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油和润滑油的区别
I类基础没:即常规基础油,由传统的溶剂精制和溶剂脱蜡工艺生产的基础油。由于该工艺基本以物理过程为主,不改变烃类结构,饱和烃含量低,其中芳烃含量在10%以上,所以该类基础油热氧化安定性差,挥发性大,黏度指数低,硫、磷和氮的含量高。
II类基础油:是目前广泛应用的基础油,采用加氢裂化-催化脱蜡-非贵金属加热精制工艺加工制备。II类基础油工艺以化学过程为主,因此II类基础油同I类基础油相比具有色泽浅,芳烃、硫、磷、氮含量低,热安定性和抗氧化安定性较高等优点。
III类基础油:采用20世纪90年初开发成功的异构脱蜡法加工而成。III类基础油属于非常规基础油,由于经过长时间深度加氢精制,其黏度指数均大于120,同时氧化安定性显著提高,饱和烃含量高,芳烃含量低,硫、磷和氮含量进一步降低。研究青蛙,III类基础油的冷启动性、挥发性和氧化安定性均明显优于II类基础油,性能接近IV类基础油。
此外,III类基础油的蒸发损失小,油雾少,有利于保护环境和保证操作人员的健康。随着齿轮油向高抗氧化性、高黏度指数方向发展,应采用III类基础油制备新型高性能齿轮油。
IV类基础油:即聚a-烯烃合成油,又称合成烃基础油,是石蜡裂解和乙烯聚合方法生产的。由于无硫、磷和金属,不含蜡,所以倾点低,黏度指数高。
V类基础油:除I~IV类基础油之外的其他合成油(合成烃类、酯类、硅油等)、植物油、再生基础油等统称V类基础油。合成油常用于其他油品不能满足使用要求的一些特殊润滑条件场合,尤其用于极端高低温场合。某些植物油黏度指数高,润滑性能好,生物降解性强,但热氧化安定性差。由于环保的要求,再生油也备受重视。
有减少摩擦、避免发热、防止机器磨损以及医学用途等作用。一般是分馏石油的产物,也有从动植物油中提炼的。亦称“润滑脂”。不挥发的油状润滑剂。按其来源分动、植物油,石油润滑油和合成润滑油三大类。石油润滑油的用量占总用量97%以上,因此润滑油常指石油润滑油。主要用于减少运动部件表面间的摩擦,同时对机器设备具有冷却、密封、防腐、防锈、绝缘、功率传送、清洗杂质等作用。主要以来自原油蒸馏装置的润滑油馏分和渣油馏分为原料,通过溶剂脱沥青
、溶剂脱蜡、溶剂精制、加氢精制或酸碱精制、白土精制等工艺,除去或降低形成游离碳的物质、低粘度指数的物质、氧化安定性差的物质、石蜡以及影响成品油颜色的化学物质等组分,得到合格的润滑油基础油,经过调合并加入添加剂后即成为润滑油产品。润滑油最主要的性能是粘度、氧化安定性和润滑性,它们与润滑油馏分的组成密切相关。粘度是反映润滑油流动性的重要质量指标。不同的使用条件具有不同的粘度要求。重负荷和低速度的机械要选用高粘度润滑油
。氧化安定性表示油品在使用环境中,由于温度、空气中氧以及金属催化作用所表现的抗氧化能力。油品氧化后,根据使用条件会生成细小的沥青质为主的碳状物质,呈粘滞的漆状物质或漆膜,或粘性的含水物质,从而降低或丧失其使用性能。润滑性表示润滑油的减磨性能。
机油的作用
机油是汽车的“血液”,其功效主要包括:1、润滑作用:发动机油在金属表面形成油膜,可防止金属间接触部分的摩擦;2、冷却作用:发动机内部燃烧爆发及金属之间的摩擦会产生极高的温度,发动机机油的循环可以起到吸热和散热作用;3、密封作用:发动机机油将活塞和汽缸之间密封,阻止了燃烧室内的压缩燃料气体和燃烧燃料气体泄出;4、清洁作用:发动机机油的循环可以将那些对发动机产生不好影响的积碳及其他金属粉末等杂质从发动机内部带走;5、防锈作用:发动机机油形成了金属表面的薄膜,阻隔了水分和有毒气体,从而防止了生锈和腐蚀。润滑油的作用
润滑油的作用可能很多人都知道,对于广大车主而言,还会知道机油是车身上经常更换的零部件之一,几乎每次保养的时候都要更换。如此频繁地更换,也可以看出它既是一个易耗品,又是一个重要品。不但发动机的运转离不开机油,车身上大部分有摩擦和碰撞接触的零部件都需要润滑,以保持良好的性能和长时间的使用寿命。
其实大部分车主都知道按照厂家的要求到专门的服务站更换机油,但是对于自己爱车使用的机油几乎是一无所知。也有少部分懂车的车主会根据自身的需要而自主选择其他非原厂配备的机油,这就需要对机油的分类与选取具有一定的了解。
2、机油的标准与分类
在国内市场上,无论是国产机油还是进口机油基本都与国际通用标准一致,等级分类沿用美国的下列2种标准:
1、美国汽车工程师协会SAE(Society of Automotive Engineers)的机油粘度分类法
SAE在汽车润滑油方面,负责制订粘度分类。如SAE40、SAE5W/40在发动机油中分别表示只能在北方夏季使用的单级油和四季通用的多级油。SAE采用的是粘度等级分类法,将机油分成夏季用的高温型、冬季用的低温型和冬夏通用的全天候型。具体含义如下:
(1)高温型(如SAE20-SAE50):其标明的数字表示100℃时的粘度,数字越大粘度越高。
(2)低温型(如SAEOW-SAE25W):W是Winter(冬天)的缩写,表示仅用于冬天,数字越小粘度越低,低温流动性越好。
(3)全天候型(如SAEl5W/40、10W/40、5W/50):表示低温时的粘度等级分别符合SAEl5W、10W、5W的要求、高温时的粘度等级分别符合SAE40、50的要求,属于冬夏通用型。
2、美国石油协会API(American Petroleum Institute)机油等级标准
API将汽车发动机润滑油分为S(汽油机油)和C(柴油机油)两类。汽油机油规格从1930年的SA发展到目前最高档的SL,分别是SA、SB、SC、SD、SE、SF、SG、SH、SJ、SL,其中SI空缺是为避免与国际单位制缩写混淆。柴油机油规格从CA发展到现在最高档的CI-4,分别是CA、CB、CC、CD、CD-II、CE、CF、CF-2、CF-4、CG-4、CH-4,其中CD-II,和CF-2是二冲程柴油机油,CF和CD的性能相差不多,只是发动机试验的要求较为严格而且应用范围更广。API将齿轮油分类为GL-1、GL-2、GL-3、GL-4、GL-5等。
本文开始时提到,车主不明白机油说明书上写的SAE 5W/30、API SL,现在就可以知道该机油是表示低温时的粘度等级符合SAE5W的要求、高温时的粘度等级分别符合SAE30的要求,属于冬夏通用型汽油车最高级的机油。
针对不同发动机选择内燃机油种类,柴油机油、汽油机油不可混用;汽、柴通用机油则可通用于汽油和柴油发动机。选择油品的质量等级,应尽量选择高质量等级油品。油品粘度等级要选择适当。
3、我国执行的机油标准
我国执行机油的标准是沿用美国石油协会的标准,决定机油好坏的级别是按26个字母顺序由SA、SB……SP、SG、SH、SJ、SL、SM.直至SZ。由前至后越往后其品质和标号越高。也就是说标号越往后机油对发动机的保护越好,其在抗磨性、抗剪切性、抗氧化、抗高温、保持油路清洁和降低废气排放都远优于中低档机油。
出于对国家环境和汽车发动机保护的目的,美国本土目前已基本不使用低于SL级别的机油。在美国超市上也只有SL级别机油售卖,低于这个级别的产品已不准上架。尽管目前许多美国机油厂商仍有生产SG、SJ或低于SL的机油但绝大多数用于向经济欠发达的国家出口。由于我国汽车工业发展为跳跃式的增长,在对汽车的环保要求的某些标准上仍无法配套。对车辆发动机的排放只是要求达欧Ⅱ(或API96)标准,对车辆所使用的润滑机油产品尚无太多的制约和门坎限制。发达国家只售(用)SL级以上的产品,而我国的机油市场却仍以消费使用SG或SJ以下级别的机油为主,这不仅不能给目前采用新型发动机的车辆带来足够的保护还给环保带来负面的结果。以欧美的发展经验和过程为鉴,相信中国为了环保的原因和避免社会资源的浪费也会很快要求人们全都使用SL以上级别的机油,这是必然的趋势。
4、发动机磨损的主要原因
我们先了解发动机磨损主要产生于哪几个方面。
(1)、冷启动磨损严重:因为在发动机冷启动的过程中,许多摩擦部位是在无机油润滑的状况下干摩擦,有资料显示发动机的磨损65%以上是发生在冷启动时;
(2)、润滑状态变差:当发动机温度过高、润滑状态变差或工作状态突然改变时,金属摩擦表面间的润滑油膜被破坏,金属摩擦表面间直接干摩擦,磨损严重。尤其使用低档机油更为严重;
(3)、燃烧产生的废气对金属会产生腐蚀而水冷凝气对金属也会产生锈蚀。这几个方面的问题事实上都与车主所选择机油的品质和粘度要求相关。
严格地说,选用机油的粘度是由使用者(车主)当地的气温来决定的。不同的气温情况下机油的粘度是不一样的。好的机油(SL级)都会添加高分子聚合物质,其粘度可以在一定的范围内调节,遇热变稠,遇冷变稀,这样可以减少发动机进行时的阻力和磨损。因为粘度太大会在汽车冷启动时产生阻力,机油难以快速泵到摩擦表面,造成严重摩擦同时也造成曲轴的搅油阻力增大,发动机动力降低;而粘度太小则油膜易被破坏也使磨损加剧,此结果又易连锁导致密封作用失效产生窜气,污染机油而再次加剧机内磨损。
机油型号中的“W”理解成冬天(Winter)也正确。而“W”前的数值表示转动曲轴和启动发动机的难易及机油流向发动机各处的润滑性能。“W”之前数值越小则表明则低温粘性小,低温启动效果好。而“W”后面的数值表示机油的高温粘性指数,是指在高温气候下冷车启动时适应大致的温度范围。而在这范围内机油能提供和保证浓度、粘度和良好润滑性能。
其实在广东这个地区由于冬夏温差不算太大,除了夏季最热期间有条件最好使用20W50外,其余的时间选用10W30,10W40或是15W40其机油的粘度、温度对车辆发动和行驶不会有明显的差异。目前国内的机油市场鱼龙混杂、卖点各异,广东的车主面对众多的选择不必犯难。选择机油只要把握四点:
(1)、SL或以上级别;
(2)、在10~20W30~40的范围的粘度标准内;
(3)、只要不是伪冒品,价格越便宜越好;
(4)、产品指定换油公里数越长越好。
第1、2点是必须的条件它能让你省心,第3、4点是辅助的条件它能让你省钱。具备前3点是很好的选择,而4点都具备则是完美的选择。这几点车主能把握好的话,你的车辆发动机寿命肯定比别人长,你的修车成本也肯定会比别人少。
5、如何选用和更换机油
有车主问,用闪点、颜色、黏度来评论机油性能的好坏,这样正确吗?这是片面的的。闪点、颜色、黏度等是机油的基本理化指标,与机油性能的优劣不直接相关。上述指标就如同鞋的尺码,仅仅比较鞋尺码是26号还是27号都不能判断鞋的质量是否优异。有些机油经销商就制造了一种测试仪,通过不断增加负重的方式以检验机油的优劣,其实这种方式也只是说明机油的润滑度,同样不能判断机油的质量是否优异。
通常来讲,理想的发动机机油是能够清洁发动机,延长发动机使用寿命的。因此,评价机油质量需要考查其润滑性、清洁分散性、抗磨损性、抗腐蚀和抗氧化等性能。但如何评价这些复杂的性能呢?这需要用发动机台架试验来评价。简单的说,就是把机油放入发动机内,安装在试验台上强化试验,通过长时间的运转、检查:活塞环槽沉积物,活塞漆膜和整体清洁性,滤清器阻塞程度及油底壳积碳程度;活塞环,汽缸套和配气系统磨损量;轴瓦的重量损失;机油的黏度增长量。以上的这些分析需要在专业的仪器上进行,一般汽车修理厂是不具备这些条件的。那么怎样判断机油的质量是否优异呢?
美国石油协会(API)依据上述台架试验对机油的质量级别进行了分类,从SA直到SG、SJ、SL,以方便消费者选择。从“SA”到“SL”,每递增一个字母,润滑油的性能就会好过前一种很多,这之中就会有更多用来保护发动机的添加剂。世界各国机油生产企业也按照这个标准来进行生产。选用机油主要根据发动机的压缩比、曲轴箱是否装有正压通风装置、是否有废气再循环装置及废气催化转化器为主要考虑的依据。例如,一般小轿车的压缩比为8至10,可选用SE或级别;压缩比在10以上,尤其是欧洲生产的轿车,由于发动机功率大、体积小,工作条件苛刻,应选用SF、SG甚至更高油品质量的级别。总之,选择机油应根据发动机的要求进行选择,既没必要在要求较低的发动机上使用过高级别的机油,也不能将较低级的机油使用在要求较高的发动机上。每辆车都有随车的使用说明书,按照说明书的推荐级别选择机油即可。
现在机油的品牌越来越多,可谓“乱花渐欲迷人眼”。于是,有不少车主干脆眼一闭手一挥:就选进口的,还得是最贵的,其实这样完全没有必要。进口名牌也许胜在其先进的配方及生产工艺、牢固的稳定性等,但价格也高。有的车主进口、国产的机油都用过,并未感觉有太大的差别。有些机油经销商在做对比实验时将模拟的零件转速提到7000转/分钟,比较下来的结果也的确是进口油比国产油的使用效果好,几乎不出现磨痕。但对国内一些主流车型实际工作情况却未必合适。因为国内的车跑起来,发动机的转速最高也就4000至5000转/分钟,城市驾驶几乎都在3000转/分钟上下波动。当然,进口机油的使用公里数相比之下可能要长些,但对能遵循每5000公里勤换油的车主来说,就没有必要花这些冤枉钱。
目前市面上有很多大家耳熟能详的机油品牌,进口的像壳牌、美孚、加德士、埃索等,它们的价格比国产名牌要贵30%至40%甚至更高。实际上,有不少国产品牌润滑油品质也不错,像长城、昆仑、奥鑫、龙霸、霸王长城、南海、兰炼飞天等,都是物美价廉,有些甚至达到了进口机油的质量水平。所以一味花高价追求名牌也十分没有必要。特别是一些大众化的轿车,使用国产普通机油足以,没必要非得用进口高档润滑油,要根据车的技术要求和使用条件“量力而行”。
需要提醒车友注意的是,目前假冒伪劣机油也充斥着辆机油市场,一些不法厂商用回收的废机油重新炼制,再用名牌的机油罐来充装,使用到这样的机油对发动机有很大的损害。所以购买和更换机油一定要去有信誉的汽车修理厂或品牌快修店,切勿贪图便宜到路边店更换机油。另外,要养成经常检查机油的耗用情况,最好每周都检查一次,检查的时候,拔起机油尺,用抹布擦干净机油尺上的油,重新插进测量孔,再拔出来看,机油尺都有上限与下限的标志,如果低于或接近下限,就要添加机油了,添加的时候也不应高于上限,否则也会影响发动机的工作。专家还提醒消费者,一般情况下坚持每5000公里更换机油,可以确保发动机正常运转。如果在风沙、崎岖等恶劣道路环境和负重的情况下行驶的车辆,更换机油的公里数还要缩短
鹏仔微信 15129739599 鹏仔QQ344225443 鹏仔前端 pjxi.com 共享博客 sharedbk.com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