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狗-知识改变命运!
--

请问,国家公务员考试中,排列组合基本概念是什么呢?

乐乐1年前 (2023-12-04)阅读数 8#综合百科
文章标签方法组合

排列组合是公务员考试行测中的一个常考题型,它是数量关系中比较特殊的题型,研究对象和方法独特、知识系统相对独立,同时也是另一个重点考查题型——概率问题的基础。从近几年的公务员考试形式来看,对它的考查难度逐年上升,题型愈发灵活。那么,将此部分的内容弄懂、吃透就显得更为重要了。精图教育专家在此助考生一臂之力。

对于数量关系,需要大家能根据题干含义准确、快速地列式和计算。对于排列组合数的计算,绝大部分同学能够轻松应对,但对于如何根据题意快速、准确地列出式子,成为最大的难点,根源就在于对相关的理论知识和方法似懂非懂,理解不透彻。接下来,中公教育专家为考生拨开排列组合的迷雾。

排列组合的本质是计数,与之相关的有两个计数原理:加法计数原理和乘法计数原理,分别在什么时候去用它们,需要记住一句口诀:分类用加法、分步用乘法。具体来看:

一、分类计数(加法原理)

完成一件事,有多种不同的路径,每种路径之间相互无关联,缺了任何一种路径都能完成这件事,叫做分类。总的方法数等于各种路径的方法数之和。通过下面的例子来给大家进行讲解:

例1.从甲地到乙地每天有直达班车3班,从甲地到丙地每天有直达班车2班,从丙地到乙地每天有直达班车4班,则从甲地到乙地共有多少种不同的乘车方法?

中公解析:可以分成两种不同的乘车方式:

第一种,直达:甲→→乙; 第二种,中转:甲→→丙→→乙

这两种不同的路径之间相互无关联。缺了直达,可通过中转实现从甲最终到乙这个目标;缺了中转,可通过甲直达到乙。即缺了任何一种路径都能完成这件事,叫做分类。“分类用加法”,总的方法数等于这两类方法数之和。

二、分步计数(乘法原理):

完成一件事,需要多个步骤,各个步骤之间紧密相连、环环相扣,缺了任何一个步骤都没办法完成这件事,叫做分步。总的方法数等于各个步骤方法数的乘积。

继续讨论例1,上面已对它进行了分类,第二种路径的方法数未知,继续探讨。将第二种中转的路径:甲→→丙→→乙分为两步。①:从甲→→丙;②:从丙→→乙。这两个步骤之间紧密相关,缺了任何一个步骤都没办法实现从甲到乙这个目标,叫做分步。“分步用乘法”,中转的方法数等于每步方法数的乘积,即第二种中转的方法数为2×4=8种。

再根据加法原理可得:从甲地到乙地共有3+8=11种不同的乘车方式。

并不是所有的方法数都能够轻松枚举出来,在正式考试过程中,绝大部分需要利用排列数和组合数来统计方法数。紧接着我们再来一起探讨另一组易混淆概念:组合和排列。

三、组合(不需要考虑顺序):

从n个不同元素中选出m(m≤n)个元素组成一组,称为从n个不同元素中取出m(m≤n)个元素的一个组合。用 来计数。

例2:从全班30个人中选取7个人打扫卫生,共有多少种不同的选取方式。

中公解析:题干只要求从30个人当中选出7个人,至于先选谁后选谁,对于整个结果不造成影响,所以不需要考虑顺序,即为组合,用 来计数。

四、排列(需要考虑顺序):

从n个不同元素中任取m(m≤n)个元素按照一定的顺序排队,称为从n个不同元素中任取m(m≤n)个元素的排列。用 来计数。

请问,国家公务员考试中,排列组合基本概念是什么呢?

例3:下个星期,从全班30个人中选派7个人来值班,共有多少种不同的安排方式。

中公解析:先从30个人当中选出7个人,对于单个人而言,安排他在周一或周二等不同日期值班是有区别的,顺序对整个结果造成影响,即需要考虑顺序,为排列。用 来计数。

精图教育专家相信考生在准确理解以上两组易混淆概念之后,对何时用排列数或组合数计数以及何时用加法或乘法计数原理就有了更清楚的认识。在之后解决相应问题的过程中,希望大家能够运用以上方法技巧准确、快速地列式,实现成功解题第一步!

排列组合和数列的问题

数列是正整数集合上的函数。属于函数的一种特殊类型。函数包括数列。

数列中的数,组成一个集合(集合的一种)。但是他们还是有区别的,数列是有顺序的,而集合一般不要求有顺序。集合包括数列,数列是一种离散的有序集,但是其顺序不是由元素的大小关系决定的,而是由它们的位置决定的。

先挑4张一组共6组c(60,4),c(56,4),c(52,4),c(48,4),c(44,4),c(40,4),然后挑选2张一组6次,6*c(36,2),组合数为上面所有组合的乘积

鹏仔微信 15129739599 鹏仔QQ344225443 鹏仔前端 pjxi.com 共享博客 sharedbk.com

免责声明: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当前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内容摘自(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邮箱:344225443@qq.com)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

内容声明:本文中引用的各种信息及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图表及超链接等)均来源于该信息及资料的相关主体(包括但不限于公司、媒体、协会等机构)的官方网站或公开发表的信息。部分内容参考包括:(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参考使用,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本站为非盈利性质站点,本着为中国教育事业出一份力,发布内容不收取任何费用也不接任何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