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已与己的来历有什么区别
已和己都是象形字。这两个字虽然字形相近,但意义不同,造字之初的起因也不同,其实没有必要放在一起对比。最初甲骨文的写法也是不同的。
已是象蛇形。是古人见到蛇停止时弯曲的样子,便画了这样一个符号,表示停止的意思。后来演化成“已”。古同“以”,一说是与“子”同字。本义是停止的意思。
己不是象蛇形,而是象绳曲之形,也就是绳子弯曲的样子。也是古人记录绳子弯曲样子的一个符号,后来演化成了“己”,所以己的本意是与丝绳有关的。是古“纪”字,后来假借作“自己”用,也算是假借字。本义是指丝的头绪。
两字除了现在的形状类似外,没有多大的关联。现在的“已”是汉字演化的结果,和当初造字时的字形已经不一样了,没必要联系到一起。只要知道字的古义和今义,能够正确区分这两个字就可以了。
区分如下:
1、堵巳不堵己半堵不堵是个已。
2、张口己,半口已,闭口巳。
3、已半巳满不出己。
4、己己己,自己不出头;已已已,已经半出头;巳巳巳,巳巴全出头。
5、已经露出一点头,自己完全不出手,关上门来称三巳。
6、封是巳张是己,已在半空起。
基本释义
己(拼音:jǐ)有第一人称代词的用法,指自己,“己”音与“自”相近,于是后世又把这二字构成“自己”这个联合式合成词来广泛使用。早在甲骨文中,“己”就被假借作天干第六位的代称,又常用作帝王的庙号。“己”还有纪识、识别的意思,亦当属假借,这种意思后来写作“纪”。
已:yǐ,是“巳”(yǐ音)的分化字。为了区别,遂留下了缺口作“已”。故“已”与“巳”、以(?)同源。金文和篆文中是同一个形象,都是“巳”的倒形。即头朝下的胎儿形,表示胎儿已经成熟,即将要降生。
鹏仔微信 15129739599 鹏仔QQ344225443 鹏仔前端 pjxi.com 共享博客 sharedbk.com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