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脉炎的三种类型及症状分别有哪些
1.四肢血栓性浅静脉炎
四肢血栓性浅静脉炎表现为患肢局部红肿,疼痛,可触及痛性索状硬条或串珠样结节。累及深静脉,出现患肢凹陷性肿胀,行走时肿痛加重,静卧后减轻,皮肤呈暗红色,有广泛的静脉曲张以及毛细血管扩张;后期出现局部营养障碍性改变,伴有瘀积性皮炎、色素沉着或浅表性溃疡。
2.游走性血栓浅静脉炎
浅静脉炎症发生部位不定,具有间歇性、游走性和全身各处交替发作的特点,是人体浅静脉炎中的一种特殊类型,多合并女性生殖器官及胰腺肿瘤。
3.胸腹壁血栓性浅静脉炎
胸壁、乳房、两肋缘及上腹壁浅静脉血栓形成,并同时有炎性病理改变,亦称Mondor病。
静脉炎怎样治疗效果才能最好呢?
静脉曲张与静脉炎有什么区别
静脉曲张俗称“炸筋腿”是静脉系统最常见的疾病,形成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先天性血管壁膜比较薄弱或长时间维持相同姿势很少改变,血液蓄积下肢,在日积月累的情况下破坏静脉瓣膜而产生静脉压过高,是血管突出皮肤表面的症状。静脉曲张多发生在下肢,其它阴囊精索,腹腔静脉,胃部食道静脉等也会发生静脉曲张。
静脉炎的病理变化是血管内膜增生,导致管腔变窄,血流缓慢。周围皮肤可呈现充血性红斑,有时伴有水肿。以后逐渐消退,充血被色素沉着代替,红斑转变成棕褐色。少数病人可引起相关的反应,如发热、发冷、白细胞增高等症状表现,患者还常常伴有相关部位的疼痛肿胀。
浅静脉炎患者患病肢体表浅静脉突然呈索条状或柱状,网状肿胀,病变静脉组织红肿或水肿,局部皮温升高,扪及热感,触痛和压痛明显,肢体活动受限,全身反应常较轻,微热不适,经休息或治疗,红热肿胀逐渐消退,遗有暗褐色或暗红色色素沉着,表浅静脉条索或硬结或串珠样改变明显,通常2~3周触痛可完全消失。
浅静脉炎若因静脉曲张引起,或在明显外伤情况下,逐渐出现上述症状,并静脉条索、硬节长时间不能消退,常以手术方法消除治愈。若因肢体静脉因留置管道引起,病人常先有寒战、发热38~40℃,进而置导管静脉红、肿、热痛或仅有弥漫性肿胀区,拔出导管时,常引带出脓汁或脓血,此型病人临床全身症状较局部为重。
血栓性静脉炎包括血栓性浅静脉炎及深部血栓形成,常先有静脉内血栓形成以后发生静脉对血栓的炎性反应。那么静脉炎的治疗方法有哪些呢?针对这个问题,就请专家为我们详细介绍一下静脉炎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静脉炎的治疗方法: 一、静脉炎的治疗方法:一般治疗 以预防为主,病后及手术后应尽早进行肢体活动;长期静脉输液应定期更换注射静脉;已发生血栓性静脉炎,需卧床,抬高肢体30?至疼痛及水肿消失。 二、静脉炎的治疗方法:局部治疗 可给予局部热敷、热疗等治疗;慢性静脉淤滞引起水肿者可着弹性袜。 三、静脉炎的治疗方法:中药治疗 临床上认为中药治疗静脉炎的效果极好。血栓性静脉炎中药治疗的原则是活血散瘀,解毒通络。从中医理论上看,是认为输液过程穿刺伤及局部脉络血行不畅,瘀血阻滞,不通则痛;气血不畅,凝聚肌肤,津液输布受阻则肿胀;瘀血内蕴,蕴久化热。则局部发热;脉络损伤,血溢肌肤或血热内蕴则局部发红,其病机在于血瘀气滞。
鹏仔微信 15129739599 鹏仔QQ344225443 鹏仔前端 pjxi.com 共享博客 sharedbk.com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