治疗敛汗、止汗、益气:
1.)用于自汗,盗汗。淮小麦甘凉,能敛虚汗,并有益气、养心、除热作用。凡阳虚自汗,阴虚盗汗者,均可应用。可单用炒焦研末,米汤调服。治自汗者,可与黄芪、煅牡蛎、麻黄根等同用,如牡蛎散;治盗汗者,可与五味子、麦冬、地骨皮等配伍,以养阴敛汗。
2).用于骨蒸劳热。本品有益气养阴及除热作用,可用于阴虚发热,骨蒸劳热等证,常与玄参、麦冬、生地、地骨皮等同用,以养阴清热,敛汗除蒸。
用法用量煎服,15~30g;研末服,3~5g。
使用注意表邪汗出者忌用。
淮小麦和浮小麦的区别是什么?
如何区别麦子和浮小麦
1、看外型
麦子和浮小麦尽管全是绿色植物麦子的种子,但她们从外型上看就会有很显著的差别,麦子是一种颗粒物圆润的颗粒存有而浮小麦则是一种干瘪瘪的存有,他的外型不规律,并且没有麦子当然完善之后的光滑度。
2、看净重
麦子和浮小麦还能够根据她们的净重来区别,非常简单的方式 便是加入适量冷水把麦子和浮小麦一起放进到冷水中,渗透到水下的便是麦子而浮在河面的,便是浮小麦,实际上这也是浮小麦名字的来历。
今日关键对麦子和浮小麦做的详细介绍,能让大伙儿掌握彼此之间的不一样,另外也为大伙儿详细介绍了区别麦子和浮小麦的方式 ,之后大伙儿再分不清楚麦子还是浮小麦时能够按上边详细介绍的方式 去做,那样就可以把他们轻轻松松区别开
区别为:淮小麦是主产于江淮地区的小麦,浮小麦主要是产于北方的小麦。两种药物的功效也是不尽相同的,淮小麦主要入里,益气养心,除烦止渴里胜,脏躁、心烦不安、消渴之证用之较多。浮小麦的主要走表,主要除浮热止汗力比较强,对于虚汗不尽者较多用。
浮小麦为未成熟而体中空经水淘后即能浮起的小麦人药,其性味甘凉,功专止汗,主要用于自汗、盗汗,因本品甘而温和,“甘温可除热”,故亦可用于虚热病证,如《本草纲目》 说:“益气除热,止自汗盗汗、骨蒸虚热、妇人劳热”。
淮小麦,则为已成熟且佳中中空,经水淘后能沉下的小麦供药用,其性味甘而平,具有养心安神,养阴平肝之功,适用于心神不宁、失眠头昏、苦思悲伤、时哭时笑、精神恍惚、喜欠伸等脯躁之证,常与甘草、大枣、麦冬、枣仁等配用,方如甘麦大枣汤。
淮小麦的功效与作用
淮小麦是小麦的一种,因为它的生产地主要是在江淮地区,因此被称之为是淮小麦。淮小麦不仅是供人营养的食物,也是供人治病的药物。淮小麦主要可以用来治疗敛汗,具有止汗、益气的功效。淮小麦的具体功效有:
1、用于自汗,盗汗。淮小麦甘凉,能敛虚汗,并有益气、养心、除热作用。凡阳虚自汗,阴虚盗汗者,均可应用。可单用炒焦研末,米汤调服。治自汗者,可与黄芪、煅牡蛎、麻黄根等同用,如牡蛎散;治盗汗者,可与五味子、麦冬、地骨皮等配伍,以养阴敛汗。
2、用于骨蒸劳热。本品有益气养阴及除热作用,可用于阴虚发热,骨蒸劳热等证,常与玄参、麦冬、生地、地骨皮等同用,以养阴清热,敛汗除蒸。对于淮小麦用药的用法用量是煎服,15~30g;研末服,3~5g。在使用的时候一定要注意表邪汗出者是禁止服用的。
鹏仔微信 15129739599 鹏仔QQ344225443 鹏仔前端 pjxi.com 共享博客 sharedbk.com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