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狗-知识改变命运!
--

果树施兔子粪有哪些好处

是丫丫呀1年前 (2023-12-04)阅读数 9#综合百科

果树施用兔子粪第一条好处兔粪含有机质和氮磷钾肥效高,兔粪中有机质含量高达86.3%,兔粪中氮含量是鸡粪的1.53倍、羊粪的3.29倍、猪粪的3.83倍,磷含量是鸡粪的2.88倍、羊粪的4.6倍、猪粪的5.75倍,钾含量是鸡粪的1.6倍、羊粪的2.67倍、猪粪的2倍。每吨兔粪相当于108.5 kg硫酸氨,100.9 kg过磷酸钙,17.85 kg硫酸钾的肥效。氮、磷、钾的含量在鸡、鸭、猪、鸡、牛、羊等畜禽粪中兔粪算是排在第一名。

但随着新技术的问世,果蔬使用兔子粪未知的好处又接踵而至,那就是把兔粪加工一下,兔子粪的综合肥效又有了进一步提升的空间,使兔子粪这么好的肥料物尽其用。

果树施兔子粪有哪些好处

大家知道,传统的兔子粪在施用前,多是采取晒干,或者人工堆积自然发酵。自然发酵的兔粪与自然晒干的兔粪兔粪相比,有大幅度减少臭味,杀死兔粪中的部分虫卵,腐化兔粪中的有机质更有利于果树根部吸收作用。但是,在自然发酵中,产生的高温在杀死有害菌的同时,也杀死了兔粪中的有益菌。因为益生菌群对促进果树根系吸收肥料养分和改良土壤环境作用是不可低估的。经过一次发酵,却减少了有益菌群,是一个不小的损失。

兔业专家刘本明抓住这个兔粪发酵节点,把经过一次发酵的兔粪有机肥,进行控温加菌二次发酵,制作出新型高效兔粪生物有机肥。兔粪生物有机肥是含有多种功能益生菌群的新型高效环保生物肥料。经过施加功能菌控温二次发酵,“兔粪生物有机肥”中不仅具有氮磷钾元素肥、农家肥、有机肥、微生物菌肥和土壤调理剂功效,加入解磷菌、枯草芽孢杆菌、解淀粉芽孢杆菌、乳酸菌、曲霉菌、酵母菌、链霉菌、固氮菌、地衣芽孢杆菌、枯草芽孢杆菌、硅酸盐细菌、乳酸菌、木霉菌、酵母菌和链霉菌。功能活菌数(cfu)含量巨大,综合肥效更上一层楼。这样制作的兔粪生物有机肥就从原始的兔粪中脱胎换骨了。不仅能够更好的培肥土壤,还能改良土壤结构、杀虫灭菌,分解消除土壤中农药、化肥残留有害物质,营造土壤绿色环境,培养作物地下根固定吸收空气中的氮素能力。功能性微生物能够有效分解有机质,解磷,解钾固氮,提高有机肥营养成分20~30%,不仅肥力高而且可以防病害、改良土壤和周围环境,无毒、、无污染,持效期长,绿色环保,改变水果、蔬菜变味现象,使水果更香甜,蔬菜味道回归几十年前的那个正宗口味。因此,经过二次目标发酵的兔粪生物有机肥是更适合果木、蔬菜使用的循环经济可持续发展新型肥料。

具体说起来,果树施用“兔粪生物有机肥”有以下六大好处:

1、肥效强

“兔粪生物有机肥”中有效功能活菌数(cfu)可达到0.25亿/g以上。功能性微生物能够有效分解有机质,解磷,解钾固氮,刺激作物更全面的吸收利用兔粪中的氮磷钾和有机质有效成分,作物吸收有机肥营养成分提高20~30%。肥效高,肥力长,增产显着,尤其适用于西瓜、南瓜、番茄、果树等。施用兔粪生物有机肥可使小麦增产30%,水稻增产20%~28%。

2、益生菌调控作用

“兔粪生物有机肥”中的有益微生物进入土壤后与土壤中微生物形成相互间的共生增殖关系,抑制有害菌生长并转化为有益菌,相互作用,相互促进,起到群体的协同作用,有益菌在生长繁殖过程中产生大量的代谢产物,促使有机物的分解转化,能直接或间接为作物提供多种营养和刺激性物质,促进和调控作物生长。

3、防病害

在发酵过程中,“兔粪生物有机肥”中的功能性微生物大量吞噬有害细菌。施入土壤能在作物根系形成的优势有益菌群,能抑制有害病原菌繁衍,增强作物抗逆抗病能力降低重茬作物的病情指数,连年施用可大大缓解连作障碍。有效防止土壤中病害的发生。兔粪生物有机肥对减轻粘虫、麦秆蝇的危害有一定的效果。兔粪生物有机肥对果木,水果,蕃茄、白菜等蔬菜,可减轻地老虎的危害,还可防红蜘蛛等棉花害虫。

4、有香味

“兔粪生物有机肥”经过生物菌肥发酵后,不仅没有臭味,还带有较浓酵香气味。

5、改良土壤

发酵后的“兔粪生物有机肥”含有大量有益生物菌营养元素齐全,能够提高土壤孔隙度、通透交换性及植物成活率、增加有益菌和土壤微生物及种群,促进作物根系生长,同时改良土壤,建立土壤微生态平衡。改善使用化肥造成的土壤板结。全面改善土壤理化性状,增强土壤保水、保肥、供肥的能力。

6、“兔粪生物有机肥”无毒、、无污染,持效期长,绿色环保,符合循环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方向。是一种环保型高效新型肥料。

鹏仔微信 15129739599 鹏仔QQ344225443 鹏仔前端 pjxi.com 共享博客 sharedbk.com

免责声明: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当前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内容摘自(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邮箱:344225443@qq.com)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

内容声明:本文中引用的各种信息及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图表及超链接等)均来源于该信息及资料的相关主体(包括但不限于公司、媒体、协会等机构)的官方网站或公开发表的信息。部分内容参考包括:(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参考使用,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本站为非盈利性质站点,本着为中国教育事业出一份力,发布内容不收取任何费用也不接任何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