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授与教授之间的区别是什么?
首先跟你介绍一下教授岗位:其中教授岗位分一至七级,高校教师的岗位分为13个等级。
正教授岗位包括一至四级;
副教授岗位包括五至七级;
中级岗位分3个等级,即八至十级;
初级岗位分为3个等级,即十一至十三级。
1.各高校高级、中级、初级岗位内部不同等级之间的结构比例全国总体控制目标是:二级、三级、四级岗位之间的比例为1∶3∶6;
2.五级、六级、七级岗位之间的比例为2∶4∶4;
3.八级、九级、十级岗位之间的比例为3∶4∶3;
4.十一级、十二级岗位之间的比例为5∶5。
一级教授、二级教授、三级教授的区别:
一级教授是教授职称中的最高级别,被评定为一级教授的教授一般都是学界泰斗级人物,即院士级别。按照规定,一级教授基本上只有院士才能达到相关的评定标准,故自然科学相关学科较多,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学科一级教授较少。
二级教授是教授职称中的稍次于一级教授的级别,被评定为二级教授的教授一般都是学界上临近泰斗级的人物,即各高校、研究所等主要负责人等。按照规定,二级教授基本上只有在相关领域取得重大贡献者才能达到相关的评定标准,所以自然科学相关学科也较多,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学科二级教授也较少。
三级教授是教授职称中的就显得较为普遍的教授级别,被评定为三级教授的教授一般都是学界上工作时间较长也取得一些突破的正教授,即各高校院长、学科负责人、市骨干、青年精英、研究所从事多年的研究员等。因为三级教授的评定要求没有那么多,所以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学科三级教授要相对多一些。
校聘老师和代课老师的区别
准聘副教授和师资博士后的区别:
准聘副教授是高校新体制的一种,优先配置各种资源,可以带学生。因为有副教授的职称,申请项目等会有一些优势。当然有更高的考核标准,不达标还得走人。
师资博士后,可以认为是正式教职的前奏或者已经有教职了,就是所谓的双肩挑。
师资博士后:
师资博士后制度是将部分博士后纳入师资队伍管理的一种制度,其目的在于适应学校教学,科研发展的需要,加大青年人才队伍建设和培养的力度,优化师资队伍结构,拓宽博士后培养渠道,提高博士后培养质量。
准聘副教授:
准聘副教授是高校新体制的一种,是为了吸引高端人才而设的一种人才引政策。准聘副教授虽然还没有获得副教授任职资格,但学校聘为副教授,所以可以有硕士生导师资格带研究生,在申请项目上有一定优势。如果在聘期内没有获得副教授任职资格,则聘期满后,或降职,或离职。
校聘老师和代课老师的区别如下:
编外教师和代课教师是一回事,都是属于非在编教师即为临聘人员或者称作合同工。
教师有无编制的区别:
1、有编制可以调动,有相应的职称工资并可以晋升,退休后享受相应的社保和职业年金。
2、无编制的学校教师往往属于临聘人员,无法晋升,无法调动,即你只属于某一学校临聘人员(俗称代课老师),往往也无职称,更无职称工资(非在编有职称也常无法聘任)。退休后按照与当初所在单位签订的合同处理。
3、在私立学校中,因学校按照相关法律规定必须帮其工作人员缴交社保,所以退休后一般享受社保待遇。在公办学校中的临聘人员,因为财政困难等原因,一般不帮其缴交社保或者只缴交部分如工伤保险。
扩展资料
编外教师产生原因
一是在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期间,地方教育部门或学校在教职工编制相对不足的情况下,聘用民办代课教师解决师资不足的问题。
二是学校拿出适当比例的空编用于聘用代课教师,有利于搞活学校内部的用人机制,还可避免今后因生源萎缩而带来的教职工分流压力。
和职称关系
首先申明一下,教师编制和教师职称两者是不同的概念。教师编制也称为在编教师,非教师编制的就称为编外教师。教师编制含义开头已经提到过,教师编制属于事业单位性质。非教师编制的和教师编制待遇相差很大。
两者原则上是没有关系的,非教师编制也能评教师职称。但是每一所学校都会考虑到职称评定时的名额问题!所以在评定的时候名额不紧张还好说,否则很少考虑编外人员,也就是说编外教师评职称比较困难。
鹏仔微信 15129739599 鹏仔QQ344225443 鹏仔前端 pjxi.com 共享博客 sharedbk.com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