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鲜肉和热线肉有什么不一样
我国每年的猪肉产量是4500万吨,人均消耗量35公斤,其中98%是热鲜肉,即凌晨屠宰,清晨上市热乎乎的鲜肉。那么什么是冷鲜肉呢?冷鲜肉又叫保鲜肉、冷却肉,并非是冷冻肉,冷鲜肉是现代化屠宰方式生产的。它采用科学的屠宰加工工艺,按照严格的宰前检疫、宰后检验的加工要求,经过预冷排酸,使胴体温度在24小时内降为0℃~4℃,并在后续的加工、储藏、运输、销售过程中始终保持在这个温度范围内的鲜肉。
与热鲜肉相比,冷鲜肉始终处于冷却环境下,微生物的生长被抑制,金**葡萄球菌等致病菌已不再分泌毒素,可以确保肉的安全卫生。冷鲜肉经历了较充分的解僵成熟过程,质地柔软有弹性,滋味鲜美,具有汁液流失少、营养价值高的优点。
一般热鲜肉的保质期只有1天—2天,而冷鲜肉的保质期可达一周以上,同时冷鲜肉在冷却环境下表面形成一层干油膜,能够减少水分蒸发,阻止微生物的侵入和在肉的表面繁殖,又具备质地柔软多汁、滋味鲜美的优点,便于切割、烹制。与在零下18℃以下冻结保存的冷冻肉相比,冷鲜肉冷冻后不脱水,水溶性维生素和水溶性蛋白质极少随水流出,保存住了肉的营养价值与美味。
由于冷鲜肉具有安全卫生、味道鲜美、口感细嫩、营养价值高等优点,发达国家市场销售的均是冷鲜肉,冷鲜肉必将成为肉类消费的一种潮流。但由于市民的消费习惯难以一时改变,同时冷鲜肉的加工、储藏、运输、销售环节条件要求高,所以冷鲜肉要完全取代热鲜肉还需一个过程。
冷鲜肉如何区别
冷鲜肉是放心肉的一种,冷鲜肉的温度为0—4℃,用手轻触可感受其清凉,而且冷鲜肉是标明了品牌的;此外,由于冷鲜肉的加工、储藏、销售环节条件要求高,一般的菜市场难以具备条件。
热鲜肉和冷鲜肉的区别
摘要:冷冻肉和新鲜肉哪个更好?经常吃冷冻肉好吗?肉类食物,是我们每天都会吃到的东西!不少人一直很困惑,冷冻肉和新鲜肉到底哪个更好呢?关于,冷冻肉和新鲜肉哪个更好?下面详解吃冷冻肉的四大好处。冷冻肉和新鲜肉哪个更好经常吃冷冻肉好吗
肉类食物,是我们每天都会吃到的东西!不少人一直很困惑,冷冻肉和新鲜肉到底哪个更好呢?关于,冷冻肉和新鲜肉哪个更好?专家详解吃冷冻肉的四大好处。
冷冻肉和新鲜肉哪个更好
冷冻肉由于水分的冻结,肉体变硬,冻肉表面与冷冻室温度存在差异,引起肉体水分蒸发,肉质老化干枯无味,称作"干耗"现象。冷冻肉的肌红蛋白被氧化,肉体表面由色泽鲜明逐渐变为暗褐色。随着温度渐降,肉组织内部形成个别冰晶核,并不断从周围吸收水分,肌细胞内水分也不断渗入肌纤维的间隙内,冰晶加大,从而使细胞脱水变形。由于大冰晶的压迫,造成肌细胞破损,从而使解冻时肉汁大量流失,营养成分减少,风味改变。若将刚宰杀的新鲜肉在-23℃快速结冻,则肉体内部形成冰晶小而均匀,组织变形极少,解冻后大部分水分都能再吸收,故烹调后口感、味道都不错,营养成分损失亦少,如果冻结时间过长,亦会引起蛋白质的冻结变性。解冻后,蛋白质丧失了与胶体结合水再结合的可逆性,冻肉烹制的菜肴口感、味道都不如新鲜肉。
冷冻肉和新鲜肉的区别
新鲜肉
新鲜肉是指凌晨宰杀,清早上市的"热鲜肉",未经任何降温处理的畜肉。刚宰的畜肉即刻烹调,即使利用一等烹调技法,味道并不鲜美,而且肉质坚韧,不易煮烂,难以咀嚼。这是因为宰杀后畜肉需要经过一定时间的"后熟"过程,才使肉质逐渐变得柔软、多汁、味美。刚杀的猪肉酸碱度为中性,在肉中酶的作用下使动物淀粉转为乳酸,使肉质开始僵硬,此过程夏季一般1.5小时,冬季3-4小时。此后肉中三磷酸腺苷迅速分解,形成磷酸,使PH值降至5.4,肉成酸性,使肉质完全僵硬。从开始僵硬到完全僵硬的时间越长,则保持鲜度的时间也越长,而处于僵硬期的鲜肉既不易煮烂,也缺乏风味。在酶的继续作用下,肉质开始变软,产生一定弹性与肉汁,并具芳香滋味,此过程称为肉的"后熟"过程。肉的"后熟"过程的快慢与效果,取决于环境的温度与牲畜的体质。环境气温越高,"后熟"过程越快,衰老体弱的牲畜,组织中缺乏糖原,酶活力不强,致使"后熟"过程延长,甚至"后熟"效果不好,这是老牲畜、瘦牲畜肉味不美的原因。
冷冻肉
冷却肉是指严格执行检疫制度,将宰杀后的畜胴体迅速冷却,排除体内的热量,使胴体温度降为0-4℃,并在后续的加工流通和分销过程中始终保持0-4℃冷藏的生鲜肉。冷却肉可使"后熟"过程进一步完成,其主要特点是:肉质的香味、外观和营养价值与新鲜肉相比变化很小;肉体内凝胶态的蛋白质在酶作用下变为溶胶状,部分蛋白质分解为蛋白胨氨基酸等,从而破坏了其胶体性,增强了亲水性;肌肉松软,水分较多,肉汤透明,并富有特殊的肉香味和鲜味。冷却肉在零度条件下,保存期限为15-20天。
专家详解吃冷冻肉的四大好处
冻肉更卫生
从卫生角度看,新宰的肉类中经常存有各种细菌,甚至可能有某些病毒,比如猪黄胆病毒就是藏在骨骼血液和肌肉中的;而冻肉中的细菌都已排出或冻死了。
冻肉更新鲜
生猪屠宰后最快2~3个小时就进入速冻过程,到家经过1个多小时的解冻处理,肉在常温中的暴露时间只有大约四五个小时,而新鲜肉一般早晨4点多从屠宰场运出来,在肉摊上摆卖,到上市民的餐桌最快也要到中午11点多,肉在常温和空气中暴露时间超过6个小时。
冻肉更好吃
从肉质上看,新鲜肉酸味重、杂汁多;而冻肉入库前进行了排酸处理,肉体内的水分和污血基本上都被清除了,因此肉味更加鲜美。但家里的冰箱并不能让冻肉继续长时间保鲜。因为冻肉出库的温度在零下18℃左右,而家庭用冰箱的制冷能力有限,一般只有零下4℃~5℃,冻肉长时间放在冷藏柜中仍然会慢慢变质。因此专家建议买回家的冻肉最好在一周时间内吃完。
冻肉有营养
冻肉与鲜肉相比,在营养学上没有多少区别,只是冻肉在食用时需要进行解冻,解冻方法不当,会造成营养成分的损失。需要提醒的是,冻肉重复解冻冷冻会破坏其中的营养成分,导致肉中最富有营养的细胞质液体等营养物质随水分一起流失。只要正确解冻和合理食用,冻肉的营养价值并不比鲜肉低。
冷鲜肉和新鲜肉的区别有:安全性不同、营养性不同、口味不同、保质期不同。
1、安全性
新鲜肉从加工到零售过程中,受到空气、运输车和包装等方面污染,细菌大量繁殖。冷鲜肉0—4℃内无菌加工、运输、销售,24—48小时冷却排酸,目前世界上最安全的食用肉。
2、营养性
新鲜肉没有经过排酸处理,不利于人体吸收,营养成分含量少。冷鲜肉保留肉质绝大部分营养成分,能被人体充分吸收。
3、口味
新鲜肉肉质较硬、肉汤混、香味较淡。冷鲜肉鲜嫩多汁、易咀嚼、汤清、肉鲜。
4、保质期
新鲜肉常温下半天甚至更短。冷鲜肉0-4℃保存3-7天。
冷鲜肉的优点
1、安全系数高
冷鲜肉从原料检疫、屠宰、快冷分割到剔骨、包装、运输、贮藏、销售的全过程始终处于严格监控下,防止了可能的污染发生。屠宰后,产品一直保持在0—4℃的低温下,这一方式,不仅大大降低了初始菌数,而且由于一直处于低温下,其卫生品质显著提高。
2、营养价值高
冷鲜肉遵循肉类生物化学基本规律,在适宜温度下,肌肉蛋白质正常降解,肌肉排酸软化,嫩度明显提高,非常有利于人体的消化吸收。且因其未经冻结,食用前无须解冻,不会产生营养流失,克服了冻结肉的这一营养缺陷。
3、感官舒适性高
冷鲜肉在规定的保质期内色泽鲜艳,肌红蛋白不会褐变,此与热鲜肉无异,且肉质更为柔软。因其在低温下逐渐成熟,某些化学成分和降解形成的多种小分子化合物的积累,使冷鲜肉的风味明显改善。
鹏仔微信 15129739599 鹏仔QQ344225443 鹏仔前端 pjxi.com 共享博客 sharedbk.com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