鲳鱼分为几种
鲳鱼,除了我们常见的银鲳,还有许多的品种。但是我们却总是以鲳鱼来统称这类鱼,但是鲳鱼不同的品种,差别还是比较大的。
1、银鲳亦称镜鱼、平鱼,体形侧偏,呈卵圆形,银灰色,头小,吻圆,头胸相连明显,口、眼都很小,两颌各有一行细牙, 食道侧囊内具有乳头状突起,嘴舌不能伸缩;头后侧感觉管从不延长,呈尖形,脊椎骨40~41。背鳍与臀鳍同形,稍长,呈镰状,成鱼腹鳍消失,鳍刺很短, 尾鳍 叉形,下叶长于上叶;体披细小的园鳞,颜色银白,故称 银鲳 。
2、金鲳学名卵形鲳鲹,地方名称黄腊鲳 ,金鲳,该鱼体侧扁,卵圆形,臀鳍与第二背鳍略相等,都显著比腹部为长。头侧扁,尾柄细,体披小圆鳞,不易剥落。
3、灰鲳体呈菱形。背鳍和臀鳍显著延长,尾鳍分叉,下叶延长。背部青灰色,腹部灰白色,皆具银灰色光泽。
4、红鲳学名短盖巨脂鲤,别名也叫淡水白鲳,成体有着黑色的背鳍和闪耀着桔红色金属光泽的腹鳍。
5、刀鲳又名眼眶鱼、皮刀鱼,属肉食性鱼类,喜欢追逐发光的猎物。 体近似三角形,甚侧扁。背缘浅弧形隆起;腹缘深弧形隆起,锐薄如刀。口小前位,几乎呈垂直状。体被细小鳞,不易察觉。侧线不完全,分两支。背基底长于背鳍,大部鳍条埋于皮下,仅末端外露。腹鳍条细长。尾鳍叉状。体背深蓝色,腹部银白且有淡**。
6、刺鲳俗名?鲳、肉鱼、瓜核、肉鲫、南鲳、玉昌、海仓。肉食性,以小型底栖无脊椎动物为主。产浮性卵。体呈长卵圆形,侧扁。头小,吻短。体被薄圆鳞,易脱落。背部青灰色,腹部色较浅。鳃盖后上角有一黑斑。尾鳍深叉形。
7、斑点鸡笼鲳体侧扁而高,呈菱形、背缘在背鳍起点处和腹缘在臀鳍起点处最高、口小,眼大。体被栉鳞,并伸展至背鳍与臀鳍上、体呈浅灰褐色,体侧有4~10条成横带状排列的浅黑色斑点、背鳍连续,前半部有9~10鳍棘,第4棘最长,胸鳍大,延长至尾柄;臀鳍有3鳍棘;尾鳍弧形、各鳍均呈淡豆绿色。
8、雪花鲳学名巴西真鲳,体延长或体甚高而侧扁,口中大,口裂斜,上颌骨后端达眼中部下方。前鳃盖骨边缘具小棘,背鳍和臀鳍基部被以鳞片,背鳍鳍棘部与鳍条部相连。
9、条纹鸡笼鲳?俗名蜈蚣鲳、婆心鲳、烟袋鲳、鸡鲳、龟花鲳、香鲳体侧扁,略呈菱形,体侧有4-9条深色横带;鳃盖膜连于峡部,但不愈合成皮褶;背鳍 通常有8鳍棘,以第三鳍棘为最长;鳔两侧各约有15对分枝很多的细盲管。暖水性鱼类。
10、乌鲳俗名黑鲳、铁板鲳、乌鳞鲳。体呈卵圆形,高而侧扁,体长可达40厘米以上。背、腹缘甚凸出、头小,吻短,口小,两颌牙细尖, 鳃耙 粗短。体被小圆鳞,呈黑褐色。 侧线明显稍成弧形,尾柄处的侧线鳞较大,形成一隆起脊。
在我们的生活中,鱼的种类数不胜数,做法更是多到数不清,金鲳鱼和银鲳鱼在字面上就差了一个字,那这两者到底有何差别,为何叫法不同呢?
我们先来明确一下这两种鱼的概念,我们俗称的鲳鱼其实就是指银鲳鱼,也叫白鲳,它是我国的一种主要海产品种。金鲳鱼更多的算是一种商品的名字,因为有两种鱼都叫此名,一是海产卵形鲳鲹,二是淡水白鲳,一种短盖巨脂鲤,属于淡水热带性鱼类。?
金鲳鱼已经实现了人工养殖,而银鲳鱼多为野生捕捞,这也是它市场价格更贵的原因之一。但不论是养殖还是野生,金鲳鱼的口感是完全不能与银鲳鱼所媲美的。银鲳鱼除了中间的一片骨头,全身上下几乎没有鱼刺,烹饪出来的成品又鲜又嫩。金鲳鱼比银鲳鱼好,金鲳鱼腥味淡。 ?
银鲳鱼广东地区叫白鲳,是最常见的一种食用鱼,因为肉质松软,骨头少,所以老人小孩特别喜欢吃。银鲳鱼平时生活在海里是比较慵懒的,这就让其肉质不像金鲳鱼那样有点粗。银鲳鱼虽然产量大,但目前还无法实现养殖,所以纯天然的当然比养殖的好吃很多了。
其实都差不多,银鲳的价格要比金鲳贵一些,其原因是银鲳自身就是一个对食材要求很?很高逼格?的鱼类,一般的食材看不到眼里,也不怎么爱吃东西,所以生长周期较长,市面上很难见到大个的一斤以上的银鲳鱼,金鲳鱼产量大,长得快一般市面上都可以达到1斤左右,但是银鲳鱼都是野生海捕的,产量也比较小,生长周期需要两年才能长到半斤的个头,所以物以稀为贵加上野生的鱼类口感本身就胜于饲养的鱼类。
鹏仔微信 15129739599 鹏仔QQ344225443 鹏仔前端 pjxi.com 共享博客 sharedbk.com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