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狗-知识改变命运!
--

足银和千足银的区别是什么?

梵高1年前 (2023-12-04)阅读数 8#综合百科
文章标签首饰纯度

1、含量不同:含银量千分数不小于990的称足银。千足银是银含量99.9%的银,用于制作千足首饰银含量不得低于99.9%。

2、用途不同:足银由于过于柔软,不易铸造成心仪的首饰造型,且容易磨损和氧化变黑,加工成本过高,因此不是非常适用于首饰制作。千足银适合用来制造素银类首饰则有银饰品特有的质感。

3、外观不同:千足银从外观上很容易识别,就是亮银的本色,这种银材质,由于银本身的金属特性,使得99.9%的银比较软。足银则不同。

银饰保养禁忌

在佩戴银饰时不要同时佩戴其它贵金属首饰,以免碰撞变形或擦伤。

保持银饰的干燥,别戴着游泳,切勿接近温泉和海水。每次佩戴完后可用棉布或面纸轻拭表面,清除水份和污垢,然后收藏于密封袋中,避免与空气接触。

银饰最佳保养方法是天天佩戴,因人体油脂可使产生自然温润的光泽,含精致及立体做成雕塑之银饰,避免刻意擦拭光亮。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足银、百度百科-千足银

足银和一般的银有区别么?

在金属行业中,被人们使用较多的就属金银。人们在选购银器的时候,会发现有很多的种类,雪花银、足银、泰银、藏银等等,银到底有多少种呢,哪种银的纯度更高呢?

1、 如今市面上银饰根据材料大致可分为:足银、纹银、泰银、藏银、苗银、花银、素银、生银和熟银。但每一种银的纯度会有不同。

足银和千足银的区别是什么?

2、 足银:含银量在99%以上,足银用来制作首饰的较多,含银量不会低于99%。所以一般用做首饰,如手镯、吊坠等。

3、 千足银:这类银的含银量最高,达到99.99%。因为千足银的纯度最高,所以质地会很软,不适合做银饰,制作出来的都是块头较大的产品,如银块等。

4、 纹银:含银量在93.5%以上,纹银的用途是记账,现在用的较少。

5、 泰银(乌银):即925银,含银量在92.5%以上。泰银因来自泰国,所以称泰银。泰银与普通的银饰品不同,泰银亮度更高,韧性更强。

6、 藏银:是30%的银加70%的铜制作成的。含银量很低,所以价值也不高。

7、 苗银:含银量极低,基本是铜制作成饰品。

8、 雪花银:纯度分S990和S925,纯度、亮度都较高。雪花银会用作制作饰品等。

9、 素银:就是常听到的925银和990银,含银量是92.5%,其他成分是铜。主要用来制作饰品。

10、 生银和熟银:两种银提取的手法不一样。

市面上有很多的不同种类的银器,如果是用作收藏纯度越高价值就更高,如果是用作佩戴的话,素银、足银都可以。希望答案对你有帮助。

1.足银含量达到98%的银也称“98”银就代表“足银”,“足银”的含量为98%(含铜2%),在首饰上标注为980S。

2、纯银虽然理论上含量100%才是纯银,但实际很难获得100%的纯度。含量达到99%的银也即“99”银就代表纯银,“99”银的颜色苍白,且很软,用它做的首饰容易变形,不能镶嵌宝石等。

3、925银是指含银92.5%的银,含铜7.5%,在首饰上标注为925。925银在光泽、亮度和硬度都有所改善。自从tiffany公司开创使用925银以来,925银就被国际公认为纯银。我们常见的银首饰大部分都是用925银制造的。925银首饰经过抛光后呈现出极漂亮的金属光泽,而且也具有了一定的硬度,能够镶嵌宝石,做成中高档首饰。

4、泰银泰银,又叫“乌银”。是一种仿古工艺的银饰品,大部分是把925银硫化后显现出“古银效果”的银饰。这是因为一般的银饰品容易变色,将银硫化后就不会再变黄变黑,而且硫化后的银呈现一种原始古朴的效果,这种方法源于泰国,所以称为“泰银”。

银(Argentum),为过渡金属的一种。化学符号Ag。银是古代就已知并加以利用的金属之一,是一种重要的贵金属。银在自然界中有单质存在,但绝大部分是以化合态的形式存在于银矿石中。银的理化性质均较为稳定,导热、导电性能很好,质软,富延展性。其反光率极高,可达99%以上。有许多重要用途。

鹏仔微信 15129739599 鹏仔QQ344225443 鹏仔前端 pjxi.com 共享博客 sharedbk.com

免责声明: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当前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内容摘自(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邮箱:344225443@qq.com)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

内容声明:本文中引用的各种信息及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图表及超链接等)均来源于该信息及资料的相关主体(包括但不限于公司、媒体、协会等机构)的官方网站或公开发表的信息。部分内容参考包括:(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参考使用,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本站为非盈利性质站点,本着为中国教育事业出一份力,发布内容不收取任何费用也不接任何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