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汉语中区别语素和词的方法,也就是剩余法到底是什么意思?请举例说明,谢谢
剩余法应是把句中主要成分主语谓语宾语抽出来,这些抽出来的因为能独立运用,所以就是词,剩余部分如果是成词语素,那么这一部分就既是成词语素,又是词;如果是不成词语素,那么它就是语素。
我觉得书上要区别词和语素的这个说法就很矛盾,语素是构成词的单位,就像你一定要区别水果和苹果一样,这个怎么搞嘛,所以不用太在意区别。语素,从语素的构词能力分类又可以分成成词语素和不成词语素。
现代汉语中,如何区别成词语素和不成词语素?
词素 (ci su)
词素对于汉语分类是一个关键问题。我的同学研究结果之一是发现“词素”的效应主要体现在对词形(视觉词汇阅读)影响上面,这启发我认为,“词素”还是一个标记问题。词素,英文是morpheme,也译作“形态”。我们在教科书中一般称之为“最小的语音语义结合体”。英、法、德语中因为具有明显的词素标记(形态),所谓词类对它们来说,是一个非常简单的问题。在日、韩语中词类也有自己的标记,因此讨论词类问题没有汉语这么复杂。在汉语中讨论分类问题,从研究问题的起源来说是外语对汉语的一个启发。
汉语中一般一个汉字是一个词素,汉语的构词法屈折法几乎没有,绝大多数是合成法。我们单纯地从汉字与汉字组合中,发现不了外现的标记,因此是很难判断词的类别。我们转而从单位与单位之间的组合合法性和句法结构中组合规则上考察和区分词的类型。如果对汉语的词类进行分析研究,首先需要研究者具备对那些规则的知识,这与我们看到英语单词,可以了解单词类型的经验有所不同。
如果解决汉语中的词素问题,即发现词素的表征特点,这对于汉语词类研究应该有很重要的作用。因为汉字的语言学特点,使得我们对汉语词素的认知起到了巨大作用,假设一个人从小是以拼音符号形式书写的汉语,可能对词类认识会和现在有所不同。
In English grammar. A morpheme is the minimal distinctive grammatical unit, and is the lowest unit in grammatical hierarchy. Morpheme are actually abstract elements of analysis. What occurs is an orthographic form in writing termed "morph" which realize the morpheme. Morpheme including free morpheme and bound morpheme.
词
释义
①语言中最小的可以独立运用的单位:词典|名词|用词不当。②语句;话语:台词|歌词|词不达意。③古代的一种诗歌形式,句子长短不一:词曲|宋词。
词起于五代与唐,流行于宋的一种文学体裁。
文体名,诗歌的一种韵文形式,由五言诗、七言诗或民间歌谣发展而成,
起于唐代,盛于宋代。原是配乐歌唱的一种诗体,句的长短随歌调而改变,
因此又叫长短句。有小令和慢词两种,一般分上下两阕。有的词限定也就是在某些字上可以不压韵。
成词语素是指这个语素的本身是一个词,如:天、地、草,也可以与别的语素组合成词:白天,地面;
不成词语素如:丰、健、达,这类语素不能独自成词,却能够与别的语素组合成词,如健康、丰富,达观等.
鹏仔微信 15129739599 鹏仔QQ344225443 鹏仔前端 pjxi.com 共享博客 sharedbk.com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