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狗-知识改变命运!
--

sna开头的社保卡与sns开头的社保卡有什么区别

桃子1年前 (2023-12-04)阅读数 8#综合百科
文章标签气象医保

部分医院收费人员对社保卡使用范围不太清晰

昨日下午,华商报记者、西安市人社局信息中心工作人员再次来到西安市第九医院。在人社局工作人员提醒下,记者发现12月11日记者试图刷卡交费的窗口为省医保窗口,当时该窗口收费人员表示无法读取记者的社保卡。昨日,记者在市医保窗口便可以读取卡内信息,同样也能读取另一张卡号以“SNA”开头的社保卡信息。

西安市人社局工作人员表示,社会保障卡由省人社厅统一制作,参加省医保市民的社保卡卡号以SNS开头,而参加市医保市民的社保卡以SNA开头。两种社保卡使用同一套刷卡设备,参加省医保的社保卡,必须将刷卡设备连接到省医保的系统上,参加市医保的社保卡,必须将刷卡设备连接到市医保的系统上。西安市人社局之前给市第九医院门诊安装调试了市医保范围的社保卡刷卡设备,但可能最初几年刷市医保范围社保卡的市民较少,这套设备极少使用,医院方面便将这套设备收了起来。昨日,负责安装设备的工作人员是在门诊收费的一个柜子里发现这套设备的,从设备上的尘土来看,应该是很久没用了,于是就要求他们将设备安装好。

近日,西安市人社局方面通过调查发现,很多医院都将市医保范围的社保卡刷卡设备设在医保办或住院结算窗口。另外,由于省医保范围的社保卡推行比较广泛,有部分医疗机构的收费人员对社保卡使用范围不太清晰,以为社保卡都属于省医保范围,这样会造成市医保范围的社保卡在省医保范围的设备上刷卡出现无法读取持卡人信息的问题。

提醒:市民在医院就诊时,一定要注意自己的社保卡是省医保还是市医保,以“SNA”开头的是市医保,要在市医保窗口刷卡;以“SNS”开头的是省医保,要在省医保窗口刷卡。

人社部门将增发设备

sna开头的社保卡与sns开头的社保卡有什么区别

对定点医疗机构收费人员进行培训

该工作人员称,虽然社保卡刷卡设备都由省人社厅统一发放,但省医保范围的社保卡刷卡设备是由省人社厅配发的,市医保范围的社保卡刷卡设备是由市人社局配发的,配发原则是三级医院三套,二级及以下为一套。设备配发给相关定点医疗机构后,市人社局信息中心负责安装调试,并确定刷卡设备可以使用。目前,之前的医保卡刷卡设备和现在社保卡刷卡设备均连接到市医保系统进行使用。

另外,省人社厅会于近期增加社保卡刷卡设备,缓解医院刷卡压力。市人社局会对相关定点医疗机构收费人员进行社保卡使用问题的培训,同时督促相关定点医疗机构在收费窗口显眼位置提醒广大市民社保卡的使用方法。

提醒:市人社局提醒,使用市医保范围的社保卡在定点医疗机构就诊时,要告知医院方面是省医保还是市医保,然后再确认是在门诊刷卡还是在医保办或住院部刷卡。 华商报记者 张成龙

抗战时期,宋庆龄发起的保卫中国同盟举办的“中国之夜”和“一碗饭”运动?

摘 要:通过对2006—2010年期间气象应急服务案例进行统计,总结了陕西省气象台在气象应急服务过程中采取的措施,剖析了气象应急服务的成功经验及不足之处,以期为提高气象应急服务效率,科学防灾减灾提供有益的借鉴。

中图分类号:P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2)09-241-02

一、引言

近年来,气象应急服务已经成为气象部门积极应对各种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全力保障重大社会活动和突发公共事件的重要手段,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而且随着灾害性天气频繁发生,气象应急服务次数正在呈现逐年上升趋势。为此,通过对陕西气象台2006—2010年气象应急服务案例,从应急对象、时间、响应级别、服务措施、服务效果等方面进行分类总结分析,以期为今后科学防灾减灾提供有益的借鉴。

二、气象灾害与应急响应

气象灾害事件包括干旱、暴雨(雪)、寒潮、大风、沙尘暴、低温、高温、雷电、冰雹、霜冻、冰冻、大雾、霾等,气象部门根据对各类气象灾害的发展态势,综合预评估分析确定预警级别。预警级别分为Ⅰ级(特别重大)、Ⅱ级(重大)、Ⅲ级(较大)、Ⅳ级(一般),分别用红、橙、黄、蓝四种颜色标示。按气象灾害程度和范围,应急响应分为Ⅰ级(特别严重)、Ⅱ级(严重)、Ⅲ级(较大)、Ⅳ级(一般)四个响应等级,分别应对特别重大、重大、较大、一般四个级别气象灾害。按不同气象灾害种类及其响应级别,受影响的市、县(市、区)政府以及相关部门进入同级应急响应状态。{1}

三、气象应急服务的分布

1.案例统计。应急案例资料为陕西省气象台2006年至2010年期间的21次应急案例中的23次气象应急服务响应事件(表1)。其中2008年1月10—31日的Ⅲ级、Ⅱ级应急响应、2010年8月18-24日的Ⅳ级、Ⅱ级应急响应分别为一次天气过程中的两次单独应急响应命令,故分别按照2次气象应急服务响应事件统计;2010年7月22—24日的Ⅳ级、Ⅱ级应急响应为一次应急响应命令的升级,故按照1次应急响应事件统计。

对以上23次应急响应事件,从应急启动的年份、月份、应急对象、应急响应级别四个方面进行综合统计,统计结果分别见图1、图2、图3、图4。

2.气象应急服务各特征分析。(1)应急时间特征。据统计,23次气象应急服务中,2006年2次,2007年3次,2008年4次;2009年3次,2010年11次;5—10月启动应急16次,占总应急次数的69.6%;7—8月启动应急10次,占到总应急次数的43%。从统计结果可以看出,应急启动次数正在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且汛期(5—10月)是气象应急服务的关键时段,也是气象应急服务任务最繁重的时段。(2)应急对象特征。23次气象应急服务中,针对重大灾害性天气启动应急19次(其中暴雨9次,暴雪3次,寒潮4次,干旱3次),占总应急次数的82.6%。针对突发事件启动3次,针对重大活动启动应急1次。从统计结果可以看出,重大灾害性天气是气象部门应急服务的最主要对象。(3)应急响应级别特征。23次应急服务中,Ⅱ级应急响应4次(含2010年7月由Ⅲ级升级为Ⅱ级的1次应急),占总应急次数的17%;Ⅲ级应急响应5次,占总应急次数的21%;Ⅳ级应急响应12次,占总应急次数的50%;紧急工作状态3次,占总应急次数的13%。从统计结果可以看出,气象应急服务以Ⅱ—Ⅳ级应急响应为主,其中Ⅳ级应急最多。(4)应急服务组织领导特征。陕西省气象台的所有气象应急服务均是在陕西省气象局党组的统一领导和指挥下进行的,其中重大灾害性天气应急服务一般是成立以台长为组长、副台长为副组长、各科科长为成员的省台应急领导小组,下设预报预警组、实况监测组、预报预警服务组、业务保障组。突发公共事件气象应急保障一般是成立以台长为组长、副台长为副组长、各科科长为成员的省台应急领导小组,下设应急指挥小组、技术支持小组、现场服务小组和后勤保障小组。

四、应急响应措施和手段

1.针对政府领导和决策部门。主要采取手机短信、传真、视频可视会商系统、当面汇报等4种形式,按照1小时、3小时不等的时间间隔,加密制作发布最新天气预报和实况气象信息。

2.针对重大社会活动和突发事件。主要采取直接选派气象专家前往活动现场和加密向指挥部制作发布《专题天气预报》两种形式,开展气象应急保障服务。

3.针对社会公众。主要采取气象专家加密接受新闻媒体采访、电台、电视台直播天气、组织召开新闻发布会等3种形式,加密发布最新气象信息。

五、气象应急服务取得的效果

1.引起政府部门高度重视。省委省政府等各级决策部门领导每次均依据陕西省气象台发布的重大气象信息作出重要批示,安排部署防灾抗灾工作。其中,23次气象应急服务中,省长、副省长、省委书记等依据气象信息批示总次数达20余次。为紧急协调全省多部门联动赢得了宝贵时间,确保了全省防灾减灾工作各项任务得到高度重视和扎实落实。

2.促使有关部门积极联防联动。相关决策部门积极依据气象信息组织灾区防灾减灾工作,其中包括市政部门组织道路养护人员上路除冰雪和提前供暖、农业部门组织农户预防果业蔬菜冻害、物价部门部署稳定物价、通信部门保障信息畅通、交通部门加大警力疏导交通、铁路民航调整运输方案等。确保各部门在积极的联防联动中,将气象信息“消息树”和“发令枪”作用充分发挥,最大限度地减少了因重大灾害性天气造成的损失。

3.得到新闻媒体的高度关注。省台的所有重大气象信息均得到了各级新闻媒体的高度关注。陕西主流媒体《华商报》、陕西电视台新闻联播等多次以头版头条的形式报道重大气象信息,确保了公众及时了解和预防重大灾害性天气,收到很好的效果。

4.受到各级领导的肯定表扬。气象应急服务在防灾减灾中所发挥的重大作用,得到了各级领导的充分肯定和表扬。其中,荣获省委《抗洪救灾创先争优先进基层党组织》1次;省委书记专门来函表扬1次;省长专门批示表扬1次,口头表扬2次;省防汛办电话表扬感谢多次;镇安黄金尾矿指挥部发来感谢信1次;《中国气象报》专题报道先进事迹2次;《中国气象文明动态》专题报道先进事迹2次;陕西省气象局机关党委下发文件“号召向省台党支部学习”1次。

六、经验与反思

1.成功经验。(1)预报预警信息超前准确发布,服务及时主动,有效引起了政府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为全省提前组织抗洪抢险提供了科学的决策参考,是做好气象应急服务工作的关键。(2)各级领导高度重视,坚持坐镇业务一线靠前组织和指挥,以敏锐的、主动的服务意识,周密部署,形成全局上下一盘棋,是做好气象应急服务工作的前提。(3)区域联防、上下和多部门之间的密切联动,确保更好的发挥了气象信息“消息树”和“发令枪”的作用,是做好气象应急服务的重要保障。(4)提前或加密召开新闻发布会,积极借助社会新闻媒体的力量,加大了气象信息传播、宣传力度,确保了气象信息效益最大化。

2.分析与思考。(1)天气实况信息综合监测分析能力需要进一步提高。在重大灾害性天气发生之时,特别是冬季出现的降水积雪现象,仅仅依靠气象部门当前固定的观测记录模式,已经难以满足政府领导和社会公众需要随时了解天气实况信息的要求。因此,加密对天气实况信息的监测,提高气象灾害监测时间密度和精度,增强实时气象资料及时有效的分析处理能力势在必行。同时要继续加强气象灾害监测预警系统建设,争取在交通枢纽、重要高速公路等关键地段增加路面温度、积雪厚度、路面结冰等要素观测。(2)气象灾害延伸预报服务能力需要进一步提升。目前,气象部门对重大灾害性天气过程的预报服务做到了准确及时,但对灾害性天气将会造成什么影响研究不深,提及较少,使得相关政府领导在做防灾减灾决策指示时无从下手,针对性不强。(3)“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的防灾减灾机制需要进一步深化。雨雪冰冻天气、高温、雷电、大雾、寒潮等气象灾害对公众生活、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愈来愈显著,需要进一步加强气象防灾减灾体系建设,深化“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社会参与”防灾减灾机制建设,出台省级气象灾害专项应急预案,构建气象灾害应急处置多部门联动机制。

注释

{1}陕西省气象应急预案

(作者单位:1.陕西省气象台,2.陕西省气象信息中心 陕西西安 710014)

(责编:若佳)

1941年7至9月间,宋庆龄在香港倡议开展了“一碗饭运动”。随之引起香港各界热烈响应,香港民众纷纷上街购买饭券,吃“爱国饭”、“救国饭”,争相为资助抗战、救济同胞作出自己的贡献。

筹办“一碗饭运动” “一碗饭运动”原是美国医药援华会等团体于1939年首倡的。它每年举行一次,在美国人民和华侨中募集捐款,以购买医药和医疗设备,支援中国抗战。不久,“一碗饭运动”扩展到英国、加拿大和南美的许多国家。 从1937年7月抗战爆发到1941年12月7日日本开始进攻香港之前,香港暂时免遭战火,香港成为抗日救亡运动的据点。为募集资金,救济伤兵难民,1941年,时任保卫中国同盟(简称“保盟”)主席和中国工会国际委员会名誉主席的宋庆龄,在香港发起和领导了这场轰动全港的“一碗饭运动”。她认为在香港发起这样的运动,对激发150余万香港同胞的爱国救亡热情,募集救灾救难的经费具有重要意义。 5月初,根据宋庆龄的倡议,“保盟”在香港成立了以宋庆龄为名誉主席,香港立法局华人首席议员罗文锦律师为主席,香港医务总监司徒永觉的夫人克拉克为副主席,并包括香港华商总会负责人在内的“一碗饭运动”委员会。经研究,委员会决定发售餐券1万张,每张港元2元,餐券的价值本可享受几道菜肴,但认购者只能持券到提供赞助的餐馆吃炒饭一碗,这种差额盈余将交给中国工业合作社为救济西北难民的基金。 “一碗饭运动”立即得到香港各界的积极响应。第一位捐助者是威灵顿街丽山餐室的老板温梓明,他表示愿捐饭500碗。在他的带动下,香港各酒楼、餐室纷纷响应,几天中,就有13家餐饮店参加,共捐饭5000余碗。大家把它称为“救国饭”。 “一碗饭运动”成立大会召开 7月1日晚上,在香港湾仔著名的英京酒家,由宋庆龄主持了规模盛大的“一碗饭运动”开幕典礼。“一碗饭运动”委员会的大部分成员以及香港各界中外人士150多人出席了开幕式。宋庆龄首先向在座的各位介绍了开展“一碗饭运动”的意义。她指出:“一碗饭运动不但是募了捐去救济被难的人们,并且是要节饮节食,来表示牺牲的意思,这是我们做人的美德,无论中外,无论古今,都是值得赞扬的。”她强调说:“一碗饭运动是同情于我们抗战建国,而发扬民主精神的表示。”而且“更含有一种深长的意义,因为这次捐款是要帮助工业合作社去组织及救济难民、伤兵,这是巩固生产阵线,是生产救国,是帮助人们去帮助自己,是最妥当的一种救济事业。”因此“是值得提倡的”。 在大厅主席台上,陈列着一些宋庆龄捐赠的孙中山生前珍贵的墨宝及其它文物和纪念品,并当场义卖,作为向“一碗饭运动”的捐款。不多时这些珍品便被争购一空。 成立大会后,“一碗饭运动”委员会通过新闻、文艺界进步人士,展开了广泛的宣传和动员活动。在社会各界的大力宣传、鼓动下,香港餐饮界对“一碗饭运动”的反响非常热烈。丽山餐室首先宣布捐赠炒饭后,上环水坑口的乐仙酒家立即表示捐助3000碗。接着,英京、龙泉、广州、汉商、天燕、小祗园等酒家、餐室、茶居等也踊跃捐饭。截至8月1日,捐助数已达14700碗。与此同时,香港工、商、妇、学等社会团体也纷纷响应“保盟”的号召,协助“一碗饭运动”委员会推销饭券,他们是:华商总会、南华体育会、中国青年救护团、岭南同学会、港九居民联合会、华人机器会、妇女慰劳会等等。此外,荃湾的天天酒家、中豪联商会、国华银行、五邑工商会等社团,以及郑铁如、唐谭美、高福申、罗文锦等人,也都为“一碗饭运动”捐款。 “一碗饭运动”轰动全港 1941年8月1日,计划进行3天的香港“一碗饭运动”正式拉开帷幕。 清晨,克拉克夫人等“保盟”工作人员就分赴各酒家、茶室,巡回各店的准备情况,对他们的精心布置、有序准备表示满意与感谢。 英京、乐仙等13家酒家、餐室都将自己的厅堂门面布置得新颖别致。有的在门上挂出“欢迎来吃救国饭”、“爱国之门”、“光荣之门”的横幅,有的在店堂内张贴爱国宣传画,还有的展出了抗日战士英勇杀敌、工合社员努力生产的等。准备工作井然有序。地处湾仔的英京酒家在二楼专设一厅为接待“一碗饭运动”顾客,并免茶资费。乐仙酒家更是别出心裁,对捐款达100元以上者,则用该店珍藏多年的大红古碗盛饭款待。 公共汽车、电车上,也张贴着标语和宣传画,写着“为祖国无家可归的难民请命”、“大家来吃爱国饭”、“全部收入拨交中国工业合作社扩大救济工作”等口号。特别是当天上午,一只特制的大碗模型出现在街头时,把活动引向了高潮。一大群人簇拥着这只“大碗”喊着“多买一碗饭,多救济一个难民”的口号,穿过中环、西环、湾仔等闹市区,给本来就已是家喻户晓的“一碗饭运动”增添了气势。 这一天,香港民众纷纷上街购买饭券,大家都以能够为资助抗战、救济祖国同胞为荣。他们称誉炒饭为“爱国饭”、“救国饭”,是为救亡尽力,故而个个脸上呈现自豪的神色。一个小摊贩对采访的报社记者说:“平时各项开支省了再省,即使是一根火柴钱也都要掂掂分量,唯独买一碗饭运动餐券不能小气。我买了5碗,妻子儿女都吃了,虽然用去了好不容易赚到的10元钱,心里却十二万分的高兴,因为我们一家算是尽了中国人应尽的一份责任,良心上感到安适。” 各餐室的老板、店员都视参加“一碗饭运动”为一生中最有意义的事,如办喜筵那样着意配料加工,以空前优质的服务接待食客。有个衣衫褴褛的乞丐,瞻前顾后上了英京酒家二楼“一碗饭运动”专厅,拣角落里座位坐下。他一生中可能从未进过如此豪华的酒楼,显得很不自在,正心神不宁时,漂亮的女招待端着热气腾腾的炒饭,送到他面前,微笑着说:“请用饭。”现场采访的记者目睹了这一不同寻常的场面,问酒家经理高福中:“讨饭的也来贵店吃炒饭,你们不讨厌?”高经理正气而言道:“爱国不分贫富,凡是来吃爱国饭的,我们一视同仁都是热诚欢迎接待。” 8月2日、3日,正值周末和星期天,市民把参加“一碗饭运动”视为最光荣又最具永恒纪念意义的一个重要的活动,他们或携幼扶老举家共食;或和朋友同去餐室。家境贫寒的,买一碗回去,一家老小围坐,你一筷,我一匙分享;病老不能出门的,托人捎带。香港地无分南北,人无分中外,个个都知“一碗饭运动”。他们阶层不同,然同情伤难,支持工合,夺取抗战胜利的热情一致! 在当天的《华商报》上,头条刊登宋庆龄的题词:“日寇所之,骨肉流离,凡我同胞,其速互助。” “一碗饭运动”延长了日期 原定进行3天的“一碗饭运动”很快就过去了,可仍有许多人为没能吃上“一碗饭”而遗憾。各界人士也纷纷呼吁,希望能延长时间,以便能让更多的人吃到一碗“爱国饭”、“救国饭”,以表达他们的一片爱国救难之情。结果多数餐室延长了日期,其中龙泉茶室延至8月10日,天燕餐室延长至15日,而乐仙、小祗园两家一直持续到了8月30日。售出的餐券,远远超过了原定的2万张的指标,“一碗饭运动”取得了圆满的成功。 9月1日,“一碗饭运动”胜利落幕,在英京酒家举行了结束典礼,宋庆龄到会主持。会上公布了“一碗饭运动”收入:扣除各项开支,净余港币25000元,法币615元。胜利进行曲中,宋庆龄颁发奖品,把由她题写“爱国模范”的锦旗,授予认捐炒饭的13家优胜餐室;又向英京、小祗园、乐仙三家业主高福中、欧阳藻裳、庞永棠赠送了孙中山先生遗墨“努力向前”,以资特别鼓励。 “一碗饭运动”所得收入全部捐赠给中国工业合作运动,有力地支援了中国的抗战。它的成功,一方面离不开宋庆龄的大力支持;另一方面,更离不开香港同胞的爱国救亡热忱。

鹏仔微信 15129739599 鹏仔QQ344225443 鹏仔前端 pjxi.com 共享博客 sharedbk.com

免责声明: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当前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内容摘自(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邮箱:344225443@qq.com)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

内容声明:本文中引用的各种信息及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图表及超链接等)均来源于该信息及资料的相关主体(包括但不限于公司、媒体、协会等机构)的官方网站或公开发表的信息。部分内容参考包括:(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参考使用,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本站为非盈利性质站点,本着为中国教育事业出一份力,发布内容不收取任何费用也不接任何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