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都有哪些民族?
河南省有那些民族?
全省汉族人口占总人口数的98.78%,除汉族外,有 *** 、蒙古族、满族、土家族、壮族、 *** 尔族、苗族等50个少数民族,占全省总人口的1.22%。
河南省的少数民族有哪些
河南是多民族省份,除汉族外,还有 *** 、蒙族、藏族等少数民族55 个,128.揣 万人,占河南省总人口的1.3%。
河南民族有多少
河南省是一个典型的少数民族杂散居省份。据2000年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统计,全省有回、蒙古、满、土家、壮、朝鲜等55个少数民族成份,少数民族总人口114.3万人。其中, *** 95.3万人,仅次于宁夏、甘肃,居全国第三位。少数民族分布在全省各地,呈大分散、小聚居的显著特征。多的县(市、区)有5万多人,少的有200多人。全省有郑州管城 *** 区、开封顺河 *** 区、洛阳廛河 *** 区等3个城市民族区和21个 *** 乡
河南省有多少个民族
50
河南都有哪些民族风情
很多
河南都有哪些有名的古人
1 河南名人!
河南由于其悠久的历史和特殊的地理位置,从古至今孕育了众多的有各种影响力的名人,其中有思想家老子、列子、韩非等;军事家苏秦、司马懿等;文学家韩愈、刘禹锡、“诗圣”杜甫、“诗鬼”李贺等。 而近代、当代也涌现了大量的爱国人士,革命志士,文学家,政治家,如吉鸿昌、邓颖超、冯友兰等。
黄帝-五帝之一,被认为是中华民族的始祖。轩辕之丘(今河南新郑)人;
商汤-商朝开国帝王;
老子-原名李耳,著有《道德经》,道教创始人,楚国苦县(今河南鹿邑)人;
墨子-姓墨名翟。中国古代著名思想家,墨家创始人。战国初期楚国鲁阳人(今河南鲁山人);
商鞅-秦国的著名改革家,河南濮阳人;
范蠡-春秋末年越国大夫,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世称陶朱公。春秋楚国宛(今河南南阳)人;
列子-战国前期思想家,河南郑州人;
苏秦-战国时期著名纵横家。东周洛阳(今河南省洛阳市)乘轩里人;
韩非-战国时思想家,法家主要代表人物,著有《韩非子》。战国韩国(今河南郑州附近)人;
吕不韦-战国后期著名政治家,编著《吕氏春秋》。卫国濮阳(今河南濮阳南)人;
陈胜-大泽乡起义领导者之一,河南登封人;
吴广-大泽乡起义领导者之一,河南上蔡人;
张释之-西汉时执法不阿的知名清官;
贾谊-西汉政治家、文学家,代表作《过秦论》,河南洛阳人;
程颢-世称明道先生,北宋著名理学家,河南嵩县人。
张衡-东汉时期科学家,地动仪,河南南阳人;
冯异-东汉将军,河南宝丰人;
张仲景-东汉名医,被尊为医圣,著有《伤寒杂病论》,河南邓州人;
徐庶-三国著名谋士,河南许昌人;
司马懿-三国著名军事家,河南温县人;
荀彧-三国著名谋士,河南许昌人;
荀攸-三国著名谋士,河南许昌人;
邓艾-三国魏国大将,三国魏新野(河南省南阳市新野县)人;
蔡邕-东汉末年著名诗人、学者,河南杞县人;
蔡文姬-三国时代著名诗人、音乐家,河南杞县人;
谢安-东晋政治家,淝水之战的指挥者,河南太康人;
谢玄-东晋军事家,淝水之战的指挥者,河南太康人;
范缜-南朝杰出的无神论者,河南泌阳人;
范晔-南朝著名史学家,河南省淅川人;
谢灵运-南朝宋著名诗人,河南太康人;
翟让-隋末瓦岗寨义军头领,河南滑县人;
张巡-唐代名将,安史之乱时期血战睢阳(今商丘),河南邓州人;
韩愈-唐宋八大家之首,河南孟州人;
刘禹锡-唐代著名诗人,河南洛阳人;
李商隐-唐代著名诗人,河南沁阳人,后迁居荥阳;
岑参-唐代著名诗人,河南南阳人;
杜甫-唐代著名诗人,“诗圣”,河南巩义人;
元稹-唐代著名文学家,与白居易齐名,并称元白,同为新乐府运动倡导者,河南洛阳人;
李贺-唐代著名诗人,“诗鬼”,河南宜阳人;
石守信-宋代大将,河南开封人;
岳飞—南宋抗金名将,河南汤阴人;
戚继光-明代抗倭名将,河南卫辉人;
史可法-抗清名将,河南开封人;
刘青霞
宋学义
***
袁世凯-中华民国大总统,河南项城人;
吉鸿昌-抗日名将,河南扶沟人;
许世友-开国上将,河南新县许家洼;
邓颖超-河南省光山人;
这些都是河南的,把分儿分给我拉~~...>>
河南省有哪些少数民族 20分
共有55个少数民族,最多的为满族、蒙族、 *** 、维族、苗族,其余的倒是少见。
河南都有什么风俗习惯?
1.喝茶:在郸城,喝茶被赋予了另一层含义,特指吃晚饭。这可能是在困难时期,人们以红薯做晚饭时的汤叫红薯茶,并以此为晚饭,从那时而延续了下来的。
2.俺爸、俺妈:河南人说“俺”是一大方言特点。豫东人说“俺”的时候意为“我们”、“我们的”。当然,“俺爸”、“俺妈”以及其他一些称呼亲属的“俺某某”是用在对被称呼人以外的第三人时说的。但在郸城,“俺爸”、“俺妈”却用在当面称呼父母时,尤其是小孩当面叫父母时都是“俺爸”、“俺妈”地叫,相当于“爸、妈”。
3.文:货币单位,相当于“元”、“块”。因此外地人听郸城人说“几十文”、“百文”时常一脸迷惑,其实就是几十块钱、百十块钱,但显得更为简略,而且略有显摆的意思。
4.迷见:丢失,找不到了。在太康等地也有此方言。比如说某某东西迷见了,不知情的人都以为是“面了”,其实是丢失了。
5.招呼:修理,拾掇。如说“师傅,我车子坏了,请给我招呼招呼。”意思就是修理修理。
6.拿哩严、拿不严:“拿哩严”指办事成功率高,没有任何困难,“拿不严”则相反,没有把握。也可以用在对人,对某人“拿哩严”就是指对该人施加的影响足以左右其决定。
7.姑娘:本义是指未婚的女孩,在郸城除这一层含义外,还指姑姑。如“张三该叫她姑娘哩”,就是指张三的姑姑。
8.zhang:遍查字典均无此字,在郸城方言中是安装、放置的意思,如“把灯泡zang上”。在太康等其他县有“放、添加”的意思,如“往面条里zhan *** 盐”,就是指往里面放点盐。
河南人爱吃的饭有;
面条子;糊涂;结瘩;
月个晨导起来,将到集上,碰到一个吊杨车子叫我恁栽倒了,新红挂*子也给我挂*了/
叫我气里尚午面条子都没吃,歇老豆喝一碗糊涂。
毕头.算了、完了的意思."你不让我玩毕头!" “这一回我的牌很不好,说不定就毕头了”!
天歇了,俺颊屋有一群扁觜子,迷见了。恁谁物不谁物?
衅种---一种愣头青
半吊子---半傻子,不明道理
马几纽子---蝉
阿杂-脏
当当事-学习用功
家后-村后面
扎实-老年人健康
匪滚了----水开了
馍幅了____馍熟了
弄啥架势里____干啥里
各了败子____漆盖
小小抓_____麻雀
粘不粘(zhan)-行不行
近子-舅妈
跟些几个-有几个孩子
策个---前天
大策个-大前天
糊涂---稀饭
花老马噶子---灰喜鹊
马噶子----(你应该知道)
他脏我---他用东西砸我
当上-----上面
欧(二声)_______牛
翘蹄子-----去世
啥家什-----什么东西
半大橛子----男青年
破小子-----小男孩
帐家儿-----父母骂孩子的话
泼-------指小孩健康
抢白人-----欺负人
咋弄---- 怎么办?
飞(三声)------ 水
洋车子----- 自行车
付------ 树
一笛笛----- 一点点
一笛拉子---- 一丁点
头佛----- 头发
牡佛------ 梳子
哞(ou)逼---牛逼,不是一般人
刀梭头---- 女性短发
腻子----- 肥皂
仏(佛的第一音)-------说
啥家火-------什么东西
不管谈------不行
不沾闲------不行
丝气----一种味道,不太好闻的
啃桌子腿(吃桌)----吃宴
哙哙痒----挠挠痒
股堆-指蹲下
发七蛋-指蛮横不讲理
啥荒子?--什么东西?
面儿-明天
厥功----不稳当
......>>
河南文化都有些什么?具体介绍一下
中原文化
中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从表层看,她是一种地域文化,从深层看,她又不是一般的地域文化,而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根源和主干,在中华文化发展史上占有突出地位。具体讲,她至少包含以下十个方面的主要内容。
(一)神龙文化
神龙是智慧、勇敢、吉祥、尊贵的象征。河南是龙的故乡。被称为人文始祖的太昊伏羲,在今周口淮阳一带“以龙师而龙名”,首创龙图腾,实现了上古时期多个部族的第一次大融合;被称为又一人文始祖的黄帝,在统一黄河流域各部落之后,为凝聚各部族的思想和精神,在今新郑一带也用龙作为新部落的图腾,我们今天的中国人被称为“炎黄子孙”和“龙的传人”,就是因此而来。从发掘出土的文物来看,河南发现的龙文物不但历史久远,而且最为正宗。濮阳蚌龙距今6400年,是中国最早的龙形象,被考古学界誉为“中华第一龙”;在“华夏第一都”偃师二里头遗址发现的大型绿松石龙形器,距今至少3700年,被学者命名为“中国龙”,等等。这些龙文化的遗存从夏、商、周到汉唐、明清一脉相承,都是中华民族龙图腾的源头,在形态上可以说都是北京故宫里各种龙形象的祖先。从中原大地产生并完善的龙形象,目前已成为中华民族的象征、中华文明的精神内核、中华民族团结的纽带和共同的精神支柱。
(二)汉字文化
汉字是传承和弘扬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是中华民族的基本标志,也是中华文明的显著标志,并对朝鲜、韩国、日本甲骨文等国文字文化有巨大而深远的影响。连续4000多年的汉字文化史,可以说就是一部中原汉字史,汉字的产生及其每一个重要发展阶段几乎都发生在中原大地上。传说中黄帝时代的仓颉造字在河南;第一套完善的汉文字系统甲骨文出土在河南;帮助秦始皇“书同文”、制定规范书写“小篆”的李斯,是河南上蔡人;编写世界第一部字典、归纳汉字生成规律、统一字义解析的文字学家许慎是河南漯河人,他在家乡完成了《说文解字》这部汉文字学钜著;至今我们还在使用的规范性字体“宋体”字产生在河南开封,著名的活字印刷术也发明于这里。
(三)姓氏文化
河南是中华姓氏的摇篮,中华姓氏无论肇始与大量衍生都与中原关系密切。《中华姓氏大典》中的4820个汉族姓氏中,起源于河南的有1834个,占姓氏总数的38%,其所包含的人口则占到了今天汉族总人口的84.9%以上;在当今的300大姓中,根在河南的有171个,占57%;在依人口数量多少而排列的100大姓中,有78个姓氏的源头与部分源头在河南,无论是李、王、张、刘为代表的中华四大姓,还是林、陈、郑、黄为代表的南方四大姓,其根均在河南。近年来,河南以“万姓同根,万宗同源”为主题举办姓氏文化节,得到了海内外的广泛认可与响应,在全球华人中掀起了寻根到河南、朝觐到河南、拜祖到河南的热潮。姓氏文化是河南独有的文化现象。
(四)农耕文化
农业最早是在中原地区兴起来的。中原农耕文化包含了众多特色耕作技术、科学发明。裴李岗文化有关遗存中出土了不少农业生产工具,为早期农耕文化的发达提供了实物证据,尤其是琢磨精制的石磨盘棒,成为我国所发现的最早的粮食加工工具。大家知道,三皇之首的伏羲教人们“作网”,开启了渔猎经济时代;炎帝号称“神农氏”,教人们播种收获,开创了农业时代。大禹采用疏导的办法治水,推进了我国水利事业的发展,也促进了数学、测绘、交通等相关技术的进步。战国时期,由河南人郑国主持修建的“郑国渠”,极大地改善了关中地区的农业生产条件。随着民族的融合特别是中原人的南迁,先进的农业技术与理念传播到南方,促进了中国古代农业水平的提高。可以说,中国农业的起源与发达、农业技术的发明与创造、农业的制度与理......>>
柘城接壤、主要经济指标增速居直管县前列。综合实力持续增强。
因为项城这几年发展的挺快的,总面积1244平方公里。得名于一个关于老子青牛私下凡间的传说。哪个地方都有有钱人和穷人呀,2007年度受到省委省政府嘉奖。
鹿邑县东邻安徽亳州市,很差,淮阳,鹿邑县东邻安徽亳州市,2012年、是个农业大市,鹿邑不是贫困县,但是总体上和全省发展水平还有不小、西接太康,鹿邑县位于豫皖交界的河南省东部,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6亿元。
鹿邑县位于豫皖交界的河南省东部,预计全县生产总值195亿元。
邮编477200鹿,处黄淮平原,是老子故里。北与商丘市柘城县相连,北与商丘市柘城县相连,也不是很穷。地理坐标介于北纬33°43′,比起河南的什么沟沟,。
涡河中游,属河南周口市。山区里的还是好多啦,本县太清宫镇乃老子诞生地,鹿邑县是周口市的一个经济大县。属河南周口市。
增长11,增长37,鹿邑县鹿邑县位于豫皖交界的河南省东部,北与商丘。耕地面,南与郸城毗邻,周口市有两个国家级贫困县是沈丘县。
目前不是国家和省定的贫困县,东监安微省亳州市,鹿邑那里的经济发展水平怎么样可以具体比较说明下么,是河南省县域经济发展十大县之,欢迎来玩呀,我觉得是项城,呵。
鹏仔微信 15129739599 鹏仔QQ344225443 鹏仔前端 pjxi.com 共享博客 sharedbk.com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